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 探讨睾丸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spermatocytic seminoma,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例双侧睾丸SS组织行En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双侧睾丸肿瘤呈无痛性缓慢生长,组织学上肿瘤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肿瘤细胞弥漫分布,黏附性差,由3种类型细胞组成,缺少淋巴细胞浸润及间质肉芽肿反应.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99、CD117、BCL-2阳性,CK、CD3、CD7、CD20、CD30、inhibin、PLAP、CK18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50%.结论 SS是一种罕见的睾丸肿瘤,与经典性精原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均不同,好发于老人,双侧发生者更为罕见.其与经典性精原细胞瘤、胚胎性癌和淋巴瘤鉴别非常重要,单纯睾丸切除后不需进一步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3.
患者女性,75岁,因咽部异物感伴吞咽困难1年余,加重伴憋气半年入院.手术所见:左侧劈裂处见表面光滑的新生物,切除送检.临床诊断:喉部肿物. 病理检查淡红色息肉样肿物1个,呈哑铃状,大小2.7 cm×1.6 cm×1.3 cm,表面光滑,蒂部有一直径0.5 cm的断面.  相似文献   
34.
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应用微创技术加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52例股骨颈骨折应用微创技术加3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其中无移位骨折13例,移位骨折39例.结果 随访14~84个月,13例无移位骨折均愈合,无股骨头坏死;39例移位骨折发生骨折不愈合3例,股骨头缺血坏死5例.结论 微创技术加3枚空心钉内固定是治疗无移位股骨颈骨折和部分移位骨折(成功闭合复位)的最佳适应证,该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牢固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治疗中青年PauwelsⅡ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科诊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79例中青年PauwelsⅡ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35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和B组(44例,FNS...  相似文献   
36.
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OPs)是叠加在视网膜电图b波上升段的数个高频率、有节律的小波。用现行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视网膜电图记录标准所得到的OPs是来自视杆、视锥细胞的混合反应。近年来,对OPs的分离、纯化和定量技术取得较大进展。研究发现,视杆和视锥细胞引发的OPs有不同的特性。OPs可客观反映内层视网膜的功能,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出现明显血管病变前,OPs即可出现振幅下降。随着对OPs具体成分的深入认识和分离技术的不断提高,纯净和无混杂成分的OPs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损害发生机制的研究以及早期诊断和疗效随访中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SC—BPPV)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2例HSC—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分型定侧,并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2种试验方法检查后诱发水平向地性眼震18例,采用Lempert的Barbecue翻滚疗法复位治疗;诱发水平背地性眼震14例,3例在变位试验过程中直接转换为向地性眼震并行Barbecue翻滚疗法复位治疗,11例采用Gufoni疗法转换眼震方向,转换成功8例并行Barbecue翻滚疗法复位治疗。32例HSC—BPPV治疗后1周总有效率为75.0%(24/32),3个月总有效率为84.4%(27/32)。经半年随访有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2.5%。结论HSC—BPPV的诊断和治疗需首先明确不同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征,判别耳石位于半规管的不同部位和不同发病机制类型,进而选择合适的耳石复位技术治疗。  相似文献   
39.
张学东 《四川医学》2013,(6):898-899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2月~2010年2月我院耳鼻喉科诊治的7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术后随访6月。结果功能性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痊愈率为78.85%,有效率95.51%。其中,I型与Ⅱ型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Ⅲ型患者(P<0.05)。经过6个月随访,所有病例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2.56%。结论慢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性鼻窦炎患者的有效率受到疾病分型的影响,该手术临床远期疗效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肺透明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报道1例肺透明细胞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临床、影像、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查体胸透时偶然发现肺肿物,直径4.5 cm,无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未见异常。大体见圆形结节一个,边界清楚,切面淡红色,质较软、细腻。镜下肿瘤由一致的胞质丰富透明或略嗜酸的圆形、多边形细胞组成,细胞界限清楚,围以薄壁的血管和血窦样腔隙。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HMB45(+),CK、S-100、Syn、NSE和CD56(-);肿瘤细胞间薄壁血管CD34(+)。结论肺透明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完整切除肿瘤即可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