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0 引言 本文用宽频电磁波谱仪照射治疗烧伤创面,观察其疗效。1 材料和方法1.1材料 本文将2001-05/2002-03处治的307例热力烧伤患者为治疗组,其中住院患者198例,门诊109例,年龄2-71岁,男182例,女125例,大面积病例59例,中等面积病例86例,小面积病162例,单纯浅度创面178例,单纯深度创面23例,深浅度创面均有者106例。并以2000-05/2001-05收治的326例热力烧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住院患者211例,门诊115例。年龄1-67岁,男184例,女142例,大面积病例53例,中等面积病例93例,小面积病180例,单纯浅度创面183例,单纯深度创面21例,深浅度创面均有者122例。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前臂伸肌腱周围炎的康复效果。方法将72例前臂伸肌腱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36例,予温热疗法、电脑中频疗法、运动疗法及ADL指导等。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并采用简易前臂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对照组痊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4例、有效2例;经秩和检验,u=2.04,P<0.05。前臂病情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的均数:对照组为(6.58±3.17)分,治疗组为(8.19±3.55)分,t=2.03,P<0.05。平均治愈天数:治疗组为(5.60±2.54)d,短于对照组(7.00±2.27)d,(t=2.05,P<0.05)。结论综合治疗前臂伸肌腱周围炎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3.
雷英  谭强 《北方药学》2014,(10):111-111
目的:对本院外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月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452例,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预防应用指导原则》,对这452例外科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神经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31例,应用率为100%;泌尿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09例,应用率为100%;骨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62例,应用率100%;普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5例,应用率为30%。单独应用298例,联合应用119例。单独应用抗菌药物品种中,使用频率前五位的抗菌药物为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替安、头孢米诺、去甲万古霉素。手术前给药89例,手术后给药102例,手术中给药226例;一直静脉给药289例,先静脉再口服给药128例,平均给药(3.21±0.12)d。结论:本院外科手术进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比例还比较高,依旧存在预防性用药指征不明确、抗菌药物使用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腱两侧入路加双钢板固定行肱骨髁上截骨矫形术治疗肘关节复杂畸形的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例肱骨髁间和(或)髁上粉碎性骨折夹板外固定后出现肘内翻畸形、屈肘畸形的病例,采用经肱三头肌腱两侧入路、肱骨髁上楔形截骨矫形、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术后1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后平均9个月获骨性愈合,术后评定结果:优9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截骨矫形加双钢板固定术治疗肘关节复杂畸形,术后骨折断端愈合坚固,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观察经康复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从发病1周至6个月的营养状况,探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特点,营养不良与吞咽障碍、认知障碍、抑郁、日常生活能力(BI)、住院时间、感染并发症、独居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登记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并经康复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28例,于梗死后1周、5周、3个月、6个月分别测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测量同期健康者128例的体质量、BMI、AC、TSF,计算AMC,以平均值的90%可信区间作为正常值范围,有两项及两项以上指标下降者为营养不良。记录脑梗死患者住院时间感染并发症、是否独居、评定神经功能、包括吞咽功能、认知功能、抑郁状况、BI。结果脑梗死组5周至6个月体质量及BMI显著降低(P〈0.01);1周至6个月血清白蛋白浓度显著增高(P〈0.01),5周至6个月转铁蛋白浓度显著增高(P〈0.01);1周至6个月TSF,AMC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发生率由1周48例(37.5%)下降至6个月35例(27.3%);脑梗死后1周营养不良亚组与营养正常组神经功能(吞咽障碍、认知障碍及BI〈50)及独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并发症,住院天数及抑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康复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周,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7.5%,主要为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TsH、AMC、体质量及BMI下降,脑梗死后6个月,血清白蛋白浓度及转铁蛋白浓度上升,TSH、AMC、体质量及BMI仍下降,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7.3%,营养不良患者脑梗死后1周独居、吞咽障碍、认知障碍及BI〈50发性率高于营养正常患者,但住院时间、感染并发症、抑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6.
对全髋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LMWH应用时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全髋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的时机.方法 158例全髋与全膝关节置换者中髋关节置换(THA)81例、全膝关节置换(TKA)77例.观察术后不同时机使用LMWH对术后引流量、DVT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THA术后开始使用LMWH组引流量与术后72 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TKA术后组与术后72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2).在THA和TKA中,术后组与术后72 h组DVT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THA术后LMWH的最佳应用时机是术后72 h,但术后即应用LMWH则是TKA术后预防DVT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87.
陈琨琨  周琦  雷英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980-1981
目的探讨和分析改良Nuss术的手术配合要点,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对50例漏斗胸患儿进行术前访视,做好心理护理,认真准备手术物品。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程,保持密切配合。结果所有5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死亡及复发病例。手术时间40~6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10~25 ml,平均出血10 ml;住院时间6~10 d,平均住院时间7 d。术后伤口皮下淤血2例,矫形板轻度翻转1例。随访1~12个月,平均10个月。患儿活动量明显增加,对矫形效果满意。结论改良Nuss术矫治小儿漏斗胸具有创伤小、切口小而隐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活动早、矫形效果好等优点。术前对患儿的全面评估、充分的物品准备,术中与医生的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8.
雷英  刘丽莎 《西部中医药》2011,24(12):89-91
从蛋白质组学和中医证候的概念、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共同点进行理论分析并探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证候中的应用,这为研究中医证候的物质和功能基础提供了新思路,对揭示中医证候的现代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促进术腔黏膜修复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53例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术腔冲洗外,局部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治疗。对照组手术后给予抗生素、术腔冲洗,局部沿用传统的雾灵鼻通局部点鼻。比较两组病例鼻腔黏膜修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术腔清洁时间(平均1.5周)和上皮化时间(平均9周)均较对照组术腔清洁时间(平均2.2周)和上皮化时间(平均13周)明显提前。经χ2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促进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黏膜修复改变,提高和巩固鼻窦手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高效、安全、方便、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0.
雷英  罗杰  罗英  赵倩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6):546-547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青光眼中的特殊类型,本病常继发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缺血性视网膜疾患,其主要表现虹膜表面及房角有新生血管,合并纤维血管膜形成,造成房角阻塞,眼压升高,常导致失明和剧烈眼痛。此病不但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