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23篇
  免费   3370篇
  国内免费   2365篇
耳鼻咽喉   279篇
儿科学   500篇
妇产科学   389篇
基础医学   3699篇
口腔科学   717篇
临床医学   4491篇
内科学   5018篇
皮肤病学   326篇
神经病学   1337篇
特种医学   11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3617篇
综合类   6103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372篇
眼科学   1000篇
药学   3940篇
  25篇
中国医学   2130篇
肿瘤学   2817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555篇
  2022年   1056篇
  2021年   1911篇
  2020年   1500篇
  2019年   1197篇
  2018年   1259篇
  2017年   1229篇
  2016年   1105篇
  2015年   1697篇
  2014年   2115篇
  2013年   1980篇
  2012年   2760篇
  2011年   2906篇
  2010年   1999篇
  2009年   1627篇
  2008年   1975篇
  2007年   1842篇
  2006年   1775篇
  2005年   1424篇
  2004年   1111篇
  2003年   945篇
  2002年   823篇
  2001年   673篇
  2000年   650篇
  1999年   641篇
  1998年   422篇
  1997年   405篇
  1996年   352篇
  1995年   336篇
  1994年   301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112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70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胫骨延长后骨痂直径与新生骨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延长后骨痂直径与新生骨预后的关系.方法 1996年1月~2001年12月,对68例胫骨延长者测量达所需延长长度时的骨痂直径,计算骨痂直径率(callus diameter ratios,CDR);统计拆除外固定架后2~4周时新生骨发生骨折例数及畸形角度,比较骨折和成角畸形与CDR的关系.结果拆除外固定架前胫骨前屈角度5度以上畸形19例,其中11例发生骨折;拆除外固定架后胫骨出现5度以上畸形6例,其中2例骨折;其余43例胫骨延长骨痂正常愈合.计算CDR值:CDR值小于80% 23例,其中发生新生骨骨折13例,成角畸形5度以上者21例;CDR在81%~85%之间6例,成角畸形5度以上4例;CDR值超过86% 39例,无畸形或新生骨骨折.结论胫骨延长时CDR小于80%时,容易发生新生骨骨折和畸形;CDR大于85%时,无新生骨骨折和畸形发生;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R是判断骨痂能否正常愈合较为理想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2.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ASMVT)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 对北京友谊医院 1985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确诊的 16例ASMVT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结合文献 ,总结ASMVT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结果 16例ASMVT患者 ,年龄 19~ 6 4岁 (平均 4 5 9岁 )。主要症状有腹痛 ( 16 / 16 )、腹胀 ( 16 / 16 )、呕吐 ( 10 / 16 )、发热 ( 8/ 16 ) ,主要体征有腹部膨隆 ( 16 / 16 )、腹膜刺激征( 16 / 16 )。误诊率 75 % ( 12 / 16 ) ,死亡率 4 4 % ( 7/ 16 )。结论 ASMVT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征 ,早期彩色超声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结合CT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异常发现可对ASMVT做出正确的诊断 ,早期手术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3.
放射性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可行性及安全性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2.3μCi的放射性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植入正常兔腹主动脉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16只兔随机分为放射性支架组(n=8)及非放射性支架组(n=8),分别于腹主动脉内植入放射性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和不具有放射性的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于3个月后处死两组动物,肉眼观察支架局部有无血栓形成,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支架局部血管的结构改变;生化法测定肝功、肾功;骨穿涂片观察骨髓象。结果:放射性支架组新生血管内膜厚度明显低于非放射性支架组,新生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SMCs)明显减少,中膜的厚度和SMCs与非放射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新生血管内膜均完全内皮化,无血栓形成;两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尿素氮、肌酐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动物的骨髓增生均正常。结论:2.3μCi的放射性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可减少血管新生内膜增生,对血管中膜、邻近重要脏器及骨髓造血无影响,可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64.
地塞米松在大鼠缺血随意皮瓣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局部使用地塞米松对大鼠缺血随意皮瓣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背部缺血随意皮瓣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术后皮瓣下一次给予地塞米松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ml),对照组术后皮瓣下一次给予0.9%生理盐水3ml。均于术后7d取材,测定皮瓣坏死率和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观察大体及病理切片。结果:实验组皮瓣坏死率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光镜下,实验组的炎性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地塞米松能提高缺血随意皮瓣的成活率,大剂量一次性给药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5.
本文将中心流形定理用于一类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局部定量分析和设计中,从而改进和简化了传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弥补了线性化方法在处理这类系统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66.
物理疗法在治疗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病程在1个月以上的病人血栓机化,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2001年1月-2003年5月,20例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行物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7.
左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观测无隆突钩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Ppeak)以及肺顺应性环形状改变的关系,探讨用Ppeak和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 拟行右侧剖胸手术的成年患者32例,静脉诱导后插入左Mallinckrodt DLT,吸入氧化亚氮和地氟醚维持麻醉。按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S1),管端位置正确的双肺通气;第二阶段(S2),管端位置正确的左侧单肺通气;第三阶段(S3),管端插入左下支气管(置管过深)的左侧单肺通气;第四阶段(S。),管端处在左支气管开口(置管偏浅)的左侧单肺通气。每阶段均机械通气15min。结果 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与FOB检查符合者占71.9%。S2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50.8%,肺顺应性(Cdyn)值减少36.2%;S3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87.4%,Cdyn值减少56.8%。PV环曲线斜率向右明显移位,环体显著延长。结论 用无隆突钩DLT行肺隔离,在无FOB定位的条件时,联合应用听诊法、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动态监测气道峰压和P-V环的变化综合评估,可提高DLT管端的正确到位率。单肺通气的气道峰压超过双肺通气时的1.65倍,且气道峰压超过25cm H2O.应高度怀疑DLT管端发生过深移位。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近年来某科研单位人员血糖异常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单位人员3年健康检查中高血糖检出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6、2007年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9.31%、7.02%、4.40%,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7,P<0.05),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员高血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研究机构人员高血糖检出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仍高于国内的文献报道,须进一步加强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69.
经股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经股动脉途径植入导管药盒系统导致并发症的原因,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76例中晚期恶性肿瘤采用经股动脉途径植入导管药盒系统,定期或不定期经皮经药盒灌注化疗和栓塞,总结其并发症。结果发生并发症13例,发生率为17.1%(13/76)。包括留置导管尖端移位4例,靶动脉闭塞2例,迟发出血2例,留置导管堵塞1例,切口延期愈合1例,药盒外露1例,留置导管与药盒分离1例,靶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结论经皮股动脉途径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的并发症只要处理得当,是可以控制的。本技术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0.
对1例巨大甲状腺肿瘤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行肿瘤切除术,手术顺利,历时12.0h,切除肿瘤500g,住院23d患者康复出院。提出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状况、做好心理护理和器械物品准备,术中熟悉体外膜肺氧合的操作方法、积极配合手术、密切观察病情等,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