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55篇
  免费   2860篇
  国内免费   1537篇
耳鼻咽喉   164篇
儿科学   357篇
妇产科学   200篇
基础医学   1933篇
口腔科学   404篇
临床医学   2885篇
内科学   2797篇
皮肤病学   244篇
神经病学   848篇
特种医学   8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036篇
综合类   5444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383篇
眼科学   540篇
药学   2952篇
  43篇
中国医学   2189篇
肿瘤学   1533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428篇
  2022年   921篇
  2021年   1387篇
  2020年   1168篇
  2019年   813篇
  2018年   784篇
  2017年   877篇
  2016年   760篇
  2015年   1149篇
  2014年   1404篇
  2013年   1528篇
  2012年   2170篇
  2011年   2293篇
  2010年   1865篇
  2009年   1490篇
  2008年   1546篇
  2007年   1359篇
  2006年   1247篇
  2005年   1015篇
  2004年   716篇
  2003年   686篇
  2002年   541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3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组织黏合剂闭合血管影响因素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血液流变学研究组织黏合剂N-丁基-2-氰丙烯酸盐在模拟血管中的实际行为,分析影响其闭合血管的主要因素,找到发挥作用的最佳条件。方法利用聚四氟乙烯管建立血流模拟装置,分别研究血管直径、血流速度以及组织黏合剂配比浓度这三个因素对组织黏合剂闭合血管的影响。结果组织黏合剂与碘油1:1配比混合物1.0ml快速注射至聚四氟乙烯管内可以完全阻塞血流速度15cm/s、直径0.4cm的以及血流速度10cm/s且直径0.6cm的血流。当管腔直径增加至0.8cm或血流速度加快为20cm/s时,血流只是部分闭塞。改变组织黏合剂与碘油配比为0.5:0.8以及0.5:1.0,则注射后聚合体断裂成碎片状。结论实验验证了随着血管直径增大、血流速度加快及配比浓度降低,组织黏合剂闭合血管的效应下降,以供临床定量参考。  相似文献   
102.
Minocycline is an antibiotic now recognized to have antiapoptotic 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Because of these properties, minocycline may be of benefit in reducing neuronal apoptosis from ischemia and subsequent postischemic inflammation if administered soon after a stroke. We now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99m)Tc-annexin V, an in vivo marker of apoptosis, with SPECT to monitor the antiapoptotic effects of minocycline therapy. METHODS: CB6/F1 adult male mice underwent unilateral dist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dMCA) occlusion and were imaged and sacrificed at 1, 3, 7, or 30 d after injury. Animals were given minocycline (or vehicle) 30 min and 12 h after dMCA occlusion and then given 22.5 mg/kg twice daily for up to 7 d. Before imaging, behavioral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neurologic function. After imaging, brains were collected for histology and assessed for the degree of apoptosis and microglial activation. RESULTS: (99m)Tc-Annexin V uptake in injured hemisphere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2- to 3-fold by minocycline at all time points. Minocyline reduced infarct size as seen histologically and improved behavioral indices as late as 30 d. Infarct volume as seen histologically correlated with radiolabeled annexin V uptake seen by SPECT. In situ fluorescent microscopy demonstrated that annexin V bound primarily to neurons at 1 and 3 d, with a shift toward microglia by 7 and 30 d. CONCLUSION: We found that minocycline significantly reduces neuronal apoptosis and infarct size and improves neurologic outcome in mice after acute focal cortical ischemia.