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82篇
  免费   3373篇
  国内免费   2458篇
耳鼻咽喉   524篇
儿科学   652篇
妇产科学   418篇
基础医学   3307篇
口腔科学   786篇
临床医学   9392篇
内科学   4857篇
皮肤病学   642篇
神经病学   1800篇
特种医学   26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97篇
外科学   4580篇
综合类   20583篇
预防医学   7370篇
眼科学   837篇
药学   8096篇
  80篇
中国医学   8144篇
肿瘤学   1824篇
  2024年   360篇
  2023年   1352篇
  2022年   1081篇
  2021年   1010篇
  2020年   1212篇
  2019年   1312篇
  2018年   1473篇
  2017年   875篇
  2016年   1187篇
  2015年   1297篇
  2014年   3607篇
  2013年   2638篇
  2012年   2927篇
  2011年   3412篇
  2010年   3157篇
  2009年   3293篇
  2008年   3295篇
  2007年   3420篇
  2006年   3147篇
  2005年   3298篇
  2004年   2991篇
  2003年   2712篇
  2002年   2188篇
  2001年   2193篇
  2000年   2499篇
  1999年   2497篇
  1998年   2193篇
  1997年   2153篇
  1996年   2011篇
  1995年   1999篇
  1994年   1679篇
  1993年   1326篇
  1992年   1182篇
  1991年   1091篇
  1990年   897篇
  1989年   758篇
  1988年   478篇
  1987年   388篇
  1986年   317篇
  1985年   288篇
  1984年   242篇
  1983年   246篇
  1982年   219篇
  1981年   189篇
  1980年   128篇
  1979年   94篇
  1978年   45篇
  1976年   26篇
  1965年   32篇
  1964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分析和研究黄芪桂枝汤对于风湿痹证患者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了56例患者进行研究主要对象,将所有参与研究的56例患者分成了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使用的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使用的治疗方式为西药,观察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黄芪桂枝汤进行联合治疗。之后对比两个组别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疼痛积分值。结果:对照组之中有11例患者为治愈,11例患者为好转,剩余6例患者为未愈;观察组之中有15例患者为治愈,12例患者为好转,剩余1例患者为未愈,对照组之中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之中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之间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当中患者的疼痛积分值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P <0.05说明数据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风湿痹证患者进行治疗时,加用黄芪桂枝汤能够起到标本兼治以及扶正祛邪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2.
33.
长期以来治疗自发性高血压的唯一目标是把血压降低到预定标准.但近10多年来,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的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下降,而脑卒中、终末期肾病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反而呈上升趋势.Yao等[1]报道,即使有效将血压控制到预定标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仍高出普通人群2~6倍.这一结果说明,单纯降低血压并不能控制并发症和死亡率.有人研究发现,即使有效控制血压6年,只要停用降压药6个月,血压即可升高到原样,这些都对单纯降压的观念提出挑战.最近已有人提出,抗高血压措施和制剂(营养素、药物包括中草药)应该包括以降压作用为主,血管和脏器保护同存,和以后者为主的3类药物.现在,有效控制高血压的药物很多,进展也很快,但以保护血管和脏器为主的药物则少得可怜.对已有的降压药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肾素系阻滞药,抗高血压治疗药的拓展前景广宽.我们不能再拘泥于对单纯降压药物或以降压为主药物的探索,为了提高其长期疗效和防治并发症,对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研究,应转向能有效保护血管为主并具有协同降压作用的药物.现就此作为自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观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物(TIM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BTCC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Ets-1、MMP-1及TIMP-1的表达;分析Ets-1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研究BTCC中MMP-1、TIMP-1表达与Ets-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阳性率为82.5%(P<0.01),且随BTCC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肿瘤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②MMP-1阳性表达率膀胱癌组(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8.3%)(p<0.05);TIMP-1阳性表达率对照组(83.3%)明显高于膀胱癌组(47.5%)(P<0.05)。③MMP-1与Ets-1表达呈正相关(Rs为0.824,P<0.01),而TIMP-1与Ets-1表达呈负相关(Rs为-0.821,P<0.01)。结论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并随BTCC分期分级升高而增加;Ets-1与BTCC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②BTCC中Ets-1上调MMP-1表达,而下调TIMP-1表达,从而参与BTCC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35.
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时,患者肺间质内积聚大量液体,导致肺顺应性下降,进一步增加心脏负荷。采用血液超滤治疗能通过对流、转运机制,缓慢、等渗地清除血浆中的水和溶质,消除水钠潴留,同时能增加患者对利尿剂的敏感性,使尿量增加,从而改善心功能。自2005年11月起,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对8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床旁紧急血液超滤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安博诺)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40例接受安博诺治疗12周,观察其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完成12周随访者39例。安博诺降压的总有效率为88·1%,治疗显效率为70·7%;舒张压<90mmHg的达标率为85·7%,舒张压<85mmHg的达标率为77·5%;有61·5%(24/39例)单用1片安博诺可达标,在不能达标的患者中,有25·6%(10/39例)通过增加1片安博诺的剂量(1片,2次/d)提高了达标率,另有12·8%(5/39例)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加服波依定(5mg,1次/d)后才能达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安博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和达标率较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7.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病人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关键取决于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技巧。  相似文献   
38.
39.
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和PRL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黎芦醇对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的影响,及其对雌激素的拮抗作用。方法 在无血清无酚红的培养条件下,白黎芦醇单独或与雌二醇联合作用于GH3细胞,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用免疫荧光法、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泌乳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具有刺激和抑制双相作用,呈时间一剂量依赖性。并且白黎芦醇使GH3细胞中PRL阳性细胞比例下降。同时,白黎芦醇抑制泌乳素的合成。白黎芦醇对雌二醇诱发的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均有拮抗作用.但对泌乳素合成的拮抗作用较强,而雌二醇刺激细胞增殖作用较其诱发泌乳素合成作用强。结论 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均有抑制作用,从两方面发挥着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改良睑黄色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病灶〈10mm以下的瘤体为手术观察对象,共22例(38眼)。按超皮损病灶边界1mm设计切口缘,梭形切除病灶,深达真皮层,在显微镜下清除皮下组织及切缘脂肪组织,松解切口边缘皮肤,连续皮内缝合切口。另外,酌情行上睑松弛矫治术。结果 失访2例(2眼),随访20例(36眼)6—12个月,未见黄色瘤复发,切口平整,痕迹隐约。结论 采用改良睑黄色瘤切除术更会增强眼睑形态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