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740篇
  免费   14386篇
  国内免费   8321篇
耳鼻咽喉   1269篇
儿科学   2529篇
妇产科学   822篇
基础医学   8698篇
口腔科学   2933篇
临床医学   18150篇
内科学   12729篇
皮肤病学   1647篇
神经病学   3109篇
特种医学   53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3326篇
综合类   42248篇
现状与发展   38篇
预防医学   18035篇
眼科学   1786篇
药学   18364篇
  180篇
中国医学   14547篇
肿瘤学   6641篇
  2024年   426篇
  2023年   1657篇
  2022年   4358篇
  2021年   5471篇
  2020年   4876篇
  2019年   2663篇
  2018年   2795篇
  2017年   3978篇
  2016年   3004篇
  2015年   5610篇
  2014年   7616篇
  2013年   9426篇
  2012年   13644篇
  2011年   14483篇
  2010年   13475篇
  2009年   12226篇
  2008年   12383篇
  2007年   11992篇
  2006年   10865篇
  2005年   8501篇
  2004年   6155篇
  2003年   4839篇
  2002年   3675篇
  2001年   3445篇
  2000年   2528篇
  1999年   873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3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991.
脑内缝隙连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缝隙连接普遍存在于动物组织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应用,对许多组织的缝隙连接蛋白的特性及其功能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重点介绍脑内缝隙连接蛋白的类型,分布及其生物物理学和药理学特性,并阐述胶质细胞之间、神经元之间缝隙连接的作用,以及缝隙连接与脑发育和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柯萨奇病毒诱发实验性多发性肌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不同量的柯萨奇病毒B1、2、3感染和兔肌匀浆加完全弗氏佐剂免疫正常豚鼠;拟建立多发性肌炎模型。结果发现:0.1ml毒力为10-5TCID50柯萨奇病毒B1感染豚鼠组,3周后出现多发性肌炎症状。肌酶谱异常与其它组有明显差异,病理检查证实为多发性肌炎改变。单纯兔肌匀浆免疫对照组未发病。提示柯萨奇病毒B1感染及感染的病毒量与多发性肌炎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993.
小鼠在45℃高温环境下暴露15min,其网状内皮系统对碳粒的廓清作用明显降低,血清溶血素含量显著下降,绵羊红细胞(SRBC)诱发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明显受到抑制.应激前15min人参根总皂甙(GRS)50、100 mg·kg~(-1),ip,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可使热应激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对碳粒的廓清作用免于下降,防止血清溶血素含量的降低,迟发超敏反应不受抑制.  相似文献   
994.
尼群地平10mg·kg-1、依那普利10mg·kg-1和牛磺酸50mg·kg-1一次口服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均有降压作用,三者降压作用强度相当,最大降压百分率(给药后6h)分别为33、36.6和25.1,降压持续时间相似,给药后24h的降压百分率分别为14.2、4.8和13.7。尼群地平,依那普利分别与牛磺酸以及尼群地平与依那普利合用均有协同降压作用,Q值分别为2.21、2.67和1.64,且降压作用持久,给药后24h的降压百分率分别为39.6、26.8和38.8,显著高于各药单用。  相似文献   
995.
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总结了安徽省立医院住院医师培训情况,提出了必须引入实践性考核作为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考核的主要方式。根据临床技能评价的项目,制定了内科、外科、影像科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评估指标体系,确立了临床技能考核的原则,并组织实施。这种评估方法能全面考核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但在新的医疗形势下,需建立相关配套措施来保证实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细胞增殖、分化与肿瘤细胞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大肠癌标本 51例 ,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的分化情况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P 糖蛋白 (P Glycoprotein ,P gp)的表达情况 ,分析肿瘤细胞增殖、分化与Pgp表达的关系。 结果 :不同类型和分化程度的肿瘤细胞PCNA和Pgp的表达不同 ,但是 ,它们相互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P >0 .0 5)。结论 :大肠癌细胞增殖、分化与耐药性的产生分别为独立的现象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术中采用低温洗涤红细胞肺保护液实施肺动脉灌注对肺的保护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例风湿性单纯二尖瓣病变合并中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分为肺动脉灌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灌注组在主动脉阻断后,经肺动脉根部间断灌注低温洗涤红细胞肺保护液,测定两组患者围术期的机械通气时间、肺血管阻力、白细胞比值(静脉血/动脉血)、肺循环血浆MDA含量。结果:体外循环术后灌注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时点肺血管阻力、白细胞比值(静脉血/动脉血)、肺循环血浆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温洗涤红细胞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8.
肝移植术后脑病的发病因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脑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出现脑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发生脑病的原因,并总结其防治经验。结果肝移植术后出现脑病39例,占21.1%。脑病的发生与患者的术前Ch ild分级、有无肝性脑病史、术中的出血量、术后ICU天数及术后是否出现早期肝功能不良等因素显著相关,而与免疫抑制剂的血药浓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肝移植术后脑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的,通过合理的治疗,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99.
Both mice and rabbits immunized with dengue virus E protein peptide spanning amino acids 100–119 (D4E) produced antibodies that reacted not only with the D4E peptide itself but also with human plasminogen, as shown by ELISA and Western blot. Sera from dengue virus-hyperimmunized mice and dengue patients also contained antibodies against D4E and plasminogen. Furthermore, such sera all contained plasmin inhibitory activity. Using affinity-purified anti-D4E antibodies and free D4E peptide for competitive inhibition,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hibition of plasmin activity was due to anti-D4E antibodies rather than other substances in the sera.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suggest dengue virus E protein amino acids 100–119 are a cross-reactive immunogenic region, and antibodies against this region may interfere with human fibrinolysis.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HPLC测定健康志愿者血浆中头孢克洛的浓度。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平均回收率为102.18±4.01%,日间及日内RSD均小于6%。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室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