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54篇
  免费   7313篇
  国内免费   5614篇
耳鼻咽喉   527篇
儿科学   723篇
妇产科学   849篇
基础医学   8436篇
口腔科学   1541篇
临床医学   9992篇
内科学   9994篇
皮肤病学   673篇
神经病学   3543篇
特种医学   27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7185篇
综合类   14327篇
现状与发展   21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5056篇
眼科学   2339篇
药学   8202篇
  66篇
中国医学   4920篇
肿瘤学   6033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1203篇
  2022年   2220篇
  2021年   4136篇
  2020年   3106篇
  2019年   2514篇
  2018年   2786篇
  2017年   2411篇
  2016年   2304篇
  2015年   3637篇
  2014年   4418篇
  2013年   3841篇
  2012年   5702篇
  2011年   6263篇
  2010年   3842篇
  2009年   3233篇
  2008年   4032篇
  2007年   3930篇
  2006年   3926篇
  2005年   3869篇
  2004年   2659篇
  2003年   2578篇
  2002年   2219篇
  2001年   1728篇
  2000年   1697篇
  1999年   1678篇
  1998年   1109篇
  1997年   1015篇
  1996年   801篇
  1995年   730篇
  1994年   630篇
  1993年   377篇
  1992年   467篇
  1991年   373篇
  1990年   335篇
  1989年   265篇
  1988年   259篇
  1987年   201篇
  1986年   162篇
  1985年   128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6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2篇
  1935年   4篇
  19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且严重。化疗是结直肠癌常见治疗方式之一,并与营养不良独立相关,化疗后患营养不良风险增大且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同时,营养不良可导致患者化疗疗效差及预后不良,并增加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生存率等。营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且多学科团队合作是有效的营养干预模式。目前营养治疗主要包括营养咨询、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相关指南和研究表明在营养治疗时应首选口服营养补充剂及肠内营养,仅在采用以上治疗后仍存在营养不足或无法进行肠内营养时行肠外营养。本文主要对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与化疗之间关系、营养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相关指南进行综述,以期引起临床上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治疗方面重视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ABSTRACT

Tryptophan (Trp) is not only a nutrient enhancer but also has systemic effects. Trp metabolites signaling through the well-known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 constitute the interface of microbiome-gut-brain axis. However, the pathway through which Trp metabolites affect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function have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AhR participates in a broad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that also highly relevant to intestinal homeostasis and CNS diseases. Via the AhR-dependent mechanism, Trp metabolites connect bidirectional signaling between the gut microbiome and the brain, mediated via immune, metabolic, and neural (vagal) signaling mechanisms, with downstream effects on behavior and CNS function. These findings shed light on the complex Trp regulation of microbiome-gut-brain axis and add another facet to our understanding that dietary Trp is expected to be a promising noninvasive approach for alleviating systemic diseases.  相似文献   
63.
64.
上颌前突矫治术后软组织侧貌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矫治上颌前突术后软组织侧貌改变情况,探讨其稳定性。方法:对21例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成年男性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的X线头影测量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软组织侧貌改变:上中切牙切缘点Is平均后移6.1±2.7m(mP<0.01),上唇突点Ls平均后移4.6±1.6m(mP<0.01),鼻唇角Cm-Sn-Ls平均增加6.8°±5.6(°P<0.01),上下唇间隙Stms-Stmi平均缩小4.5±3.5m(mP<0.01),露齿程度Is-Stms平均减小2.1±2.2m(mP<0.05),上唇突度减小,上唇厚度、长度及软组织面型角G-Sn-Pgss无显著改变(P<0.05)。术后1年颜面软组织侧貌改变的稳定性与术后早期相比,在水平方向上,所有指标复发率均超过10%。在垂直方向上各项指标复发率均在10%以内。结论: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术矫正上颌前突,患者软组织侧貌的改善明显,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直肠壁内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直肠壁内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切开引流术(治疗组)和传统切开引流术(对照组)治疗,每组16例,对比观察两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状况、术后复发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高100%,(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17·3±2·5)d,P<0·01;但肛门功能、术后复发及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切开引流术在治疗直肠壁内脓肿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66.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原发性脑室出血的病因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SA在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原发病因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DSA检查结果。结果25例患者中检出AVM8例,MoyaMoya病3例,颅内动脉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造影阴性10例。结论DSA检查对甄别原发性脑室出血的病因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对有条件的PIVH病例均应行DSA检查以明确病因,作进一步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脉冲微波治疗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收治前列腺炎病人532例。用南京亿高ECO—100型电脑微波前列腺炎治疗仪,经肛门途径发射脉冲微波,前列腺部位温度控制在41℃~42℃,每次持续45~60min,共七次。以显效、有效为判断疗效标准。结果17~25岁组显效47.93%,有效52.07%,26~45岁组显效52.06%,有效47.94%,两组有效率100%。结论脉冲微波经肛门途径治疗前列腺炎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椎板减压后复位,用棘突或髂骨植于一侧开槽处扩大椎管,并进行椎板及关节突关节植骨,对54例随访病人的手术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和CT进行比较。结果:随访6—39个月,临床优良率为81.1%。随访X线片显示椎板明显后移,CT测量与术前对比显示椎管内径扩大明显。结论:椎管扩大成形术操作简单,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69.
目的建立泰泽氏病原体(Ty)纯化方法,获得纯的菌体供抗原研究,为ELISA诊断抗原的制备提供依据;并尝试建立Ty隐性感染血清学抗原检查方法。方法选择特异性抗体包被磁珠,从感染大鼠肝脏中富集和纯化Ty;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技术考察纯化Ty的蛋白和抗原图谱;同时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S)直接检查隐性感染大鼠肠道上皮细胞内的Ty。结果用辛酸-硫酸铵纯化的Ty单克隆抗体M5以0·5μg/107beads以上浓度包被抗IgG抗体预结合的磁珠4h,可最大效率地富集Ty;分离反应进行1h,敏感性达到103菌体/mL;吖啶黄染色镜检法可以直接、快速地观察到结合于磁珠上的细菌;抗原分析表明,IMS较好地去除了肝组织和真核细胞成分,纯化的Ty RJ株具有3个免疫优势的抗原成分,相对分子质量(Mr)分别为160×103、116×103、55×103;此外,IMS法可直接从隐性感染大鼠盲肠上皮细胞中检测到少量寄生的Ty。结论用IMS技术可有效地富集和纯化Ty,并可以作为Ty隐性感染血清学抗原检查的候选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血浆皮质醇(Cor)、血糖(Glu)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例换瓣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GEA)和单纯全麻(GA)两组。于术前、术后4 h、术后第1、3、7天取血浆测Cor、Glu浓度,并记录术后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与术前比较,GA组病人术后4 h,术后第1天血浆Co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GEA组血浆Cor水平仅在术后4 h显著增高(P<0.05),但其术后4 h,术后第1天的血浆Cor水平明显低于GA组(P<0.05)。术后第1天,GEA组血浆Cor水平即恢复致术前水平,GA组至术后第3天才恢复致术前水平。两组病人Glu从术后4 h至第7天均高于麻醉前水平,GEA组升高的幅度小于GA组,在术后各时点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GEA组病人术后清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早于GA组(P<0.05),术后VAS显著低于GA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减轻心脏换瓣手术病人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有利于病人术后早清醒与早拔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