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58篇
  免费   1154篇
  国内免费   667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221篇
妇产科学   68篇
基础医学   808篇
口腔科学   219篇
临床医学   1807篇
内科学   996篇
皮肤病学   122篇
神经病学   244篇
特种医学   427篇
外科学   761篇
综合类   342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605篇
眼科学   113篇
药学   1436篇
  16篇
中国医学   1278篇
肿瘤学   58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486篇
  2014年   639篇
  2013年   778篇
  2012年   1298篇
  2011年   1414篇
  2010年   1202篇
  2009年   1026篇
  2008年   1227篇
  2007年   1028篇
  2006年   949篇
  2005年   614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338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性气管切开术行气管切开及气道套管插入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在内科ICU病房内,采用一步性扩张气管切开术,对35例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同时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其中l0例患者进行气道内检查。结果:按照操作规程,均完成了气管切开及气管套管的插入,平均操作时间为5.4min.所有患者在带管过程中及拔管后,未发现有气道狭窄的发生,无瘘管或瘘道形成,且创口愈合良好。结论:经皮扩张性气管切开术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观察 2 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治疗术前及术后 1、2 4和 72h血液中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变化。另设单纯行冠脉造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0例和健康者 2 0名作对照 ,MDA和SOD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其血清含量 ,并随访术后 3个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MDA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者 ,介入治疗后 1h进一步升高 ,持续至 2 4h(P =0 .0 0 1) ,72h回复至术前水平 ;单纯行冠脉造影者 ,术前与术后无明显改变。SOD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浓度明显低于健康者 (P〈0 .0 5 ) ,介入治疗后进一步降低。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MDA和SOD在 72h内有动态变化 ,可能是术后早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3.
经腹腔镜治疗肝囊肿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 4例不同部位及不同囊肿个数的肝囊肿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3 4例病人中有 3 2例手术成功 ,4例行囊肿切除 ,2 8例行囊肿开窗引流术 ,2例中转开腹 ,手术时间 2 0~ 90min ,平均约 40min ,全部病人痊愈出院 ,2例多囊肝术后复发。结论 腹腔镜治疗肝囊肿是安全可行的 ,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制备结合凝血酶原复合物(PCC)的阴离子脂膜微泡,评价微泡的理化性质。材料和方法:采用机械振荡直接连接法,分两组(于机械振荡之前或之后加入),制备结合PCC的阴离子脂膜微泡,观察并检测洗涤前后微泡的理化性质。结果:微泡与PCC的结合率及Ⅸ因子活性: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洗涤后结合率由洗涤前的95%降为80%,活性由90%降为19%。结论:直接连接法可制备结合PCC的阴离子脂膜微泡,微泡与PCC结合率较高,且洗涤前能保持Ⅸ因子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25.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石4185为材料,研究了45 ℃处理0~120 min对小麦未成熟籽粒谷甘胱肽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超微弱发光,种子萌发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热休克处理使未成熟籽粒萌发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GST活性明显增加,且其作用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处理过程中, CAT活性先减少后增加,热休克对GR活性无明显影响.GST的活性与蛋白质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变异髋臼初次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的正确放置位置及手术疗效。方法:对34例(38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髋臼变异的各类髋关节疾病进行术前设计,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1岁(29~75岁)。股骨头坏死继发骨性关节炎15例(19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12例,创伤性骨关节炎5例,髋关节融合术后1例,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1例。结果: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5~38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定,优(>90分)12髋,良(80~90分)23髋,尚可(70~79分)3髋,失败0髋(<70分)。评定结果: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7.9分,术后平均90.3分。结论:对于髋臼解剖结构异常的髋关节疾病患者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时,通过术前对髋臼正确位置的设计,使髋关节中心置于正确的位置上,既可简化术中操作的难度,又可以使臼杯假体得到牢固固定及良好的骨覆盖,有利于人工全髋关节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评价动脉导管未闭 (PDA)合并肺动脉高压堵闭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 1 4例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了蘑菇伞堵闭术 ,术前常规进行导管检查和主动脉弓造影。结果 :术前肺动脉压 67.0± 2 4 .6/37.8±8 9mmHg,主动脉压为 88.5± 1 4 .6/46 .5± 1 1 .3mmHg。术后 30min肺动脉压降为 49.8± 1 3 .3/2 0 .2± 1 2 .3mmHg(P <0 0 0 1 ) ,动脉压升至 95 .6± 1 8.4/58.0± 1 2 .1mmHg(P <0 .0 5)。成功率 1 0 0 %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堵闭术治疗PDA合并肺动脉高压 ,是一种疗效好 ,创伤小的介入治疗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8.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外科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微创手术治疗的HICH病人106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和疗效,并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平均动脉压(MAP)、术前意识状态、血肿形态、出血部位、血肿量、血肿与脑室关系、血肿再发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与HICH微创外科治疗临床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意识状态、术后并发症及出血部位与HICH微创外科治疗预后密切相关(P〈0.01)。结论微创外科手术治疗HICH具有简单、安全、疗效好等优点;术前意识状态、术后并发症、出血部位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9.
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临床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992年12月至2004年12月间肝叶切除治疗112例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与体会。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有胆漏3例(2.7%)、膈下感染5例(4.5%)、腹腔脓肿2例(1.8%)和肝衰1例(0.9%)等。本组获随访者103例,随访时间4月至13年,平均7年3月,76.7%术后症状消失,工作生活正常,17.5%偶有轻度胆管炎发作,5.8%仍反复发作严重胆道感染。结论肝叶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诱发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效应。方法采用^60Co γ射线照射人正常肝细胞,检测克隆形成率和微核发生率,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检测DNA损伤情况。照射2、4、6、8和10Gy后传代培养,在40代后各剂量组再次统一照射2Gy,进行辐射损伤的检测。结果首次照射后,克隆形成率随受照剂量的增大而降低。存活细胞经二次照射后,SCGE结果和微核发生率结果表明,首次照射剂量与子代二次照射后的损伤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γ射线不仅在肝细胞中产生直接的生物效应,而且还可以诱发产生可遗传的基因组不稳定性,使子代细胞中的突变频率增加,表现出滞后的遗传改变。二次事件的放大作用是研究基因组不稳定性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