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类固醇性糖尿病及需长期激素治疗的糖尿病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副作用亦随之增加。由于激素的应用导致的继发性糖尿病称为类固醇性糖尿病。原有糖尿病患者有些合并某些疾病而需大量长期应用激素治疗者,以上两种情况大多需要应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现就这两种病例临床观察报告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2.
新兵个体差异与军事训练伤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兵个体差异与训练伤心理因素的关系,为有效制订训练伤心理预防措施及选兵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某师部两个团共566名新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兵年龄、是否独子,学历和参加体育活动及体力劳动有显著性差异。新兵在训练伤心理准备上,年龄较大者、独生子女、高中文化以上和参加过体育锻练及体力劳动者,有显著性差异;在顾虑伤残方面,除年龄上无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影响积极性上,学历层次和参加过体育锻练和体力劳动者有显著差异(P<0.05),而年龄和是否独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兵个体差异与军事训练伤心理因素有关,提示对新兵进行心理干预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同时在兵源上应选取入伍前综合素质良好的战士入伍。  相似文献   
73.
睾丸扭转是一种少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临床易误诊,从而延误手术时机,导致睾丸坏死。我们从1991年7月~2004年7月共收治12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年龄12~27岁,平均17岁。左侧睾丸扭转9例(75.0%),右侧3例(25.0%),其中左侧隐睾扭转1例(11.1%)。12例均为单侧扭转,其中9例(75.0%)为夜间睡眠中发病,2例(16.7%)剧烈活动后发病,1例(8.3%)在活动中受伤后发病。发病至就诊时间5小时~14天。6例(50.0%)开始误诊为急性附睾炎,经抗炎治疗效果不佳,2~3天复诊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查发现睾丸血供减少或消失,方考虑为睾丸扭转。本组病例临床…  相似文献   
74.
渡海登岛400m障碍训练伤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部队官兵渡海登岛400m障碍训练伤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研究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调查了参加渡海登岛400m障碍训练的808名官兵训练伤的发生情况。结果808名参训官兵的训练伤发生率为67.3%。其中上肢伤占总人数的54.0%,下肢伤占45.2%,躯干伤占3.0%。单人受伤部位1~9处不等,平均2处。各种训练伤中,皮肤破损占52.1%,关节扭伤占25.0%,软组织挫伤占13.6%,肌肉拉伤占8.7%,关节脱位占0.3%,骨折占0.31%。障碍物的难度系数与训练伤发生率成正相关(r=0.7491,P<0.01)。结论渡海登岛400m障碍训练难度大,训练伤发生率较高,部队对其训练伤的发生规律了解和掌握不够,亟待改进和完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5.
于晓华 《家庭育儿》2011,(12):39-41
如今.在钢筋混凝土铸造的丛楼之间,孩子们难以在大自然的红花绿草间撒欢。撒欢、疯玩的欲望更多的时候只能在越来越多的游乐场里满足。游乐场因为空间有限.宝宝比较多,爸妈们在安全方面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分析症状性迟发型性腺功能减退症(SLOH)病人的下尿路症状(LUTS)患病情况,探讨SLOH与LUT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不等比例的抽样方法,抽取3000例有固定性伴侣的40~80岁社区中老年男性,采用老年男性症状(AMS)量表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估SLOH及LUTS的严重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LOH与LUTS的相关性。结果共获得符合标准的调查对象2623例,其中SLOH的患病率为39. 04%(1024/2623),LUTS患病率为63. 82%(1674/2623)。伴随着年龄的增长,SLOH及LUTS的患病率均显著增加。无LUTS症状的人群中SLOH患病率为16. 86%,轻度LUTS症状人群的SLOH患病率为42. 89%,而中重度LUTS人群SLOH的患病率为82. 37%。随着LUTS症状程度的增高,SLOH的严重程度明显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LUTS严重程度是SLOH的独立影响因素(P0. 01)。结论中老年男性LUTS病人中存在很高的SLOH发生率。年龄越大,LUTS症状愈严重者SLOH的发生风险更高,临床上在治疗LUTS的同时应该考虑SLOH问题,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脾多肽注射液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采取中医辨证射干麻黄汤加减,煎至150~200 mL,分2次服;观察组32例,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每日1次静脉滴注脾多肽注射液1支)。7 d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群,并在一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32例,临床治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体有效率90.6%;对照组32例,临床治愈10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体有效率78.1%。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T和CD4+T细胞亚群均上升(P=0.000),CD8+T及Treg(调节T细胞)亚群均下降(P=0.000);观察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较对照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M、IgG和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M、IgG)较治疗前升高(P=0.000),且高于对照组(P=0.003,P=0.000)。结论 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脾多肽注射液应用于小儿CVA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且能显著改善病儿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8.
经Wiltse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Wiltse经椎旁肌入路手术治疗胸腰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对手术治疗的53例无明显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3例,女10例,平均41岁(19~62岁)。节段分布:T116例,T1211例,L122例,L214例。其中28例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25例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两种手术入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并对患者手术前后腰背部VAS评分、伤椎Cobb角和椎体前部塌陷程度的变化以及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与传统后正中手术相比,无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还是在腰背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改善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两种入路在伤椎Cobb角改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和椎管正中矢径变化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达到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相同的整复效果,而且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术后功能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9.
支气管哮喘是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生命质量的呼吸道常见疾病。近年来 ,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对 86例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应用进行了调查分析。1 对象及方法我院呼吸内科于 2 0 0 0 - 0 6~ 11在哈尔滨城区以整群抽样调查办法共调查 0~ 14岁儿童 112 46人 ,分别来自道里区、动力区 4所中学、4所小学、2 2所幼儿园及调查区域的散居儿童。诊断标准参照《儿童哮喘防治常规 (试行 )》。筛查出儿童哮喘 76例 ,婴幼儿哮喘 10例 ,均进行体检及向其父母进行问答 ,以填表方式调查哮喘患儿既往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80.
脊柱创伤椎管容积测量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脊柱创伤后椎管容积变化的测量方法以及椎管容积下降对脊髓功能的影响,分析椎管横截面积下降与椎管容积下降的相关关系。方法 本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16-59岁,平均43岁。骨折节段:T12 3例:L1 7例;L2 6例;L3 1例。脊髓功能判定(Frankel法):A组1例;B组1例;C级6例;D级2例;E级7例。应用Philips螺旋CT扫描骨折部位,在Easy Vision工作分别计算椎管横截面积下降率和椎管容积下降率,并进行图像三维重建,选择不同的切割方法,消除遮盖视野的组织结构,使椎管内骨块的立体图像清晰显示出来。我们用AVH三个参数反映椎管狭窄程度:A(area)-椎管横截面积下降率;V(volume)-椎管容积下降率;H(height)-椎管狭窄的纵径。结果 椎管横截面积下降率为50%-91.3%,平均63%;椎管容积下降率为28.2%-79.5%,平均49%,椎管狭窄纵径8mm-15mm,平均12.4mm。经统计学处理,椎管容积下降率与椎管横截面积下降率的相关性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脊柱创伤后测量椎管容积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医生从空间而不是平面概念上理解和分析椎管狭窄对脊髓的影响;二是有利于椎管狭窄程度作容积性的定量分析;三是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