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过程中小肠分泌液sIgA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模型,并分别在8、12周末处死每组大鼠各8只,测定大鼠小肠分泌液中sIgA的水平和门静脉血浆中内毒素水平,测定小肠组织匀浆中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并测定大鼠血清中TG、TC、ALT、AST,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 8、12周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TC、ALT、AST明显升高(P〈0.05),肝脏病理分别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8周末时模型组大鼠门静脉血浆中内毒素、小肠分泌液中sIgA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12周末大鼠NASH阶段与对照组相比小肠分泌液中sIgA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门静脉血浆中内毒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并且门静脉血浆内毒素水平与小肠分泌液中sIgA水平呈负相关(r=-0.873,P〈0.05)。8、12周末时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匀浆中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过程中小肠分泌液中sIgA明显降低,说明肠道免疫屏障受损,并且可能与肠道脂质过氧化增强有关,可能是NASH发生发展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内脏素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08例,其中男124例,女84例,依据2002年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分为合并NAFL组98例,未合并NAFL组110例,同时选择性别、年龄匹配与之匹配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对象均为中国汉族人。应用酶连接检测反应(LDR)测序的方法进行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2423、-100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①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位点有CC、CT、TT三种基因型,变异率为79.22%;-1001位点有AA、AC两种基因型,变异率较低为2.32%;-2423位点在两组均为AA纯合子。②内脏素基因-3186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在2型糖尿病合并NNAFL、无脂肪肝组及正常对照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内脏素基因-318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无关。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异物致左下腹部肿块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例】女,31岁。因间断性左下腹胀痛伴腹部肿块1年人院。1年前无诱因出现左下腹胀痛不适,间断发作,与排便无关,夜间疼痛明显,并可触及一鸡蛋大小肿块,触痛。近1个月自觉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大便性状发生改变,多为糊状或软便,每日1或2次。发病以来,食欲、睡眠尚可,体重减轻约2.5kg。3年前行剖宫产手术。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查体均未见异常;腹部平坦,下腹正中见一长约12cm的横行手术瘢痕,腹壁软,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肝病并发肝原性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原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3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肝功能、血糖、胰岛素及瘦素水平检测,稳态模型估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肝原性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5.22%,该组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及IR较无糖代谢异常的肝病组高,(20.76±8.95)mU/L vs(15.74±7.28)mU/L和0.60±0.33 vs 0.46±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清瘦素水平(2.96±0.38)μg/L vs(2.82±0.45)μg/L,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INS(r=0.125)、HOMA-IR(r=0.235)与肝原性糖尿病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原性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ID)是一种与肥胖、高胰岛素血症、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脂肪组织具有十分活跃的内分泌功能,其分泌的激素和细胞因子参与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现就又一新发现的脂肪因子——内脏素对NAFLD的可能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脂肪肝患者肝功、血脂、血糖及胰岛素、血清瘦素水平,测量其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体脂肪含量。瘦素、胰岛素分别采用ELISA、IRA方法测定,胰岛素抵抗用HOMA模式估算。结果脂肪肝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与BM I、?t、ALT、CHE相关,与IR无关。结论血清瘦素是脂肪肝患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与胰岛素抵抗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Lys109Arg多态性与慢性肝病及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测定150例慢性肝病患者和89例对照组的瘦素受体Lys109Arg多态性的基因型,同时检测两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慢性肝病组与对照组的瘦素受体Lys109Arg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肝病患者中慢性肝炎、肝硬化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肝病患者中Arg109Arg基因型携带者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较Lys109Arg基因型低(P<0.05)。结论瘦素受体Lys109Arg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肝病患者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套扎前血清钠水平及肝功能情况对患者术后再出血及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对56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行套扎治疗,根据患者套扎前血钠浓度和肝功能分级分组,分析不同血清钠水平和肝功能分级对套扎术后再出血的时间及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血钠正常组患者的生存期平均为(36.0±6.23)个月,低钠组患者的生存期平均为(32.0±5.48)个月,极低血钠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只有(11.4±3.27)个月。Child分级组,A级患者平均生存期(36.0±9.86)个月,B组(35.2±7.90)月,C组(30.1±10.67)个月。在随访的3年时间内,术后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随着血清钠水平的降低而升高,随肝功能分级的减低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VL前血清钠水平及Child分级评分均能较好地预测术后患者再出血及生存期,重度低钠对于预测术后15个月的生存情况优于Child C级,两种评价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内镜下不同分型,分析结节性胃炎(nodular gastritis,NG)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B我院内镜中心诊断明确的结节性胃炎96例,根据内镜下表现分两型:Ⅰ型为颗粒型(granular,G)为细小隆起的结节;Ⅱ型结节型(nodular,N)为较粗大的隆起结节,结节的数目远少于颗粒型。将两型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Ⅰ型(n=43)男女比为11:32,年龄19~44岁,平均年龄32岁,Ⅱ型(n=53)男女比为17:36,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7岁;两型均为中青年,性别比较无差异。(2)Ⅰ型临床上有26例(60.5%)无上腹部主诉,Ⅱ型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早饱等症状。(3)两型快速尿素酶实验阳性率均为100%(++~++++)。(4)病理改变Ⅰ型均有淋巴滤泡增生,无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Ⅱ型46例(86.7%)可见淋巴滤泡增生,少见有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结论两型结节性胃炎均有明显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病理以淋巴滤泡增生为主要改变,颗粒型无腺体萎缩和肠化,临床上颗粒型可无上消化道症状而结节型几乎均有症状。  相似文献   
20.
脂肪肝与相关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 ,脂肪肝与诸多疾病相关联 ,本文仅就它与几个具体相关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脂肪肝与病毒性肝炎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邓子德[1] 等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者HBV感染进行调查发现 ,在 6 9例脂肪肝患者中 ,HBVAg(+ )有 2 5例 ,占 36 2 3% ;138例正常人中 ,HBVAg(+ )有 17例 ,占 12 32 % ,两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0 0 1)。提示 ,脂肪肝合并HBV现症感染较常见。Hourigan[2 ] 等在对 14 8个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调查中发现 ,脂肪变性占 91% ,其中 1级占 4 1% (<30 %肝细胞受累 ) ;2级占 11% (3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