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1篇
  免费   684篇
  国内免费   360篇
耳鼻咽喉   109篇
儿科学   192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502篇
口腔科学   158篇
临床医学   831篇
内科学   461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187篇
特种医学   219篇
外科学   527篇
综合类   1758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768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757篇
  6篇
中国医学   683篇
肿瘤学   23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438篇
  2012年   559篇
  2011年   639篇
  2010年   575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501篇
  2006年   468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美法仑治愈荷瘤小鼠的过程与TNFα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单一剂量的美法仑治愈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的过程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以3种遗传背景相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基因型不同的TNFR1 / 、TNFR1 /-和TNFR1-/-C57BL/6小鼠为实验动物,皮下接种数量相同的小鼠淋巴瘤EL4细胞。接种瘤细胞后12d,给基因型不同的各组荷瘤小鼠腹腔内单次注射7.5mg/kg的美法仑。以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TNFR1 / )为对照,观察美法仑对荷瘤TNFR1 /-C57BL/6小鼠和荷瘤TNFR1-/-C57BL/6小鼠的治疗效应。结果在美法仑(7.5mg/kg)治疗后的1周内,基因型不同的各组荷瘤小鼠肿瘤消退的速度基本相同。在随后的2月内,荷瘤TNFR1 / 和TNFR1 /-C57BL/6小鼠的肿瘤结节逐渐消退、肿瘤治愈;而多数荷瘤TNFR1-/-C57BL/6小鼠的肿瘤结节缩小后又再次出现并逐渐长大、肿瘤复发。结论TNFα与美法仑治愈肿瘤的过程密切相关,其中美法仑的抗肿瘤作用与荷瘤小鼠TNFR1的表达无关,但在美法仑治疗后,机体预防或避免肿瘤复发方面需要TNFR1在机体细胞的表达,而不是在肿瘤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72.
2004年中国甲3亚型流感病毒(H3N2)抗原性及基因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阐明2004年中国流行的甲3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抗原性及其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对2004年分离的甲3亚型毒株先进行单向血凝抑制试验及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在此基础上选取不同时间、地点的甲3亚型流感毒株进行血凝素基因HA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然后进行基因进化特性分析。结果单向血凝抑制实验结果表明,2004年共有52.3%毒株与A/Fujian/411/2002(H3N2)(20042005毒株)有4倍或以上的血凝抑制滴度差异,交叉血凝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它们间的抗原比为4。HA1区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我国从2004年2月分离的甲3亚型毒株开始出现了与A/Fujian/411/2002(H3N2)和A/Wellington/1/2004(H3N2)(2005年国际代表株)相比较,在其HA1蛋白分子上存在有4个氨基酸位点(159位Y>F,189位S>N,145位K>N,226位V>I)发生了替换。此类毒株首发于我国南方,然后到我国北方。结论我国2004年2月份以后所分离的甲3亚型流感毒株已经发生抗原性及基因特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73.
为实现不同时刻三维心血管图像的匹配,提出一种基于近似树的心血管图像匹配算法。先将三维心血管表示成树的结构,然后介绍了包含VLDC(variable length don’t cares)结点的近似树匹配算法。然而,在心血管树匹配的过程中,匹配的具体对象是曲线而不是通常意义的结点,因此,提出包含VLDC曲线的近似树匹配算法,并重点介绍其中的VLDC曲线的匹配过程。在实验中对相邻时刻的心血管图像进行了匹配,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益骨胶囊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破骨细胞(OC)分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凋亡的影响。方法:(1)将20只12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益骨胶囊灌胃组和生理盐水灌胃组, 制备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2)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OC, 加血清培养后, 重氮盐法检测TRAP,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OC存活数及荧光染色法观察OC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 含药血清组在24h、48h和72h时TRAP的活性均明显降低, OC存活数明显降低, 凋亡比率明显高(P<0.01或P<0.05)。结论:益骨胶囊含药血清可以抑制体外培养OC分泌TRAP, 诱导OC凋亡, 提示这可能是该方防治骨质疏松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5.
湖南侗族左扣手人群的手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湖南侗族左扣手人群的手纹分布特点进行研究 ,积累侗族群体遗传学与民族学资料。方法 用油墨拓印法捺印手纹 ,放大镜下观察分析。结果 侗族左扣手人的指纹分型特点是 :尺箕 >简斗 >双箕斗 >桡箕 >简弓 >帐弓 ;Ws型在各手指的出现率、掌褶纹类型的百分率、以及总指纹嵴数和a -b纹嵴线数存在明显的性差 (P <0 0 5或P <0 0 1) ;女性Ws和Lu的出现率、男性Ws和Wd在各指的分布 ,以及通贯型掌褶纹百分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湖南侗族左扣手人的斗型纹与掌褶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7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the serum chemokine RANTE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of liver function test, HBeAg and HBV DNA loa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Methods 144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observed group) and 18 normal cases (control group)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serum level of chemokine RANTES was detected with an ABC-ELISA assay.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software of SPSS13.0. Results The serum chemokine RANTES level in the observed group (3930.12 ng/ml±2856.96) ng/m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29.46 ng/ml±152.23) ng/ml. The results from the observed group indicated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serum RANTES level with indices of liver function test, including ALT (r=0. 197, P=0.018), AST(r=0.239, P=0.004) and TBil (r=0.316, P=0.001), but did not with PTA (r=-0.078, P=0.357). Neither difference of serum chemokine RANTES level between HBeAg-positive group and HBeAg-negative group nor that between high HBV DNA load group (≥105 copies/ml) and low HBV DNA load group (< 105 copies/ml)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407 and 0.18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Serum chemokine RANTES leve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elevates significantly and is not affected by HBeAg or HBV DNA load. It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ndices of liver function test indicates that RANTES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u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相似文献   
77.
