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44篇
  免费   10880篇
  国内免费   7112篇
耳鼻咽喉   1009篇
儿科学   1653篇
妇产科学   1016篇
基础医学   8183篇
口腔科学   2300篇
临床医学   14507篇
内科学   11322篇
皮肤病学   1360篇
神经病学   2979篇
特种医学   41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9989篇
综合类   29580篇
现状与发展   3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1954篇
眼科学   1814篇
药学   13655篇
  170篇
中国医学   10597篇
肿瘤学   6257篇
  2024年   357篇
  2023年   1229篇
  2022年   3061篇
  2021年   4133篇
  2020年   3620篇
  2019年   2356篇
  2018年   2441篇
  2017年   3194篇
  2016年   2464篇
  2015年   4437篇
  2014年   5863篇
  2013年   6841篇
  2012年   10311篇
  2011年   10843篇
  2010年   9572篇
  2009年   8401篇
  2008年   8913篇
  2007年   8720篇
  2006年   7957篇
  2005年   6585篇
  2004年   4764篇
  2003年   4040篇
  2002年   3256篇
  2001年   2756篇
  2000年   2123篇
  1999年   1176篇
  1998年   564篇
  1997年   565篇
  1996年   406篇
  1995年   347篇
  1994年   346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3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01.
目的阐明针刺捻转补法与泻法的操作是否存在效应上的差异,并探讨其效应差异是否为补泻效应的差异.方法应用红外线热像技术,采用不同的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健康人合谷穴后,观察其在即刻,10、20、30min,对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结果不同捻转补法与泻法的操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效应差异,其中补法可以使皮温升高,泻法可以使皮温降低,以石氏捻转补泻针法较为明显.结论1)补泻手法,补法和泻法的操作可产生不同的效应.2)不同捻转补泻手法对皮肤温度产生的升降效应为补泻效应,其中以石氏捻转补泻手法最为明显.3)证明补泻手法实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diversity of urease gene and urease activity of clinical isolat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Method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of urease gene and rapid urease activity test were used to study the urease activity of different clinical isolates of H. pylori. Results: H. pylori clinical isolates were divided into 4 types according to their PCR-RFLP results of urease gene and urease activity. Type Ⅰ , possessing strong urease activity (0. 11) and presented 1 fragment of 1. 7 kb by PCR-RFLP, had close relations with gastric ulcer; type Ⅱ , with the weakest urease activity (0. 07) and 2 fragments (1. 3 and 0. 4 kb respectively) , was associated with duodenal bulb ulcer; type Ⅲ , with the strongest urease activity (0. 12) and 2 fragments (0. 4 and 0. 17 kb) with or without 1 fragment (0. 23 or 0. 37 kb) , was responsible for gastritis; type Ⅳ , with weak urease activity (0. 09) and 2 fragments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和分析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配合康复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新方法。方法42例应用锁骨钩钢板配合术后早期康复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全部得到了随访,随访时间2~46个月(平均15.6个月),患者年龄36~57岁,平均45.6岁。术后2d患肩按照制定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功能训练,最终随访按Lazzcano评价标准〔1〕评价治疗结果。结果42例患者术后X线检查均达到满意复位与固定,局部Lazzcano功能评定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7.6%。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手术操作简单,配合术后完善的康复治疗,可得到非常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旋磁场与大面积静磁场对置对胆结石病人胆汁中总胆红素(BIT)、直接胆红素(BID)、间接胆红素(BII)、钙(Ca)、胆固醇(CH)和pH的影响。方法 旋磁组30例,测定旋磁处理前后65对胆汁样本。空白对照组15例,留取前后30对胆汁样本。将直径12mm圆形稀土永磁片110块,表面磁感应强度210mT,分别间隔10mm贴于210mm×220mm铁皮上形成一个大面积磁板与旋磁头表面静磁感应强度160mT,旋转平均表面磁感应强度100mT呈异名极对置,磁板置肝区背侧,旋磁头置剑突下处理40min。