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1一般资料 本组150例,男92例,女58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6岁;病程最短1h,最长6d。2治疗方法 来用腰部阿是穴:第4下或第5棘突下分开2寸.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穴位后,用28号3寸毫针,垂宜针刺2.5~3,令针感传至下肢趾尖或足跟为好,如不应,适当调整方向,留针15min3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经1次治疗痊愈(腰部前屈、后伸、旋转活动正常)129例,占86%;经2次治疗痊愈21例,占14%.4 病案举例 刘某,男,47岁。因抬重物不慎,致腹部扭伤,已卧床3d,仍不能活动。诊见转侧、起坐障…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8例运用补片及网塞进行无张力和充填式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随访3~36个月,1例2年后复发、1例于术后10天并发切口积液,2例阴囊血肿,1例在术后1个月出现耻骨结节疼痛.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可靠,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费用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3.
<正>肥胖是引发2型糖尿病(T2DM)及影响糖耐量重要的风险因子已经成为共识[1]。随着全球肥胖患者的增长,人们对各种减肥手术的认识逐渐加深。我科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应用腹腔镜下Roux-en-Y胃转流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治疗非肥胖型T2DM患者45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监测与了解医院门诊的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西院门诊药房2013年435张麻醉性镇痛药品处方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435张麻醉性镇痛药品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品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20mg、5mg),其次为芬太尼透皮贴剂(8.4mg、4.2mg)和硫酸吗啡缓释片(30mg、10mg),而吗啡片(5mg)则使用频率较低。结论:我院西院区门诊麻醉性镇痛药的用药趋势符合医疗需求,使用较为合理,缓释剂型为癌痛患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血管内止血带”(即球囊导管暂时阻断动脉腔内血流)临时阻断动脉腔内血流控制颈部及邻近躯干部位动脉损伤出血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987年5月-2009年2月收治的35例颈部及邻近躯干部位动脉损伤患者,术中先用“血管内止血带”临时阻断近端大动脉血流,每次阻断30~70min或间隔15~20 min再阻断,行手术治疗.结果 临时阻断近端大动脉血流后,术区出血极少,术野干净,解剖清晰,全部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为100~400 ml.所有患者均治愈.随访3~14年,无脑缺血、肢体缺血或病变复发.结论 应用“血管内止血带”临时阻断近端大动脉血流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是治疗外伤性颈部及邻近躯干部位动脉损伤出血的非常可靠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06.
冯雷 《河北医学》2014,20(2):187-19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非洛地平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疗效,并对药物的副作用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入院的断肢再植患者80例(100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随机原则将80例患者90指分为两组,在常规三抗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非洛地平治疗,以低分子肝素钙针0.4 mL皮下注射,每12 h 1次。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mg,1次/24h,共7d。观察记录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断指再植动脉危象发生情况、成活情况、药物副作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动静脉吻合数比例、血管移植及平均手术时间等手术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血管危象及再植肢体坏死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受伤至术后72h断指患者全血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小板粘附率、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0.01);治疗组断指再植手术完成72h之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为出现头疼、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2例(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68,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非洛地平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能起到安全有效的预防作用,同时药物副作用少,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及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7.
108.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凝血标志物及抗凝剂时间窗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后凝血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过程,试图找出抗凝剂应用的合适时间窗。方法对2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6h之内)入院后即刻、溶栓治疗后0、2、4、6、8、24、48、72h周围静脉血中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凝血酶原片段1 2(F1 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凝血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进行动态观察,随机把2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120例患者溶栓6h后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及对照组110例在溶栓后24h给于低分子肝素钙5000U,q12h皮下注射1次,2组均连用10d。结果2组溶栓及抗凝前后E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颅内、皮下、黏膜、内脏出血率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溶栓后6h可加抗凝剂低分子肝素钙,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9.
影响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经蝶手术疗效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经蝶手术的疗效和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资料完整经蝶手术治疗的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椐肿瘤大小、术前生长激素水平、侵袭性、肿瘤病理类型等进行分类。按肢端肥大症的治愈标准.采用术后激素水平结合影像学复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总缓解率为66.1%,微腺瘤、大微腺、巨大腺瘤术后缓解率分别为87.5%、71.8%和40.0%.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腺瘤则为36.8%和79.7%。微腺瘤与巨大腺瘤(P〈0.05)、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腺瘤术后缓解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微腺瘤和非侵袭性大腺瘤采用经蝶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侵袭性腺瘤或巨大腺瘤采用经蝶手术治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0.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病人术前应用奥曲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前瞻性探讨奥曲肽对生长激素腺瘤病人生长激素水平和瘤体中Ⅰ型、Ⅲ型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术前2周开始皮下注射奥曲肽,对照组直接手术。肿瘤标本行Ⅰ型、Ⅲ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Ⅰ型、Ⅲ型胶原阳性面积百分比。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生长激素水平、Ⅰ型、Ⅲ型胶原含量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中,术后生长激素恢复正常的例数分别为9例和6例;治疗组与对照组Ⅰ型胶原阳性面积分别为(12.75±5.01)%和(36.86±11.27)%(P<0.05),Ⅲ型胶原阳性面积为(11.99±4.13)%和(13.12±5.13)%(P=0.40)。结论术前应用奥曲肽有助于降低生长激素腺瘤病人的生长激素水平,使瘤体中I型胶原含量减少,进而可能软化瘤体,为经蝶手术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