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98篇
  免费   11107篇
  国内免费   7080篇
耳鼻咽喉   1280篇
儿科学   1780篇
妇产科学   986篇
基础医学   6509篇
口腔科学   2273篇
临床医学   13175篇
内科学   9460篇
皮肤病学   1251篇
神经病学   2568篇
特种医学   4550篇
外科学   9848篇
综合类   29639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2143篇
眼科学   1565篇
药学   13437篇
  167篇
中国医学   10980篇
肿瘤学   5348篇
  2024年   329篇
  2023年   1386篇
  2022年   3516篇
  2021年   4407篇
  2020年   3826篇
  2019年   2116篇
  2018年   2388篇
  2017年   3253篇
  2016年   2383篇
  2015年   4312篇
  2014年   5612篇
  2013年   7028篇
  2012年   10182篇
  2011年   10785篇
  2010年   9361篇
  2009年   8452篇
  2008年   8469篇
  2007年   8468篇
  2006年   7583篇
  2005年   5934篇
  2004年   4133篇
  2003年   3681篇
  2002年   2694篇
  2001年   2471篇
  2000年   1792篇
  1999年   750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992.
探讨一种由结肠癌细胞表达的细胞外基质Reelin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构建了99例结肠癌及其癌旁组织的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测其表达强度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Duke's A,B,C,D分期与结肠癌细胞Reelin表达强度无关,结肠癌细胞Reelin表达强度与其淋巴结转移潜能相关,结肠癌细胞Reelin表达强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其转移进入淋巴结的能力将增加3.523倍.结肠癌细胞表达Reelin与其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Reelin可以作为结肠癌淋巴结转移预测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993.
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通过模拟临床经乳突入路的方法,分层解剖20个成人湿性头颅标本(40侧颞骨),显露并观测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及其毗邻结构。结果:面神经垂直段的长度为(17.39±1.78)mm、直径为(2.13±0.13)mm,面神经垂直段与水平段的夹角(向前)为(115.5±6.89)°,面神经垂直段近端至外半规管隆突距离为(2.86±0.31)mm,鼓索神经自面神经发出点至茎乳孔距离为(5.99±0.74)mm,面神经垂直段与鼓索神经的夹角(向上)为(38.6±1.99)°,锥隆起尖到面神经垂直段垂直距离为(2.05±0.65)mm,后半规管至面神经垂直段最短距离为(2.89±0.36)mm。有5%(2/40侧)的面神经垂直段的近端位于外半规管隆突外侧。结论:外半规管、鼓索神经、茎乳孔、锥隆起、后半规管是手术中确定面神经垂直段的重要标志。熟悉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与其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有利于面神经垂直段相关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应用胫骨远端锁定钢板经皮微创植入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小切口植入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32例胫骨远端骨折,男19例,女13例,年龄13~77岁,平均39.8岁。其中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28例,均为新鲜骨折。结果 2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1.7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6周,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等并发症。按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9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3.1%。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  相似文献   
995.
同种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诱导嵌合体小鼠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C57BL/J和BALB/c两种小鼠进行骨髓细胞移植。移植前受体小鼠经 6 0Gy6 0 Coγ射线照射。用细胞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了射线对小鼠淋巴细胞的损伤强度和照射后移植了骨髓细胞的小鼠在不同时间内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表明 ,(1 ) 6 0Gyγ射线照射受体鼠 ,能杀伤 95 5 %的外周淋巴细胞 ,但是不影响自身H 2Kb 分子在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百分数。残留细胞中CD3+ T细胞、NK1 1 + 淋巴细胞、CD3+ /NK1 1 + 淋巴细胞的阳性率分别由照射前的 40 44%增加到45 30 %、 1 1 3 %增加到 37 41 %和 1 0 7%增加到 5 86 % (P≤ 0 0 1 ) ;(2 )小鼠的淋巴细胞数量从照射后 30d开始恢复 ,到1 90d达到正常值 ;(3 )照射后进行同种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后的第 60天 ,受体淋巴细胞表面自身H 2Kb 抗原表达下降 ,CD3+ /NK1 1 + 淋巴细胞百分数增加。随H 2Kb 的抗原表达的恢复 ,CD3+ /NK1 1 + 淋巴细胞百分数下降 ;(4)在细胞移植的第 1 90天 ,受体小鼠 (黑色 )表型呈现出供体鼠 (白色 )颜色特征。在嵌合体小鼠外周淋巴细胞中 ,有 2 5 %为供体H 2Kd 阳性细胞 ,CD3+ /NK1 1 + 淋巴细胞百分数为 1 88% ,明显高于正常值 (P≤ 0 0 1 )。以上结果表明 ,6 0Gy6 0 Coγ射线照射能诱导免疫耐受 ,其耐受性的形成可能与最初保  相似文献   
996.
