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基因4G/5G及多药耐药性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1,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分布特征。方法 79例SLE患者依据脏器损伤情况分为SLE继发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ONFH)组20例,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组37例,其他组22例。采用数字荧光分子杂交技术检测3组外周血PAI-1基因4G/5G和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比较3组PAI-1基因高危4G4G型、ABCB1基因C3435T位点高危CC型分布频率。结果79例患者PAI-1基因4G4G、4G5G、5G5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9.1%、51.9%、19.0%,ABCB1基因C3435T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1.7%、39.2%、19.1%;SLE-ONFH组、LN组PAI-1基因高危4G4G型分布频率(35.0%、35.1%)与其他组(1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ONFH组、LN组ABCB1基因C3435T位点高危CC型分布频率(50.0%、51.4%)高于其他组(18.2%)(P0.05);SLE-ONFH组PAI-1基因高危4G4G型、ABCB1基因C3435T位点高危CC型分布频率与L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B1基因C3435T位点高危CC型可能与SLE患者继发ONFH、LN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我国中医药大学以“系统评价/Meta分析”冠名的博硕士论文检索现状。方法:检索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纳入符合条件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提取系统评价的基本资料,输入Excel、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23篇学位论文,其中71.9%检索了中英文数据库,27.7%只检索了中文数据库,82.8%检索了2个及以上中文库,54.1%检索了2个及以上英文库。检索频率较高的中文库依次是CNKI、VIP、CBM、万方数据库,英文库依次是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OVID。结论:目前中医药大学名为“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学位论文存在中医药专业数据库使用率低的问题,博士论文和“211”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在检索资源和检索结果呈现与硕士论文和非“211”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无差异。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帕罗西汀治疗早期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依据DSM-IV诊断标准,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均接受帕罗西汀治疗,观察2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进行评估,根据2周后HAMD减分率是否≥20%,将研究病例分为早期改善组142例与早期未改善组10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早期疗效的因素。结果早期改善组首发患者更多、病前有工作者更多、文化程度更高、年龄更大、总病程更短(P0.01);治疗前HAMD-17量表睡眠浅得分(t=2.52,P=0.012)和HAMD-17精神性焦虑得分(t=2.75,P=0.007)与早期改善呈负相关。结论重症抑郁症患者的年龄、首发、文化程度及有工作与帕罗西汀治疗早期改善呈正相关,而总病程、基线时睡眠浅和精神性焦虑与早期疗效呈负相关,其中睡眠浅和精神性焦虑是影响早期疗效最有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OSAHS)是否存在性激素的异常及性激素与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的关系。方法研究79名确诊OSAHS患者及12名非OSAHS患者作为对照组的资料。观察指标包括整晚睡眠监测及性激素六项水平。结果 1.非OSAHS组与OSAHS组的睾酮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OSAHS组的睾酮降低;其余五项激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睾酮的变化与腹围等相关。结论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存在性激素水平的差异,且其变化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严重程度无关,与肥胖度有关。  相似文献   
75.
【】 目的 研究环吡酮胺阴道乳膏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疗效。 方法 入选患者586例,随机分配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阴道给药环吡酮胺软膏,5g/d,连用7d;对照组阴道给药硝酸咪康唑栓,200mg/d,连用7d。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 两组的均衡性良好。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24h内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78.25%和41.86%(P<0.005)。停药后1周总有效率分别为91.92%和85.05%,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停药后的3、6 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0.49%和2.81%,而对照组的相应复发率分别为7.32%和14.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结论 吡酮胺阴道乳膏治疗VVC 的疗效显著,且可明显降低复发率。该药较硝酸咪康唑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的肺动脉高压(PAH)在亚洲人群中发生率较其他结缔组织病高,且不同患者预后相差较大,本研究拟从SLE的不同临床分型的临床特点探讨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84例SLE相关PAH患者根据PAH严重程度、SLE疾病活动度、治疗可逆性、PAH出现的病程进行分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不同分型方法对预后判断的影响。结果 SLE相关PAH的危险因素为雷诺现象、指端血管炎、心包积液、肺间质病变、抗U1RNP阳性和ACA-IgG阳性。轻中度PAH与重度PAH危险因素的比较发现,抗U1RNP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DAI<8分和SLEDAI≥8分危险因素的比较发现,指端血管炎和抗U1RNP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缓解、稳定和恶化危险因素的比较发现,指端血管炎和心包积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H出现的病程<1年和病程≥1年危险因素的比较发现,心包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SLE-PAH患者中抗U1RNP的阳性率较轻中度SLE-PAH患者中更高;SLE-PAH患者中疾病活动度较高的患者出现指端血管炎的阳性率高于疾病活动度低的患者,而疾病活动度低的患者抗U1RNP阳性率高于疾病活动度较高的患者;指端血管炎在缓解组SLE-PAH患者中阳性率最高,心包积液在恶化组阳性率最高;PAH出现超过1年的患者心包积液的阳性率较<1年的患者高;抗U1RNP是SLE-PAH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出现指端血管炎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合并心包积液的患者可能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77.
产后出血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是产妇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分娩时收集和测量失血量存在一些困难,估计的失血量往往偏少,因此其实际发病率并不低[1],高达13%~16%[2].除了出血的危险因素之外,其发生也与第三产程的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小剂量线粒体毒素 3-硝基丙酸 (3-nitropropionicacid ,3-NP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和bcl- 2 /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 3-NPA 2 0mg·kg- 1 或生理盐水后 3d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分别采用TTC染色、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 3-NPA预处理对脑缺血 2h再灌注 2 4h脑梗死体积、神经细胞凋亡率、bcl- 2和bax表达的影响。结果  3-NPA预处理组较对照组脑梗死体积减小 ,神经细胞凋亡减少 ,bcl- 2表达增强 ,bax表达降低。结论  3-NPA预处理可以诱导脑缺血耐受 ,增强bcl- 2的表达 ,降低bax的表达 ,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9.
例1 患者女,35岁.因反复双手指腹红肿痛3月余,伴左上肢疼痛2d于2013年3月31日在东莞市中医院就诊,类风湿因子(RF) 65.2 IU/ml,C反应蛋白(CRP) 61.134mg/L,左上肢血管B超示左肱动脉远侧段血栓形成,管腔闭塞;血管造影示左侧肱动脉远端延及桡动脉、尺动脉近端闭塞,闭塞段最长约7 cm.心脏彩色超声示二尖瓣轻度反流.HBsAg阳性.抗核抗体谱无异常.诊断:结节性多动脉炎.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