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07篇
  免费   6573篇
  国内免费   4296篇
耳鼻咽喉   588篇
儿科学   662篇
妇产科学   827篇
基础医学   6026篇
口腔科学   1057篇
临床医学   7518篇
内科学   8423篇
皮肤病学   615篇
神经病学   2512篇
特种医学   21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5676篇
综合类   12245篇
现状与发展   21篇
一般理论   8篇
预防医学   5162篇
眼科学   1288篇
药学   6530篇
  63篇
中国医学   3899篇
肿瘤学   4812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698篇
  2022年   1371篇
  2021年   2658篇
  2020年   2047篇
  2019年   1823篇
  2018年   1949篇
  2017年   1983篇
  2016年   1793篇
  2015年   2615篇
  2014年   3276篇
  2013年   3366篇
  2012年   4482篇
  2011年   4706篇
  2010年   3449篇
  2009年   2961篇
  2008年   3320篇
  2007年   3502篇
  2006年   3240篇
  2005年   2974篇
  2004年   2777篇
  2003年   3198篇
  2002年   2767篇
  2001年   2201篇
  2000年   1464篇
  1999年   1156篇
  1998年   646篇
  1997年   667篇
  1996年   435篇
  1995年   400篇
  1994年   353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242篇
  1991年   218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6篇
  1974年   13篇
  197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了解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维生素含量、氧化特性 ,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采用二次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制备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高压液相色谱测定其抗氧化物质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 ;连续监测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在 2 34nm的吸光度以测定其氧化敏感曲线 ;在血管内皮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培养后测定培养液丙二醛的浓度。实验成功分离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与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相比 ,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及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减少 ,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6 5 %、39%和 2 4 % ,故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延迟时间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37.5 % ,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值及氧化速率分别是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1 .7倍和 1 .2 8倍 ;培养液中丙二醛含量随加入脂蛋白的浓度和作用时间而增高 ,2 4h时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5 0mg组、1 0 0mg组、1 5 0mg组与相同剂量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组比较丙二醛显著增高 (P <0 .0 5 )。上述结果提示 :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物质及抗氧化能力下降 ,氧化敏感性增高 ,并促进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S100β蛋白的变化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26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行腹部手术。监测术前、术毕、术后6、24、48、72h血清S100β的变化,并评定术前及术后1周内的认知功能。结果老年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在术毕最高(P〈0.01),术后6h和24h逐渐下降,但术后48h、再次上升(P〈0.01),术后72h回复至术前水平。26例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1周内有7例发生POCD。POCD组与非POCD组相比,术毕及术后6h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O.05)。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POCD的发生与血清S100β蛋白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血清S100β蛋白可作为评估老年患者术后发生POCD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病因及鉴别诊断特点。方法对2005年7月收治的1例53岁男性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因机制及其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黑蒙、言语不利,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吸烟、饮酒史,体格检查以失用为主要表现。头部MRI检查可见左侧脑室旁、胼胝体梗死,右侧基底节、脑桥陈旧性腔隙性梗死;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为多发性血管狭窄,其中以左侧大脑中动脉、右侧颈内动脉及基底动脉最为严重。经颈内动脉内膜剥离术及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结论失用可以是胼胝体梗死的主要表现,其病因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4.
乙肝病毒感染后常伴有肝脏的损伤,本实验对乙肝患者的两对半、HBV—DNA含量和反映肝脏损伤指标的ALT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ischem ia encephalopathy,H IE)胎儿和H IE新生儿血清中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为脑瘫(cerebral palsy,CP)高危儿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提供监测手段。方法收集23例H IE胎儿和34例H IE新生儿血清以及25例正常胎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34例H IE新生儿包括11例轻度H IE,8例中度H IE和15例重度H IE。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H IE胎儿组和轻、中、重H IE新生儿组血清中TPO的水平,并与正常胎儿组和正常新生儿组比较。结果H IE胎儿组和H IE新生儿组TPO分别高于正常胎儿组和正常新生儿组(分别P<0.01,P<0.01),重度H IE组TPO低于轻度H IE组(P<0.05)。结论血清TPO水平与H IE所致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脐血TPO检测可为脑瘫高危儿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提供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56.
李文 《中国医学创新》2006,3(7):134-135
目的 探讨短期服用舒乐安定对记忆力的影响.方法 对51例短期失眠患者服用舒乐安定跟踪调查记忆力有无下降.结果 记忆力下降的只有3.9%,基本无影响.结论 失眠患者应尽早治疗,不要忌讳使用催眠药.  相似文献   
57.
目的:关注幼儿的早期语言教育,寻找语言发育迟缓成因。方法:采用访谈、跟踪观察的方式了解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发育现状,并对该病成因进行分析。结果:复杂的语言环境、内心的自我封闭以及父母不合理的教养态度是导致该儿童语言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结论:单一的语言环境有利于该儿童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油酸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beagle犬血浆及肺泡灌洗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改变。方法12只英国纯种beagle犬,静脉注射油酸0.15mL/kg,在注射油酸前、后1h,出现ARDS的典型表现时,抽血测VEGF、sICAM-1、IL-8、TNF—α,并对此时相作肺泡灌洗液VEGF、sICAM—1、IL-8、TNF-α的测定。结果beagle犬静脉注射油酸后1h血浆TNF—α升高(P〈0.05),血浆反肺泡灌洗液IL8、sICAM-1和VEGF在1h较油酸前没有明显变化(P〉0.05),beagle犬油酸型ARDS模型建立后血浆及肺泡灌洗液VECF、sICAM-1、IL-8、TNF—α均显著高于建模前(P〈0.05)。结论VEGF、sICAM-1、IL-8、TNF~α在beagle犬油酸型ARDS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均起重要作用,其水平的高低可能与ARDS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9.
Wound healing involves a number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events, many of which are controlled by soluble growth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healing,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a cytokine known to act as mitogen, motogen, and morphogen, has been postulated to play multiple roles during several stages of this complex biological process. Produced primarily by stromal fibroblasts,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regulates angiogenesis, vascular permeability, cell migration, matrix deposition and degradation, and other biological processes. The current article discusses recent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the multiple roles played by this growth factor in tissue repair.  相似文献   
60.
白细胞介素-8(IL-8)作为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促血管生成因子,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IL-8促进卵细胞的发育、成熟,诱发排卵;在输卵管和子宫内膜的表达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参与胚泡着床和胚胎发育。本文综述IL-8在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