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16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7篇
  4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分析早产儿凝血功能与胎龄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对出血性疾病的可能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住院的早产儿的相关临床资料以及生后2 h内凝血功能检测结果。依据胎龄分为晚期早产儿组(n=322)、早期早产儿组(n=241)和超/极早产儿组(n=128),比较不同胎龄各组早产儿的凝血功能;并比较生后3 d内有无并发出血性疾病早产儿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结果 不同胎龄的3组间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APTT、PT、FDP、DD与胎龄呈负相关,而TT与胎龄呈正相关(P < 0.05)。与未患出血性疾病的早产儿相比,罹患出血性疾病早产儿的APTT延长(P < 0.05),DD值升高(P < 0.05)。结论 早产儿随着胎龄的增长,生后凝血功能逐渐成熟。APTT及DD检测结果异常,预示早产儿可能会具有更高的风险罹患出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伊洛前列素组(n=16)和对照组(n=16),自海拔1 400 m历时5 d进入5 200 m,从进入海拔5 200 m当天开始,伊洛前列素组4次/d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连续5 d。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吸入生理盐水。于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第5天,用XG-Ⅲ型血液循环功能自动测试仪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流动力学。结果伊洛前列素组较对照组P、TPR、ALT、η、BK、PAWP、CC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MAP、BV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原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对初入高海拔地区青年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严重脓毒症患者接受肌钙蛋白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根据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分为2组,实验组50例左心射血分数小于40%,对照组50例左心射血分数大于等于40%,对2组严重脓毒症患者肌钙蛋白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APACHE 2评分、肌钙蛋白水平以及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严重脓毒症患者(P<0.05).2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CK水平相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脓毒症患者进行肌钙蛋白检测,可以对患者疾病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4.
15.
高亮  孔民 《中国农村卫生》2014,(1):54-54,56
目的讨论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0月间,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在围术期加强循证护理,对照组在围术期普通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低,并发症几率少,患者满意度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在围术期加强循证护理,可以减少焦虑抑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躯体皱褶部位反复出现红斑、水疱及浸渍糜烂伴瘙痒20余年,复发加重2个月。20余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双侧腋下、腹股沟出现红斑、水疱和糜烂,在外院诊治(具体不详),疗效欠佳。后皮损渐扩展至颈侧、双肘窝、腘窝及肛周等全身间擦部位,夏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16、Ki67及HPV联合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择不同级别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10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患者宫颈黏膜组织中P16、Ki67及HPV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P16、Ki67及HPV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与正常宫颈相比,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中P16、Ki67及HPV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P16、Ki67及HPV三者联合诊断与单个诊断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论 P16、Ki67及HPV联合检测可有提高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糖类抗原125(CA125)含量检测对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速率法分别检测我院114例渗出性胸膜炎(82例结核性、32例肿瘤性)患者的胸腔积液CA125水平和ADA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在82例结核性胸膜炎组中胸腔积液CA125含量水平升高,其阳性率为96%(79/82),高于胸腔积液ADA阳性率71%(58/82)。在32例肿瘤组胸腔积液中CA125含量水平亦升高,与结核性胸膜炎CA125含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积液CA125水平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缺乏特异性,但敏感性高,与胸腔积液ADA联合检测对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确诊率有帮助,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期氧疗(LTOT)对移居海拔5000m以上青年慢性高原病(CMS)预防作用。方法:对2010年进驻海拔5 070m、5 200m和5 380m的96例男性青年,在进入高原后每人每天持续鼻管吸氧(2L/min)1h(LTOT组),驻守1年根据国际CMS诊断标准进行CMS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右室舒张末前后径(RVED)、右室前壁厚度(RVAW)、右室流出道(RVOT)、肺动脉主干内径(MPA)和左室后壁收缩末内径(LVSD),同时采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r-G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和氧饱和度(SaO2)的浓度,并与2008年驻守相同海拔高度1年的同一群体91例青年(未采用任何干预措施,对照组)作对照。结果:1CMS流行病学调查显示,LTOT组较对照组SaO2增高,有显著性差异,CMS、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病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2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LTOT组较对照组RVAW、RVED、RVOT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LVSD、MPA无统计学差异(P>0.05)。3生化指标结果显示,LTOT组较对照组SOD、NO、NOS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MDA、ALT、AST、LDH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γ-GT、CK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高海拔地区LTOT能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对预防慢性高原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大咯血是呼吸科的急危重症之一,传统的内科药物治疗疗效较差,支气管动脉栓塞已是抢救大咯血的重要方法,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采用Embosphere微粒球联合明胶海绵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治疗对象共2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龄32~79岁,原发疾病:肺结核16例,支气管扩张6例,22例患者术前咯血在500~3000 ml之间,并经垂体后叶素等内科药物治疗咯血未停止。二、治疗方法:取右侧腹股沟下方1 cm股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