结果 旋磁组胆结石病人胆汁(n=65):经旋磁场与磁板对置处理前减去处理后差值的x±s和t值分别为BIT41.81±93.52、3.59;BID 13.57±43.70、2.46;BII28.27±61.67、3.32;Ca 0.19±0.31、4.87;CH0.12±0.29、3.36;pH 0.01±0.27、0.30。除pH外,其余各项指标P值均<0.05。对照组胆汁(n=30):间隔时间前后差值的x±s和t值分别为BIT4.42±22.05、1.14;BID2.40±12.37、1.06;BII2.52±46.27、0.30;Ca0.01±0.18、0.50;CH0.03±0.15、0.94;pH 0.009±0.06、0.84。P值均>0.05。结论 在本项磁场类型、强度和时间处理条件下,旋磁场与磁板对置能明显影响胆结石病人胆汁中的BIT、BID、BII、Ca和CH的浓度变化,且有显著降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分析和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PCNSML)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 方法 :总结经手术证实的 2 7例PCNSML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研究 ; 结果 :患者以中年男性为多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术前误诊率高。病理学显示 2 6例为B细胞淋巴瘤 ,绝大多数属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1例为T细胞淋巴瘤。 81.3%B细胞淋巴瘤bcl 2呈阳性表达。术后行放、化疗者生存期优于单纯手术者。 结论 :PCNSML临床早期诊断困难 ,治疗方案应采取以手术加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6.
报告1例严重胸腹部闭合性联合伤所致的急性呼吸心跳骤停得到成功救治的病例。闭合性胸腹联合伤后,因病情可能发展,应随时注意复查胸片、血气等;若基层医院条件不够,应及时转往上级医院,以免延误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7.
兔精原干细胞培养及生物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精原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并对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用饲养层和无饲养层两种方法培养幼家兔精原干细胞,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和形态变化,并对细胞的糖原、脂质及c-kit受体的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成功的分离并培养幼家兔精原干细胞.在培养细胞中精原干细胞为主体细胞,并可见少量间质细胞.根据精原干细胞体积大小和形态特点,可分为大、小两种类型.PAS染色,精原干细胞胞质呈阳性反应;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体积较小的精原干细胞c-kit受体呈强阳性反应,体积较大的大精原干细胞呈弱阳性反应;间质细胞PAS染色和c-kit受体染色呈阴性反应,而脂质染色呈强阳性反应.精原干细胞培养无论有无饲养层,均能呈集落状生长,但有饲养层的培养,细胞的生长明显优于无饲养层培养.结论:青春期前的睾丸生精小管是精原干细胞最集中、数量最多,且容易获取分离的部位;精原干细胞的成功培养为今后重建完整的生精细胞系的治疗性移植和对这类定向干细胞的发育及分化潜能的研究提供了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08.
张钧  李鸣  李平 《西南国防医药》2007,17(4):420-422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在治疗分化性甲状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我院1988年1月~2001年5月甲状腺全切除术或甲状腺侧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治疗分化性甲状腺癌125例,对其手术并发症发生、局部复发、转移情况及术后5年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甲状腺侧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组;局部复发、转移率低于侧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组;5年生存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癌有效的手术方式,但应掌握手术指征,改进、提高手术技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骨旁脂肪瘤的命名、病因、临床病理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将国内文献的20例一起列入临床资料分析,包括作者14例共34例术前均行X线摄片,18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结果]本病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多见,以四肢长管状骨为好发,其次发生于扁平骨(骨盆、肩岬骨、髌骨、肋骨)、不规则骨(胸椎、腰椎、骶尾椎)、短管状骨和跗骨;本病临床误诊率为41.17%,X线误诊率26.47%,CT及MRI诊断率100%;34例均手术切除,病理报告为脂肪瘤,3例低度恶变;随访2~10年,仅1例复发并恶变。[结论]骨旁脂肪瘤是最佳的命名,病因未明,但与遗传和先天因素及创伤和炎症因素有关;病理表现为带骨蒂的脂肪瘤,细胞学形态为脂肪组织;影像学具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10.
调节血脂:来自心脏病学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刊2009年第1期重点为:调脂治疗.目前以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即他汀类药物为代表的调脂治疗,已被公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它们通过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途径而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