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23.
近年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脑栓塞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心房纤颤 (AF)一直被认为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 1996~ 1999年收住院的 6 1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 ,其中 98例合并有AF ,5 2 0例无心房纤颤 (NAF)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6 18例均符合 199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上脑梗塞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 ,AF经病史及ECG证实。AF组 98例 ,男 6 2例 ,女 36例。年龄 2 0岁~ 2例 ,40岁~ 6例 ,5 0岁~ 11例 ,6 0岁~ 6 1例 ,70…  相似文献   
24.
混合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一尔 《医学文选》2001,20(5):719-721
脑中风历来被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然而 ,临床和尸解研究发现 [1 ,2 ] :在一个病人的一次中风期间 ,脑部可同时或短时间内相继发生出血和缺血 ,而形成两种病变共存的状态 ,即混合性中风。自 1989年国内由黄如训、汪无级教授提出此种类型后 ,国内先后有许多报道。国外在 70年代就有出血合并梗塞的报道 ,但没有以“混合性中风”来提出。现就混合性中风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特征、防治措施、预后等作一综述。1 概 念  在急性脑血管病中 ,出血性和缺血性病变可出现于同一患者。此两种不同性质的血管病变可在一定时期间相继发…  相似文献   
25.
在脑出血患者中自发性小脑出血约占3.4%-12%。本文根据经CAT及MRI确诊的42例小脑出血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动脉瘤栓塞、脑脊液置换联合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分为单纯药物组(n=34)、栓塞术组(n=30)及栓塞术+置换术组(n=26)。对比3组患者的脑脊液恢复时间、疼痛时间、颈项强直时间、住院时间、疗效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在脑脊液恢复时间、疼痛时间、颈项强直时间、住院时间及疗效的对比上,3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栓塞术+置换术组显著优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栓塞术+置换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7.
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在城市中居各死因首位 ,其发病率和患病率不但在中老年逐渐增加 ,而且中青年患者也有增加的倾向 ,因此 ,认识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 ,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及早进行干预 ,对防止或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十分重要。本文收集1990~1998年16~45岁中青年入院治疗并经头颅CT或MRI诊断为脑梗塞174例 ,以探讨中青年脑梗塞的临床特点、病因及预防措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74例中男性122例 ,女性52例。发病年龄16~45岁 ,平均38.9岁。占同期收治脑梗塞病例的1…  相似文献   
28.
29.
30.
目的分析癫痫持续状态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将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45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有42例终止发作,3例患者死亡;脑血管疾病是导致癫痫持续状态的首要病因;不规则服药是该病主要诱发因素。结论癫痫持续状态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是降低该病死亡率的关键,避免不规则服药、饮酒等诱发因素能够预防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