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274篇
  免费   47310篇
  国内免费   28024篇
耳鼻咽喉   4665篇
儿科学   7815篇
妇产科学   3303篇
基础医学   28875篇
口腔科学   9106篇
临床医学   57423篇
内科学   40367篇
皮肤病学   5053篇
神经病学   11560篇
特种医学   188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40903篇
综合类   131259篇
现状与发展   119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53096篇
眼科学   6174篇
药学   57410篇
  769篇
中国医学   49727篇
肿瘤学   22138篇
  2024年   1513篇
  2023年   5786篇
  2022年   14867篇
  2021年   18962篇
  2020年   16333篇
  2019年   9012篇
  2018年   9809篇
  2017年   13385篇
  2016年   9984篇
  2015年   18672篇
  2014年   23964篇
  2013年   30178篇
  2012年   44057篇
  2011年   46336篇
  2010年   41531篇
  2009年   36823篇
  2008年   38191篇
  2007年   37369篇
  2006年   32739篇
  2005年   25805篇
  2004年   18077篇
  2003年   15114篇
  2002年   11724篇
  2001年   10450篇
  2000年   7954篇
  1999年   3068篇
  1998年   919篇
  1997年   816篇
  1996年   743篇
  1995年   619篇
  1994年   600篇
  1993年   338篇
  1992年   340篇
  1991年   318篇
  1990年   257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171篇
  1987年   210篇
  1986年   198篇
  1985年   140篇
  1984年   94篇
  1983年   108篇
  1982年   65篇
  1980年   37篇
  1965年   45篇
  1964年   39篇
  1963年   39篇
  1959年   63篇
  1958年   49篇
  1957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将普萘洛尔联合其他治疗与各对照治疗措施进行对比。方法:以“普萘洛尔”,“血管瘤”为关键词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以“propranolol”“hemangioma”为关键词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检索期限为建库至2019年6月1日。采用STATA14.0软件Network程序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涉及8项治疗措施,共纳入1469例血管瘤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4种联合治疗方式与单纯口服普萘洛尔相比疗效均优于单纯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普萘洛尔联合注射平阳霉素、普萘洛尔联合外用噻吗洛尔、普萘洛尔联合敷贴器的有效率均优于对应的注射平阳霉素、外用噻吗洛尔及敷贴器。各治疗措施的有效性排序为:普萘洛尔联合敷贴器>普萘洛尔联合外用噻吗洛尔>普萘洛尔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普萘洛尔联合注射平阳霉素>敷贴器照射>外用噻吗洛尔>口服普萘洛尔>注射平阳霉素。结论:对于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普萘洛尔联合治疗措施疗效均优于单纯的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其中普萘洛尔联合敷贴器的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93.
仝小林院士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名为"寒湿疫",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制定了初期、中期、重症期及恢复期的中医治疗方案,同时基于仝院士学术理论体系中的"脏腑风湿"理论,根据恢复期 "余毒未清,正虚邪恋"的病机特点,探讨其符合具备脏腑风湿行成3个基本要素:即外受寒湿裹挟戾气为必要外因;脏腑内虚为重要基础;邪疫伏留胶着,正邪交争为致病关键。故在辨证施治中可应用脏腑风湿理论以调理脾胃,化湿透邪,补益肺脾,顾护阳气,养阴生津。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一侧术后对侧发生腹股沟疝的时间间隔,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医院2012年5月—2019年9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37例,所有患者对侧均有腹股沟疝手术史,将2次发病的时间间隔分为3组,T≤2年为短期组,2相似文献   
95.
96.
97.
简要介绍了GE宝石能谱CT(Discovery CT750 HD)的技术特点,详细阐述了日常使用中出现的间歇性停机、无法进行Fastcal(快速空气校正)以及扫描中断和gantry(扫描架)自动复位3例故障的维修过程,为医院维修人员维修类似故障提供了参考。最后总结了医疗设备常见故障及主要故障原因,提出了快速排查CT故障的方法,并建议在日常使用中及时保养维护以降低设备故障率。  相似文献   
98.
Three‐dimensional (3D) printing technology, virtual reality, and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 have been used to help surgeons to complete complex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hile their respective shortcomings limit their further appli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ixed reality (MR)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complicated hip arthroplasty because of its unique advantages. We presented a case of a 59‐year‐old man with an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the left femur, who had received a prior left hip fusion. After admission to our hospital, a left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as performed on the patient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R technology and 3D printing technology. Before surgery, 3D reconstruction of a certain bony landmark exposed in the surgical area was first performed. Then a veneer part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bony landmark and connected to a reference registration landmark outside the body through a connecting rod. After that, the series of parts were made into a holistic reference registration instrument using 3D printing technology, and the patient's data for bone and surrounding tissue, along with digital 3D information of the reference registration instrument, were imported into the head‐mounted display (HMD). During the operation, the disinfected reference registration instrument was installed on the selected bony landmark, and then the automatic real‐time registration was realized by HMD through recognizing the registration landmark on the reference registration instrument, whereby the patient's virtual bone and other anatomical structures were quickly and accurately superimposed on the real body of the patient.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to use MR combined with 3D printing technology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相似文献   
99.
文题释义:股骨头坏死中日友好医院分型的有限元分析:根据李子荣等提出的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建立股骨头坏死三维模型,分为 M型(内侧型)、C型(中央型)和 L型(外侧型),其中 L型包括L1型(次外侧型)、L2型(极外侧型)和 L3型(全头型)。通过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为该分型的保髋治疗提供了一定力学依据,显示外侧柱的存留是精准预防塌陷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力学基础。 腓骨支撑坏死股骨头保髋手术:是对于早中期股骨头坏死需要保留股骨头患者进行的一种手术方式。首先需对股骨头进行髓芯减压,清除一定坏死骨,空腔填塞松质骨(髂骨为主),打压结实后植入腓骨(异体或自体)支撑,给坏死区的提供力学支撑及生物学修复,预防股骨头进一步坏死及塌陷。 背景:研究报道股骨头坏死的保髋疗效与外侧柱存留密切相关,中日友好医院分型是根据三柱结构确立的,对股骨头塌陷的预测准确性高。 目的:建立股骨头坏死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各分型仿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各分型腓骨植入的力学变化,探讨外侧柱存留对保髋疗效的意义,为该分型的塌陷精准预测提供基础。 方法:建立正常股骨头、中日友好医院分型(M型、C型、L1型、L2型、L3型)股骨头坏死及其腓骨植入3组11种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观察各组模型的最大应力值、最大位移值及股骨头内部载荷传递模式。 结果与结论:①坏死组位移最大,应变最大,且因坏死分型不同而位移不同,位移变化如下:M型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和开发支持中医和现代生物医学本体和术语集的语义标注系统。方法以MedPortal本体库和中医临床术语集等为术语资源库,设计语义标注系统工作流程和功能框架,并开发Web应用系统。结果构建了一个基于Web的中医药文献语义标注系统,支持语料库管理与维护、术语词典管理、语义标注和语义检索等功能,既可以为基于机器学习的信息抽取算法研究提供训练集,又能实现语义层面的多来源数据集成与知识融合。结论该中医药文献语义标注系统设计方案已经过实际项目验证,可为其他同类系统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