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6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360篇
耳鼻咽喉   109篇
儿科学   192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502篇
口腔科学   158篇
临床医学   831篇
内科学   461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187篇
特种医学   219篇
外科学   527篇
综合类   1758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768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757篇
  6篇
中国医学   684篇
肿瘤学   23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438篇
  2012年   559篇
  2011年   639篇
  2010年   575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501篇
  2006年   468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采用64层CT血管成像时,在腘动脉行小剂量对比剂试验的意义.方法 连续选取28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应用64层CT在两侧腘动脉(膝关节层面)各设置一ROI进行小剂量对比剂试验,明确显示峰值及达峰时间者认为曲线获取成功.分析两侧腘动脉峰值、达峰时间、左右两侧的差异,及其对下肢动脉CTA的影响,并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达峰时间与峰值的相关性.根据达峰时间采用快速模式启动扫描,并将图像质量分为优、良、差3个级别按节段进行评价,计算优和良的动脉节段数占总节段数的百分比即优良率.结果 28例患者中获取腘动脉小剂量对比剂曲线的成功率为96%(54/56).26例获得双侧小剂量对比剂曲线的患者中,腘动脉峰值及达峰时间差异较大,分别为60~178(135±28)HU,21~46(31±6)s.左右腘动脉峰值及达峰时间差异亦较大,19例左右峰值不一致,差值10~80 HU,平均(32±18)HU;21例左右达峰时间不一致,差值1~12 s,平均(5±3)s.达峰时间与峰值呈负相关(r= -0.526,P<0.01).下肢CTA 616个动脉节段中,成像质量优598个,良12个,优良率为99%(610/616).结论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采用64层CT血管成像时,应用腘动脉小剂量对比剂试验可以准确把握扫描时机,从而获得良好的血管成像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test injection at popliteal arteries on 64-slice CTA in lower extremity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PAOD). Methods Twenty-eight patients with PAOD referred for 64-slice CTA were enrolled consecutively in the study. Test injection was performed at bilateral popliteal arteries (the level of knee joints) and the clinic value of the peak value and the time to peak was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me to peak and the peak value was evaluated with Pearson test. The time to peak was used for programming of the CT angiographic acquisitions with fast scanning mode. The quality of visualization of each arterial segment was determined independently by two radiologists. Results Fifty-four (96%, 54/56) time-attenuation curves were obtained in 28 patients. The wide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 in the peak value and the time to peak was observed in 52 curves of 26 patients with range of 60-178 HU,21-46 s and an average of (135±28) HU,(31±6) s,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in the peak value and the time to peak between bilateral popliteal arteries was also observed with range of 10-80 HU and an average of (32±18) HU in 19 patients,with range of 1-12 s and an average of (5±3) s in 21 patients. There was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ak value and the time to peak (r=-0.526, P<0.01). The CTA images were of good (598 segments) or medium quality (12 segments) in 99% segments (610/616). Conclusions The test injection at popliteal arteries was useful for 64-slice CTA in the patients with PAOD, as it could accurately specify the delay time of CT angiographic acquisitions.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比较和分析世博工程建设对蚊虫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2007年和2008年的3-11月间开展每旬一次的CO2诱捕法成蚊监测。结果 2007年和2008年蚊虫的密度高峰均为7月和10月;2008年监测到的淡色库蚊数量较2007年下降了54.5%,构成降至43.5%;白纹伊蚊的数量上升了47.3%,构成比上升至54.5%;三带喙库蚊2008年比2007年上升了400%;2008年蚊虫消长最高峰值明显低于2007年,仅为2007年峰值的2/3。结论工程建设的开展和环境的改变未影响该区域蚊虫的种群构成,但3种蚊虫的数量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蚊虫密度的高峰期没有影响,蚊虫的平均密度和消长变化的最高峰值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氯波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16例临床诊断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针灸配合西药治疗组(A组,n=40)、针灸组(B组,n=38)和氯波必利组(C组,n=38),A组给予针刺内关、足三里、天枢穴的同时,配合氯波必利药物口服;B组仅给予针刺内关、足三里、天枢穴治疗;C组仅给予氯波必利药物治疗,三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三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A、B、C三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1.1%和78.9%,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检测均未见异常.