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眼科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小儿晶体半脱位手术的应用。方法对65例(65眼)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应用连续环形撕囊技术,并使用灌注抽吸系统清除皮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4者40只眼,0.1~0.3者19只眼。0.08以下者6只眼。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应用于小儿晶体半脱位手术。使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55岁老年听障患者近5年听力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老年听障患者的听力干预现状.方法:对近5年在我院耳科就诊的≥55岁老年听障患者的听力干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岁老年患者1008例,其中907例语言频率平均听阈(PTA)〉26dB,根据我国国情和患者的经济状况,以语言频率PTA〉40dB作为建议配戴助听器的标准,符合此标准的有388例,而实际配戴者仅73例,占18.8%(73/388),配戴者的语言频率PTA〉55dB.结论:根据本资料分析,老年听障患者听力干预情况不理想,因此,要提高老年听障者的生活质量,需社会、家人及患者本人的相互合作,同时听力工作者也应给予有效的引导和实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43.
《备急千金要方》中治咳嗽方的组方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备急千金要方》中治咳嗽方的研究,总结出其寒者温而散之、其燥者甘以润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气逆者降而止之的用药规律,以期对临证咳嗽的治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4.
例1,男,69岁,因发现左颈部包块4年,咽异物感1年于2006年9月6日入院.体查:左咽侧壁膨隆,左扁桃体超过中线,Ⅰ度大,颈咽双合诊触及肿物质硬,表面光滑,触痛(-),包块前后活动可,上下活动受限,表面可明显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彩色B超示左颌下囊肿,MRI示左咽旁隙约10 cm×6.3 cm×4.2 cm肿瘤.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63例LSCC及其中20例癌旁安全缘正常组织(ASM)和18例声带息肉(VCP)中MMP2的表达。结果:MMP2在LSCC、VCP和ASM中的阳性率分别是66.7%、33.3%、15.0%,3者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I.SCC不同病理分级Ⅰ、Ⅱ、Ⅲ级间表达存在差异(均P〈0.05);在LSCC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者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年龄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MP-2可能只在LSCC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与LSCC的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p63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喉鳞状细胞癌(喉癌组)及其45例癌旁组织(癌旁组)、24例转移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组)、40例未转移淋巴结(未转移淋巴结组)及25例喉非癌组织(非喉癌组)中p63基因的表达。结果:p63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均为细胞核阳性表达,喉癌组及转移淋巴结组的中、强阳性率为95.2%(60/63)和83.3%(20/24);癌旁组及未转移淋巴结组中无中、强阳性表达;非喉癌组中1例乳头状瘤为弱阳性表达,其余均为上皮细胞或基底细胞核弱阳性表达。结论:p63可作为喉鳞状细胞癌有特异性的标记物,对喉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p63可能主动参与了调控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过程,但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激活状态,可能在发展过程中发挥负反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者小梁网糖皮质激素诱导反应蛋白(trabecular meshwork induced glueocortieoid response protein,TIGR)基因的突变情况。 方法:实验于2001-01/2005—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和暨南大学完成。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扩增9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小梁网糖皮质激素诱导反应蛋白基因3个外显子的片段,应用单链构像多态筛选可能突变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将聚合酶链反应产物,以EcorⅠ酶切鉴定重组质粒,然后测序。 结果:①用单链构像多态方法筛选的5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小梁网糖皮质激素诱导反应蛋白基因第3外显子中部(第6对引物)片段出现单链带型异常,余均未见异常;正常对照组未见异常。基因的3个外显子片段,包含各外显子的7对引物。②克隆测序的3例样品,在388密码子位置出现由GAT突变为AAT,氨基酸由天冬氨酸替换为天冬酰胺,即Asp388Asn。 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发病可能与小梁网糖皮质激素诱导反应蛋白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48.
喉鳞癌中PTEN和surviv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喉鳞癌(LSCC)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7例LSCC及其中随机抽取的27例癌旁安全切缘(ASM)和22例声带息肉(VCP)中PTEN和survivin 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PTEN在LSCC、ASM和VCP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9.5%(51/57)、88.9%(24/27)和95.5%(21/22),3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3组间表达逐渐增强,有显著差异(P<0.01);survivin在VCP中不表达,在LSCC和ASM中阳性率分别为50.9%(29/57)、11.1%(3/27),3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但在表达强度上LSCC与ASM间无显著差异(P>0.05)。PTEN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发病部位、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LSCC中PTEN与survivin间的表达未见显著相关(r=-0.15, P>0.05)。 结论: 在LSCC发生的过程中,PTEN可能发生部分变异,survivin在LSCC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属LSCC癌变的早期分子事件。PTEN和survivin可能与喉鳞癌的进展、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无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在分子水平的差别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转移淋巴结阳性(N )的LSCC患者,对其原发灶、转移灶及无转移淋巴结中PTEN和Survivin的表达进行检测;另取22例声带息肉(VCP)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无转移淋巴结患者的标本中均未见PTEN和Survivin的表达。LSCC、N 、VCP中PTEN阳性率分别为94.4%(17/18)、94.4%(17/18)和95.5%(21/22),3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 的PTEN表达强度较LSCC为强,其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在VCP中未见阳性表达,在LSCC和N 中阳性率分别为55.6%(10/18)、50.0%(9/18),三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LSCC和N 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三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CC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分子水平的特点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由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人工软骨组织对家兔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分离收集兔软骨细胞(4周龄),用培养液悬浮,经离心管体外培养成组织工程软骨,然后植入兔膝关节股骨负重面的缺损(5 mm×4 mm)部位,观察2,4,8,12周软骨缺损的修复情况,并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移植后第8周,移植部位填充物与宿主已完全整合,缺损处表面光滑;组织学显示,缺损部位新生软骨与所移植软骨有较好的连续性,并且缺损底部有软骨下骨及海绵状骨生成;对照组(未移植组),从组织学观察到缺损部位呈纤维样修复,未见有由新生软骨细胞形成软骨组织.结论用体外培养的组织工程软骨做移植物修复家兔关节软骨组织深层缺损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