采用频率为2.2 MHz及不同强度的聚焦超声激活原卟啉Ⅸ对小鼠腹水型S180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进行研究.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了不同处理后细胞的相对存活率,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单纯原卟啉Ⅸ对S180肿瘤细胞几乎没有影响,单纯超声和超声结合原卟啉Ⅸ对细胞均有一定的损伤,肿瘤细胞受损程度随着声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剧,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原卟啉剂量浓度的加大,细胞受损也逐渐增强.当原卟啉Ⅸ浓度为120 μM时,超声激活原卟啉Ⅸ对腹水型S180肿瘤细胞的协同杀伤效应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细胞因子分泌及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分离法对11例SLE患者和6例正常人骨髓MSCs进行分离培养,流式细胞术鉴定MSCs.取P2代细胞,半定量RT-PCR检测SLE患者骨髓MSCs白细胞介素-6(IL-6),IL-7,IL-1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干细胞因子(SCF)的表达.结果 SLE患者MSCs均表达CD29、CD44和CD105,不表达CD14、CD34、CD45和HLA-DR.两组P2代MSCs均表达IL-6、IL-7、IL-11、M-CSF和SCF.SLE患者组MSCs IL-6、IL-7表达降低(P<0.01),IL-7的表达和SLE的活动评分(SLEDAI)呈负相关(r=-0.891,P<0.05).结论 SLE患者MSCs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可能与SLE血液系统损害及病情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998.
人缺血脑组织中IP-10和IFN-γ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IP-10和细胞因子IFN-γ是否参与人缺血脑损伤过程。方法:将21例脑梗死死亡病例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7天、7~14天和15~21天3组,以非缺血侧半球做对照,用HE染色法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半球脑组织与非缺血半球脑组织中趋化因子IP-10和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结果:在〈7天组和7~14天组中,缺血脑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在〈7天组、7~14天组和15~2l天组中,趋化因子IP-10在缺血半球脑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非缺血半球(分别是1.74倍增高,P〈0.01;1.41倍增高,P〈0.05和1.52倍增高,P〈0.01)。在对细胞因子IFN-γ的检测中发现〈7天和7~14天组中,IFN-γ在缺血半球脑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非缺血半球(分别是1.65倍增高,P〈0.05和1.32倍增高,P〈0.05);在15~21天组中,IFN-γ在缺血半球与非缺血半球中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人缺血脑组织中观察到IP-10和IFN-γ的表达,提示IP-10和IFN-γ参与了炎症反应对脑组织的损伤过程。同时也提示IP-10可能参与后期对损伤脑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999.
内毒素介导的肾脏病变及其发生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内毒素介导的大鼠肾功能和形态变化,并探讨其发生机理。结果发现:肾功能于注射内毒素(LPS)后1h明显减退,5h达高峰,48h基本恢复。肾小球出现早期短暂的毛细血管收缩,随后扩张,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肿胀或增生,足细胞足突融合,基底膜局部增厚等形态学改变,并且有肾组织中TXB_2,6-keto-PGF_(1α)及丙二醛含量增高。作者推测,TXB_2、6-keto-PGF_(1α)含量升高和两者间比例失衡可能是LPS介导肾功能障碍的重要起始因素,氧自由基在LPS介导的肾功能障碍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取因职业而接触乙烯类或苯类的孕妇静脉血和他们新生儿脐带血进行SCE和MN测定。发现接触乙烯类或苯类的母血SCE(8.55±0.84,9.44±1.12)均高于对照组(7.68±1.40),他们新生儿脐带血SCE(8.94±1.43,8.75±0.88)也高于对照组(6.71±1.27)。接触乙烯类和苯类的母血微核率(0.833‰,0.727‰),高于对照组(0.267‰),他们新生儿脐血微核率(0.75‰,0.818‰)也高于对照组(0.267‰)。我们还发现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增强了这两类诱变剂对他们后代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