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5篇
  免费   972篇
  国内免费   850篇
耳鼻咽喉   87篇
儿科学   114篇
妇产科学   141篇
基础医学   1281篇
口腔科学   121篇
临床医学   1390篇
内科学   1520篇
皮肤病学   125篇
神经病学   577篇
特种医学   3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966篇
综合类   1738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742篇
眼科学   462篇
药学   1137篇
  7篇
中国医学   605篇
肿瘤学   94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549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368篇
  2018年   403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479篇
  2014年   591篇
  2013年   526篇
  2012年   822篇
  2011年   929篇
  2010年   612篇
  2009年   429篇
  2008年   632篇
  2007年   532篇
  2006年   527篇
  2005年   554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9篇
  1972年   5篇
  197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目的:分析慢性疼痛与情绪障碍之间的关系,探讨心理及药物治疗对慢性疼痛的干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9-01/2004-05和Embase1989-01/2004-05有关慢性疼痛与情绪障碍关系的文献,检索词“Chronicache,emotionaldisorder,treament”,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观察对象为疼痛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的患者。资料选择:选取有关慢性疼痛与情绪障碍关系及其治疗干预的文献,进行初审,删除陈旧及重复的文献,然后查找余下的文献全文。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调查设计是否严密,实施过程是否严格,统计学处理是否合理。资料提炼:共检索到20篇关于慢性疼痛与情绪障碍关系及其治疗干预的文献,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9篇试验中,7篇系重复的同一研究,2篇是Meta分析。资料综合:11篇文献均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应用镇痛药合并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对照组应用镇痛药但未合并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论:慢性疼痛与情绪障碍同时存在,应用镇痛药合并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干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镇痛药者。  相似文献   
12.
心血管疾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2050例心理干预治疗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心血管疾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的情况并探讨心理干预等对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对住院的2050例心血管疾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并发有焦虑抑郁症状者占56%;其常表现为类似心绞痛、左心衰竭症状,可并发有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并发有焦虑抑郁患者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差,动态血压检查以非勺型改变者居多;单纯使用心血管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心理干预,焦虑抑郁症状严重者结合抗焦虑抑郁药物疗效显著。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并发焦虑抑郁症状,心理干预治疗等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累及胰腺的外科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4年6月~2003年10月手术治疗累及胰腺的胃癌120例。结果本组120例中,根治切除组41例,姑息切除组23例,未切除组56例。根治组41例中经病理证实胰腺有癌细胞浸润者30例,占73.2%,淋巴结转移率为85.4%。其中No10、11淋巴结转移率为73.1%。术后102例得到随访,随访率为85%,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根治切除组为73%、37%、17%,姑息切除组为22%、9%、4%,未切除组为9%、2%、0%。根治切除组1,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性切除组和未切除组(P<0.05),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切除组(P<0.01),但与姑息性切除组无显著性差异。姑息性切除组和未切除组1、3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但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切除组(P<0.01)。结论胃癌累及胰腺的根治切除可提高1,3年生存率,选择合适的适应征是关键。姑息切除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对改善预后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常搏动RR间期的标准差(SD)及心率变异指数(HRV index)作为指标,分析67例老年男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率变异,并与正常老年男性组及正常青壮年男性组进行了对比,发现前组的RR间期SD、HRVindex均明显低于后两组,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提示心肌缺血可破坏交感与迷走神经的均衡性,造成心率变异降低。  相似文献   
15.
对离体不同时间血痕进行肉眼和扫描电镜观察,获得了血痕形态结构变化的初步认识.结果随时间延长,血痕逐渐干燥、龟裂,电镜下纤维蛋白网消失,其超微结构变化观察有助于血痕经过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16.
肺内小病灶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的研究:附76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76例肺内小病灶(直径≤3cm)病例进行了CT-病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短毛刺征,深分叶征、棘状突起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对于诊断周围型小肺癌有重要临床价值;而尖角征、局限性胸膜肥厚粘连对诊断良性病灶有意义。本文重点讨论了血管集束征的定义,CT表现及病理基础;并就有争议的胸膜凹陷征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旨在提高肺内小病灶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556例遗传咨询病例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染色体异常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技术对 5 5 6例遗传咨询病例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 :发现 47例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 ,占受检人数的 8.4% ,其中常染色体异常 39例 ,性染色体异常 8例。此外检出 46例 ,XY女性反转综合征 2例。结论 :反复自然流产和不孕不育夫妇及怀疑 Down综合征者应进行染色体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基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 HuEPO)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CAPD伴高血压患者 ,其中 1 6例应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同时应用r HuEPO纠正贫血 ,1 6例单用降压药物 ,随访 6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治疗组的LVPWT、E/A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长期纠正贫血和控制血压有利于透析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异常的逆转  相似文献   
19.
20.
亚低温对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对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改良模型,设定对照组、颅脑外伤模型组及亚低温组,每组再根据伤后不同生存时间随分为3个亚组。取伤灶脑组织检测髓过氧化酶(MPO)活性,做细胞间黏附子-1(ICAM-1)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计数ICAM-1阳性血管数。结果亚低温组各时间点伤灶区ICAM-1阳性血管数明显低于颅脑外伤模型相应时间点(P<0.01)。亚低温组各时间点MPO活性均明显低于颅脑外伤模型组相应时间点(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少伤灶区白细胞浸润及ICAM-1的表达,有助于改善颅脑外伤后脑组织炎性反应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