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血小板活性增高、前列环素(PGI_2)—凝血噁烷A_2(TXA_2,血栓素A_2)代谢失常及纤溶活性异常在冠心病发生和发展中,均有重要作用。钙拮抗剂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影响TXA_2/PGI_2平衡,可能是其对冠心病治疗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洛司酮对离体培养的人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其抗早孕机理。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人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培养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2)、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浓度。结果:系列浓度的利洛司酮作用48h后,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培养液中的hCG、P、E2比未作用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利洛司酮的浓度呈负相关PGF2α比未作用前明显增高(P<0.01)。结论:利洛司酮可直接作用于人早孕绒毛蜕膜,抑制绒毛蜕膜组织细胞的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刺激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绒毛蜕膜是利洛司酮抗早孕主要作用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未婚青年生殖健康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对未婚青年提供性和生殖健康服务的观念、态度、看法,确定未婚青年对避孕、性和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及向他们提供服务存在的困难,探讨可接受及可行的服务方法,并提出政策建议,河北省计划生育研究所在石家庄对四类未婚青年进行了座谈讨论及个人深入访谈。结果表明:婚前性行为和人工流产的现象是存在的,多数未婚女青年认为是不该发生的事情,未婚男青年则反应平淡;应加强对未婚青年进行性、避孕、性知识方面的教育;未婚青年发生婚前性行为应该使用避孕措施;有必要为未婚青年开设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点;根据调查结果对如何为未婚青年提供生殖健康服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双炔失碳酯对人早孕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以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培养为模型 ,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 ,观察了双炔失碳酯对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 :培养的绒毛、蜕膜组织细胞中加入系列浓度的双炔失碳酯后 2 4和 48h,h CG、E2 、P均明显降低 (P<0 .0 1 ,P<0 .0 5 ) ,PGF2α明显增高 (P<0 .0 1 ,P<0 .0 5 )。表明 ,双炔失碳酯可直接作用于人绒毛、蜕膜组织 ,抑制h CG、E2 、P的产生 ,刺激 PGF2α的合成。结果提示 ,绒毛、蜕膜是双炔失碳酯抗早孕时 ,主要作用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高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在蛋氨酸合成酶作用下Hcy可转化为蛋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是其辅酶;在胱硫醚β—合成酶作用下,Hcy也可转化为半胱氨酸(Cyc),维生素B6是其辅酶。血中Hcy水平受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在有关绝经期使用性激素治疗(HT)的报道中,多数认为HT可使空腹时血清Hcy水平降低,但对于摄取蛋氨酸后血清Hcy水平的影响,既有增加也有降低的报道。已知Hcy增高是引起心脑血管和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子。为了解口服或皮下注射HT对绝经期妇女空腹和摄取蛋氨酸后血清Hcy水平的影响进行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双炔失碳酯抗生育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双炔失碳酯 (anordrin,抗孕 -5 3号 ) ,为 2 α,1 7α-双乙炔基 ,A环 -失碳雄烷 -2 β,1 7β-双羟基双丙酸酯 ,系由我国研制合成 ,并在国内作为探亲避孕药应用已有 2 0余年 ,近年来又发现其具有终止早孕的作用。现就国内外有关双炔失碳酯抗生育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双炔失碳酯药代动力学研究研究发现 ,给猴子静脉注射 [1 4]C-双炔失碳酯后 ,取静脉血迅速低温离心 ,收集血浆 ,测定双炔失碳酯含量 ,结果测到双炔失碳酯的同时 ,还测到少量双炔失碳醇 ;将收集的同样标本置于室温使其凝集 ,于 4℃保存数月 ,再测双炔失碳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甘草酸铵盐(MAG,Mono ammonium glycyrrhetate)配伍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子宫角粘连的预防作用和对大鼠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参照Leach、Yaron等方法加以改良制作大鼠子宫角粘连模型.观察各组粘连评分、腹腔液白细胞计数、测量腹腔液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取粘连组织做病理;胸腺完整取出测胸腺指数、CD4 标记率、CD8 标记率及CD4/CD8比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AG、MAG伍用复方丹参、Dex明显降低粘连评分及严重粘连百分率(P<0.01);单用复方丹参未降低粘连评分.病理学检查提示MAG抗炎作用与Dex类似,复方丹参无抗炎作用.与模型组比较MAG组、Dex组降低白细胞计数,而复方丹参及MAG加复方丹参组提高白细胞计数(P<0.01).与模型组比较,Dex组明显降低胸腺指数(P<0.01).与模型组和Dex组比较,MAG组明显升高腹腔液IL-2水平(P<0.05),其它各组无此作用;模型组比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腹腔液TNF-α(P<0.01).模型组CD4 、CD8 标记率明显降低(P<0.01);复方丹参、MAG加复方丹参组均提高CD4 、CD8 标记率(P<0.01),提高CD4 /CD8 (P<0.01).结论:MAG、MAG加复方丹参具有明确的抗炎、抗粘连作用,与Dex相当,并且具有调节免疫力的作用,两者合用抗粘连作用优于单用M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