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31.
32.
<正> 手术病人术前肠道准备,对减少术后病人的腹胀不适,以及术后的顺利康复有着重要作用,迄今常用的清洁灌肠药法虽有一定效果,但给病人带来一定痛苦及不便。我们自1994年8月~1997年4月用番泻叶进行术前肠道准备,并与传统灌肠法进行对比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腹腔镜联合手术指的是在1次腹腔镜手术中同时处理两种或以上腹部疾病的手术。本院自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开展的12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手术。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C3435T属于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之一,许多研究表明,该位点多态性与恶性肿瘤的发生、预后相关,但C3435T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研究很少,我们就C3435T SNP与HCC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5.
36.
CDH1启动子-160位点C/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DH1基因启动子-160位点C/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肝细胞肝癌(HCC)部分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及对HCC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HCC病例血液标本中CDH1启动子-160C/A SNP,分析其与HCC部分临床病理指标及复发的关系.结果 各基因型与癌结节数目相关性有统计学差异(x2=6.888,P=0.032),与性别、年龄、血清HBsAg、肝硬化、肿瘤大小、TNM分期、术前血清AFP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基因型与复发相关性有统计学差异(x2=8.838,P=0.012),CC基因型与相对长无瘤生存时间、低复发率相关,AA、Ac基因型则与短无瘤生存时间、高复发率相关,且A等位基因频率与高复发率相关.结论 CDH1基因启动子-160位点C/A SNP可能与HCC切除术后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7.
患者女,30岁.反复右上腹痛半年,无黄疸史,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B型超声检查示双胆囊可能,每个胆囊内各有1枚息肉(图1),为切除胆囊入院.入院时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坦,全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阴性.  相似文献   
38.
患者,男,37岁,因“腹胀乏力8月余,伴双下肢浮肿3月”入院。入院时查体:神清,皮肤巩膜黄染,双肺呼吸音清,右下肺呼吸音较低,腹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未及,脾肋下2指,移动性浊音阳性,无肝掌及蜘蛛痣。双下肢可凹性水肿。辅助检查腹部CT,示肝萎缩、脾功能亢进、胸腔积液、腹水。患者既往有乙肝病史20余年,有肝昏迷病史,肝功能Child分级C级,HBVDNA(+),入院诊断: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及院后予拉美夫定抗病毒,同时行保肝等支持对症治疗,改善全身情况后于2004年11月3013行同种异体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术后行FK506+骁悉+激素三联抗排斥治疗,FK506浓度控制在10—15ng/ml。患者于术后第4天出现烦躁,后逐渐加重,出现秽语、被害妄想、幻听、思维障碍等症状,予咪唑安定、冬眠合剂等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于术后20天更换FK506为CsA,CsA浓度谷值控制在200—250ng/ml,两周后患者精神症状仍未缓解,行头颅MRI检查示无明显异常,结合CCMD-3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患者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奥氮平片5mg/d口服,1周后增加剂量至10mg/d,患者症状逐渐缓解至正常,持续应用奥氮平片100mg/d,4月后减量至5mg/d,6月后撤药,现随访8月,患者无异常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ERBD)术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接受ERBD术的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结果]58例中51例成功置入支架,成功率为87.9%。支架置入组患者术后黄疸逐渐消退,皮肤瘙痒等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3d、1周血清TB、DB、AST、ALT、ALP、GGT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均<0.05)。术后细胞免疫功能逐步改善,与术前比较术后2周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ERBD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疗效确切,同时能一定程度地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具有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0.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加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胆囊炎和胆囊结石已成为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这一技术已得到广泛使用,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安全可靠等优点。实践证明,即使80岁高龄患者,LC亦是安全的。本次研究共对485例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就其围手术期处理的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