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目的:探讨四环素(TET)联合桂枝加葛根汤(CK)对髓核细胞增殖和蛋白聚糖(aggrecan)、Ⅱ型胶原蛋白(typeⅡcollagen,Col2a)、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髓核细胞并进行鉴定。然后用药物处理分离成功的髓核细胞:TET组分别应用不同浓度(5,10,15,20,25μg/ml)的TET处理,CK组分别应用低、中、高剂量TET处理,TET+CK组应用20μg/ml TET和中剂量CK处理,对照组不添加药物。采用CCK8方法检测不同药物处理组细胞增殖活力;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TET+CK组髓核细胞的aggrecan、Col2a、i NOS和MMP-13的mRNA表达量,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Aggrecan、Col2a、i NOS和MMP-13的蛋白表达量。利用pc DNA3.1-CMV(+)构建重组质粒pc DNA3.1-i NOS,转染组用pc DNA3.1-i NOS转染髓核细胞,应用20μg/ml TET和中剂量CK处理,空载体组用空载体(pc DNA3.1)转染细胞,应用20μg/ml TET和中剂量CK处理,对照组不添加药物且不转染,应用q RT-PCR检测各组i NOS和MMP-13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i NOS和MMP-13的蛋白表达量。结果:分离培养的髓核细胞Col2a和Aggreca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96%和98%。不同浓度TET或CK处理髓核细胞后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0μg/ml TET和中剂量CK联合作用后髓核细胞的活力、Aggrecan和Col2a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i NOS、MMP-1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性下降(P0.05)。转染pc DNA3.1-i NOS重组质粒后髓核细胞i NOS和MMP-13的m NR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均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TET联合CK可促进髓核细胞增殖,增加髓核细胞Aggrecan和Col2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可以通过抑制i NOS减少MMP-13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为药物预防和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股骨颈骨折多发于60岁以七患者,临床中比较常见,但本病如果治疗不当,往往会出现继发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一旦发展为股骨头缺血坏死,治疗相当困难,病残率高,预后较差.我院在牵引复位、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基础上运用中药分期内服,以预防股骨头缺血坏死,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悬吊法快速压缩椎体复位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首先采用悬吊法使压缩椎体快速复位,然后C型臂透视下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在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椎体前缘高度和脊柱后凸角比较。结果 32例36个椎体均获得满意效果,VAS术前(6.3±0.4),术后3个月随访时(2.4±0.2);椎体前缘高度手术前(1.7±0.4),术后3个月随访时(2.9±0.5);脊柱后凸角手术前(17.5± 0.6),术后3个月随访时(10.8±0.3),3项观察指标均P<0.05。结论悬吊法使压缩椎体快速复位和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骨健步片配合外洗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服复骨健步片(三七、枸杞子、丹参、山茱萸、黄芪、生地黄、桂枝等)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痛点封闭配合芬必得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率为93.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复骨健步片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协同作用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VEGF组、AAV-TGF-β1组和VEGF+ TGF-β1组.穿刺法抽取兔骨髓液,分离培养原代BMSCs,分别构建AAV-VEGF和AAV-TGF-β1腺病毒载体转染BMSCs,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VEGF、TGF-β1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髓核细胞标志SOX-9、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表达,以及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38、MAPKAPK2和HSP27的表达.加入P38MAPK的特异阻滞剂SB203580预处理BMSCs,检测VEGF和TGF-β1对BMSCs增殖、凋亡、分化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VEGF和TGF-β1可通过调节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BMSCs凋亡,促进BMSCs增殖,并向类髓核细胞分化,且在其协同作用下效果显著.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可反转VEGF和TGF-β1对BMSCs增殖分化能力的促进作用.结论 VEGF和TGF-β1的协同作用能增强BMSCs增殖和分化的能力,提高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等细胞外基质的表达,从而促进退变椎间盘的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髓核样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s)分化的机制.方法 从成年SD大鼠中分离培养BMSCs.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0,2.5,5,1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当归降低椎间盘髓核细胞自噬及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从大鼠椎间盘中分离并培养SD大鼠原代髓核细胞,用不同浓度(0.1mg/ml、1mg/ml、5mg/ml)的当归注射液干预第3代细胞,噻唑蓝(methyl thiazolete trazolium,MTT)法检测适当的当归浓度。将原代髓核细胞随机分成3组:A组(对照组)、B组(H2O2组)和C组(当归+H2O2)组。A组用生理盐水处理24h,不进行H2O2刺激,B组用400μmol/L H2O2分别刺激0.5h、1.5h和3h,C组用适当浓度当归注射液预处理24h后,400μmol/L H2O2分别刺激0.5h、1.5h和3h。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不同时间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Bcl-2和Bax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p62、p-AKT、p-m TOR和p-p70S6K的表达。结果:与其他浓度当归处理组比较,1mg/ml当归注射液可显著增加细胞存活(P0.05)。与A组相比,B组细胞凋亡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细胞色素C的表达增加(P0.05),Bcl-2/Bax的比例减小(P0.05),LC3-Ⅱ/Ⅰ的比例增加(P0.05),p62、p-AKT、p-m TOR和p-p70S6K的表达降低(P0.05);与B组相比,C组中细胞凋亡率和细胞色素C、p62、p-AKT、p-m TOR和pp70S6K的表达均降低(P0.05),Bcl-2/Bax和LC3-Ⅱ/Ⅰ的比例升高(P0.05)。结论 :1mg/ml当归注射液能够抑制大鼠髓核细胞凋亡,这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通路被阻断相关;1mg/ml当归能促进其髓核细胞自噬,这可能与AKT/m TOR信号通路被抑制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中医骨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中医骨伤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水平,借鉴师带徒培养模式,以骨伤教学改革为试点,通过修订实训教学大纲、编写新的实训教材、建立模拟实训室、实施多媒体教学、设置模拟场景进行操作、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建立临床诊疗思维程序等方法,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探索了一套中医骨伤技能训练新模式,为中医骨伤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为高等中医骨伤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研究葛根总皂苷(TSPL)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髓核样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30 mg/kg TSPL治疗组和50 mg/kg TSPL治疗组。原代培养的BMSCs分为BMSCs组,BMSCs-TSPL(10、20、30、40、50 μmol/L)组,BMSCs-TSPL(30 μmol/L)-FK866[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特异性抑制剂,2.5 μmol/L]组,BMSCs-TSPL(30 μmol/L)-SRT2104(Sirt1激活剂,10 μmol/L)组。二甲基亚甲基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和组织中糖胺聚糖含量,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髓核样细胞COL2A1、Aggrecan、Sox9、Tie2以及Sirt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WST-8法检测细胞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腺苷三磷酸(ATP)和NAMPT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椎间盘L5~S1组织中糖胺聚糖含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TSPL治疗组大鼠糖胺聚糖含量增加,且50 mg/kg TSPL效果优于30 mg/kg TSPL(P<0.05);与BMSCs组相比,TSPL单独或联合SRT2104处理增加BMSCs中糖胺聚糖、COL2A1、Aggrecan、Sox9和Sirt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及NAD+、ATP和NAMPT含量,而降低Tie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5);与BMSCs-TSPL组相比,BMSCs-TSPL-FK866组COL2A1、Aggrecan、Sox9和Sirt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及糖胺聚糖、NAD+、ATP和NAMPT含量降低,而BMSCs-TSPL-SRT2104组上述指标水平增加(P<0.05)。结论 TSPL可通过NAMPT-Sirt1轴诱导大鼠BMSCs向髓核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