目的:建立体外谷氨酸诱导神经元兴奋损伤模型,探索其凋亡发生是否通过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介导的细胞色素C(Cyt C)释放而实现,为今后干预性使用神经保护剂提供依据。方法:分离及培养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选用合适谷氨酸浓度建立神经元损伤模型;利用LDH测定及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谷氨酸暴露后不同时点神经元凋亡及坏死的动态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3活性及线粒体内和胞浆内Cyt C水平动态变化。结果:谷氨酸诱导神经元损伤呈明显浓度及时间依赖性,50 μmol/L浓度可使LDH释放量明显增加 (18.4%,P<0.05),暴露后6 h凋亡率显著增加;凋亡发生前,神经元caspase-3活性已明显增高(3 h),6 h达高峰;线粒体Cyt C释放发生在caspase-3增高前,30 min时胞浆内Cyt C水平即明显增加(P<0.05),3 h胞浆内Cyt C水平超过线粒体内,而线粒体内Cyt C水平进行性减少。结论:50 μmol/L谷氨酸可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凋亡机制可能是通过损伤线粒体膜,使Cyt C易位释放入胞浆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而致。  相似文献   
78.
吗氯贝胺与米帕明治疗抑郁症多中心双盲对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以经典抗抑郁药物米帕明为阳性对照药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方法对吗氯贝胺和米帕明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共纳入病人 2 0 0例 ,分别口服吗氯贝胺 3 0 0 -60 0mg d或米帕明75 -2 5 0mg d。结果 :两组病人Hamilton抑郁量表 (HAMD)以及Hamilton焦虑量表 (HAMA)总分在治疗结束时均显著下降 (P <0 0 0 1)。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结束时HAMD减分率分别为吗氯贝胺组 0 74± 0 2 4,米帕明组 0 74± 0 2 4(P >0 0 5 ) ;有效率吗氯贝胺组 79 4% ,米帕明组 85 4% (P >0 0 5 )。吗氯贝胺组有 10种不良反应发生频率显著低于米帕明组 ,主要是抗胆碱能、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吗氯贝胺的疗效指数也显著高于米帕明组。结论 :吗氯贝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79.
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对抗原特异性CTL的激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凋亡Daudi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 (DC )激发诱导肿瘤抗原特异性CTL及其生物学特性 ,采用常规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诱导DC ,激发型CD40mAb联合 50Gyγ射线辐照诱导Daudi凋亡后负载DC ,然后与自体T细胞共育 ,并联合IL 2激发诱导肿瘤特异性CTL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分析膜分子的表达 ;ELISA检测细胞因子的产生 ;Dextran FITC内吞实验分析DC的抗原摄取能力 ;3H掺入试验和51 Cr释放试验分别测定CTL的增殖和细胞毒效应。结果 :(1 )细胞因子序贯体外诱导 7d的DC ,对Dextran吞噬能力最强 ;(2 )CD40mAb诱导联合γ射线辐照 ,能有效介导Daudi细胞的凋亡 ;(3 )抗原负载联合CD40mAb激发可使DC上调表达CD1a、CD80、CD86和HLA DR ,并能促进IL 1 2的分泌 ;(4)凋亡Daudi负载后的DC在激发型CD40mAb作用下 ,能激发和扩增对Daudi细胞具有高效和特异杀伤作用的细胞毒性T细胞。因而认为凋亡肿瘤细胞负载联合CD40mAb刺激的DC可有效激活和扩增肿瘤特异性CTL。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注水瓶的连续使用时间。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监测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内镜中心的5套注水瓶,2019年7月—2019年11月将注水瓶灌注无菌水,于第1、2、3、4、5天每日诊疗结束采集水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监测注水瓶水细菌种类及细菌菌落数合格率。结果 注水瓶水在第1、2、3、4、5天的细菌菌落数合格率分别为96.0%、82.0%、76.0%、70.0%、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分离69株细菌,均为条件致病菌,以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铜绿假单胞菌较多,分别为29、10株。结论 医疗机构应充分重视内镜诊疗用水的微生物污染,注水瓶水已成为诊疗水的潜在污染源,为降低内镜诊疗安全隐患,注水瓶连续使用不得超过1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