结论 针灸配合氯波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比单用针灸或氯波必利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某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NICU 2008年1-12月分离的病原菌感染部位及种类。结果72例医院感染患者送检的267份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69株,感染部位以呼吸道(79.88%)为主,其他依次为泌尿道(8.29%)、脑脊液(4.73%)、深静脉置管(2.96%)、血流(2.96%)、皮肤切口(1.18%)。革兰阴性(G-)杆菌占55.62%,革兰阳性(G+)球菌占36.10%,真菌占8.28%。G-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总菌株数的18.34%; 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总菌株数的11.84%;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总菌株数的4.73%。结论NICU住院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以G-杆菌为主;应制订相应的对策,加强N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了解"5.12"地震后3年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措施与效果,旨在确保大灾之后三年无大疫的控制目标。方法搜集、整理绵阳震后传染病疫情资料及卫生防疫工作相关报表与专题调查及报告,提出相关卫生防疫措施:整合资源、统筹指挥,卫生防疫工作覆盖到村;规范应急处置,统一技术方案;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和消杀防疫,消除病媒生物性疾病隐患;防止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发生,严格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保证灾区饮水安全,加强现场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加快能力恢复,注重疫情监测报告与分析;加强应急接种,建立有效免疫屏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开展灾民安置点及学校卫生督导检查,控制群体危险因素发生;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防止媒介生物孳生,研究"5.12"地震后3年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状况,分析卫生防疫工作效果。结果由于卫生防疫工作应对措施得当,灾区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截止2011年1月未发生甲类传染病及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4.0938/10万)较地震前(2008年)同期水平(29.1069/10万)下降了17.22%。结论 5.12地震后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措施,科学有效,处置有力,确保了大灾之后3年无大疫的控制目标,对特大自然灾害后的卫生防疫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南昌市某区霍乱弧菌在腹泻病人、外环境水体及水产品中的检出情况。方法:选择南昌市某区为监测点,对2007年-2009年该区腹泻患者、外环境水体、水产品进行霍乱弧菌监测,监测时间为每年4月-10月。结果:共检出霍乱阳性标本18份,其中腹泻患者2份,水体5份,水产品11份。2例腹泻病人的O139血清型为产毒株,其余均为非产毒株。2例腹泻病人均为外地流行疫区输入性病例。18份阳性样本中,9份O1群稻叶型(50.00%),1份O1群小川型(5.55%),8份O139群(44.45%)。结论:该区腹泻患者、外环境水体、水产品均检出霍乱弧菌,应继续加强监测,及时发现传染源,以便积极防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定质控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检测的不确定度,减少检测结果误差。方法:依据GB4789.10-2010,分析质控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检验结果取对数后评定其不确定度。结果:质控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为1.6×104~2.8×104 CFU/ml。本次实验的重复性限为1.27,复现性限为1.34。结论:不确定度的分析能有效掌握检测结果的可信程度和准确性。本次实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也适合检测样品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红金消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试验组65例.对照组给予逍遥丸治疗,试验组给予红金消结胶囊治疗.2组均同时给予维生素B1和维生素E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67%,试验组为9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金消结胶囊能够明显...  相似文献   
999.
以五金散加减、辨证治疗胆囊炎、胆石证193例。其中选取肝胆湿热型急慢性胆囊炎100例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研究。结果两组均能不同程度的缓解胆囊炎湿热证型的临床症状,五金散解痉镇痛效果强于利胆排石片组。B超显示多数患者胆囊壁毛糙模糊减轻或消失,胆结石体积变小。五金散是目前治疗湿热证型胆囊炎的理想药物,在解痉镇痛溶石排石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脑肿瘤干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磁珠分选(MACS)将U251细胞中的CD133+与CD133-细胞进行分选,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比较CD133+与CD133-细胞对抗肿瘤药物替尼泊苷(Vm-26)、卡莫司汀(BCNU)和顺铂(DDP)的敏感性、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药物蓄积的差异性,通过RT-PCR检测CD133+与CD133-细胞耐药基因谱的差异.结果 U251细胞系中,CD133+细胞约占5.4%.分选后的CD133+细胞的阳性率可达92.4%,CD133-细胞对抗肿瘤药物替尼泊苷、卡莫司汀和顺铂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D133+细胞;流式细胞仪试验显示,在中等浓度的替尼泊苷作用下,CD133-细胞的凋亡明显,并出现明显的"亚G1峰",而CD133+细胞并未受到明显抑制和杀灭;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133+细胞内的药物蓄积明显低于CD133-细胞;RT-PCR实验显示MDR1、BCRP、MRP、MGMT和Bcl-2表达在CD133+明显高于CD133-细胞.结论 CD133+是U251细胞系中的耐药细胞亚群,高表达ABC转运体,DNA修复和抗凋亡基因可能是CD133+细胞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