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2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84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457篇
内科学   237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32篇
特种医学   129篇
外科学   565篇
综合类   1154篇
预防医学   426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449篇
  5篇
中国医学   373篇
肿瘤学   129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由于断肢再植及化疗的进展,改变了肢体恶性肿瘤或巨大肿瘤即必须截肢的传统手术常规。新型手术方法迅速发展,除适于早期或低度恶性肿瘤作人工关节置换外,还有作者所述几种适于恶性度较高、较大的肿瘤,切除肿瘤段保留下良好感觉及功能的远侧肢体,大大减少残废的程度及精神创伤,为肢体恶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我们自一九八○年以来共施行25例,报告如下。一、资料分析本组男14例,女11例;11~20岁8例,21~30岁5例,31~40岁3例,41~50岁3例,  相似文献   
22.
格林—巴利综合征者鞘内IgG合成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火箭电泳法对7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和61例对照者配对血清和脑脊液进行白蛋白(Alb),γ-球蛋白(IgG)检测,并计算出每24小时鞘内IgG合成率(Syn-IgG)脑脊液和Alb,Albc/albs,Syn-IgG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表明本组GBS患者血脑屏障破坏和鞘内IgG的自身合成是其脑脊液IgG的自身合成是其脑脊液IgG升高的主要原因。Syn-IgG与临床相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23.
夏君慧  张旭  周赛君  林捷  叶好好 《浙江医学》2002,24(8):451-453,459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158名健康成人和50例原发性高血压、90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进行检测,并且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出与高血压脑梗死发病相关的因素。结果 DD基因型、D等位基因频率高血压脑梗死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高血压组(P<0.05)。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者,DD基因型、D等位基因频率高血压脑梗死组高于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而60岁以下起病者,DD基因型、D等位基因频率高血压脑梗死组则与高血压组、正常对照组无差别(均P>0.05),而高血压组D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CE DD基因型是高血压脑梗死独立的危险因素,发现高血压时间是高血压脑梗死的保护因素。结论 ACE DD基因型携带者发生高血压脑梗死的危险性增高,早期发现及治疗高血压对降低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发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24.
长期以来,B超对胃疾病的诊断缺乏可靠性,而胃疾病在人群中占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键康。因此,准确有效地诊断胃疾病的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自1990年5月,我科应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用中药研制的“快速显像液”诊断胃疾病10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张旭  陈玉春 《西部医学》2003,1(3):222-223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应在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下按病因、临床分期综合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SAP病人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早期手术11例,死亡6例(55.5%),早期非手术治疗34例,死亡3例(9%),择期手术无死亡。结论 发病初期采用非手术治疗,第2、3阶段应用CT动态观察胰腺周围积液等情况,确定手术指征。对于胆源性胰腺炎则强调B超动态观察,并加强对胆道疾病的治疗,减少早期手术,综合治疗中强调TPN的合理应用,及重要器官支持。  相似文献   
26.
俞汝霞  李光辉  张旭 《中国骨伤》2007,20(9):631-631
自2001年3月-2005年10月共收治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43例,其中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34例,经膝后内侧小切口手术治疗27例,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本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3~48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摩托车伤22例,其他伤5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4例,合并股骨下端和胫骨上  相似文献   
27.
长管状骨骨折治疗中多使用钢板螺钉系统内固定,但常有螺钉拔除,钢板断裂的病例报道,过去常再次钢板内固定配合植骨治疗,因此感染、再次骨折和关节僵死的风险非常大。笔者自1999年1月~2003年6月间用记忆合金板治疗钢板内固定失败的病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8.
从1994年至今,执业药师已从最初的一千多人发展到16万人的大军,在药学队伍中正在成为一支重要的中坚力量,在我国的药品生产、流通、经营、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医疗机构中的执业药师占有很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29.
糖蛋白(MUC1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糖蛋白MUC1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MUC1与MUC7特异性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分离的4种组织标本及3种细胞株的mRNA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所有4种组织标本及3种膀胱癌细胞株的MUC1基因表达均为阳性。MUC7基因表达仅见于3种膀胱癌细胞株和侵袭性移行细胞癌标本。半定量结果显示MUC1 mRNA基因表达在正常膀胱黏膜同腺性膀胱炎及各期膀胱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膀胱癌与侵袭性膀胱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细胞系BIU-87与T24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细胞株BIU-87/A同敏感细胞株BIU-87与T24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7 mRNA基因表达在3种细胞株及侵袭性膀胱癌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C1基因的上调表达与MUC7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可能影响膀胱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导致相应的临床后果-恶性转变、侵袭转移、耐药。MUC7基因表达是尿路上皮恶性侵袭性转化的开始。  相似文献   
30.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冠心病中危重型之一,老年AMI特点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梗塞面积广泛,易再梗塞、临床症状,体征常不典型,并发症多,易造成漏诊、误诊或猝死,如果救护不及时,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