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肠功能紊乱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50例肝硬化合并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贝飞达、双迪28d,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主要的肝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肠道功能改善总有效率70%,治疗组总有效率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ALT、T-BiL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肠功能紊乱的患者给予微生态制剂、肠动力药及心理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短肠综合征患者血清瓜氨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肠道面积及吸收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2例短肠患者(短肠组)和33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瓜氨酸水平。短肠患者残存小肠长度及直径采用X线造影检测,并测定短肠患者尿D-木糖排泄率和肠道蛋白吸收度。分析短肠患者血清瓜氨酸与残存小肠长度、面积、蛋白及D-木糖吸收的相关性。6例行肠康复治疗的患者测定康复治疗前后瓜氨酸、D-木糖及蛋白吸收水平的变化。结果短肠组血清瓜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5.94±2.65)比(16.87±5.97)μmol/L,P〈0.01]。短肠组患者血清瓜氨酸水平与残存小肠长度(r=0.82)及表面积(r=0.86)呈正相关,与尿D-木糖排泄(r=0.56)及肠道蛋白吸收(r=0.48)也呈正相关。6例行肠康复治疗的患者治疗后血清瓜氨酸水平、蛋白及D-木糖吸收均显著增加,但3者增加百分比之间并无相关。结论血清瓜氨酸水平与短肠患者的小肠吸收面积和吸收功能呈正相关,能反映短肠患者小肠功能和衰竭程度,是康复疗效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对乳腺肿块的显示及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病理证实乳腺肿块48例,GElightspeed16层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重建法(VR)。结果48例乳腺肿块中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病变和恶性组平扫CT平均值分别为18.23±5.2HU,21.24±7.24HU和25.65±9.43HU(P>0.05),增强后△CT值分别为23.22±8.7HU,22.33±5.5HU和35.36±15.07HU(P<0.01);良性病灶△CT值均<35HU,乳腺癌△CT值>35HU。三维重建28例乳腺癌病例。48例乳腺肿块中,28例乳腺癌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肿块14例,10例显示肿块周围水肿环,肿块邻近皮肤水肿6例,乳头内陷、导管增粗6例,8例肿块胸肌相连,腋下恶性淋巴结显示12例,6例同时显示胸小肌后淋巴结,1例显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二维、三维重建不仅对乳腺肿块增强前后CT值变化鉴别良恶性,而且对其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可全方位对乳腺周围淋巴及其组织结构进行影像学观察。  相似文献   
106.
小球藻提取物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小球藻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测定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分析小球藻提取物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小球藻提取物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以及肝组织中MDA值并促进肝组织中GSH-Px活性及GSH含量的升高.结论小球藻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坏死股骨头关节软骨的MRI表现,以期用MRI表现反映关节软骨的受损程度。方法收集12例股骨头坏死(14髋)的股骨头直视观和对应的MRI表现及相应的X线片表现资料,比较三者在关节软骨的受累情况、软骨下分离及软骨下骨与骨分离的表现。结果相片中所有软骨均有受累,对应MRI中有11髋X线片没有表现。相片中有7髋表现为软骨下分离,对应MRI中有6髋、X线片为4髋。相片中有8髋表现为软骨下骨与骨分离,对应MRI中有8髋、X线片为3髋。结论虽然在软骨下骨与骨分离上有假阳性表现,MRI明显优于X线片,能更好反映关节软骨情况。但是对MRI的表现如何指导临床治疗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8.
CT导引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不同方法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病变穿刺活检联合同轴针吸对提高阳性率减少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导引下106例胸部病变三种不同穿刺方法的阳性率及并发症。结果单纯针吸组32例,检出恶性病变23例,良性4例,阳性率为84.3%,并发症为15.6%;单纯活检组27例,检出恶性病变15例,良性7例,阳性率为81.5%,并发症为48.1%;活检同轴针吸组47例,检出恶性病变28例,良性15例,阳性率91.5%,并发症为29.7%。结论活检联合同轴针吸是提高阳性率减少并发症的较好的活检方法,它既弥补了活检的缺点,又集中了针吸的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活检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膝关节骨性结构在屈伸运动过程中的三维空间形态,为观测膝关节面交叉韧带附丽区的相对位置变化和进一步研究前、后交叉韧带等长重建最佳等长点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新方法。方法 采用实验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新鲜人体膝关节标本进行屈伸运动实验,并通过激光三维扫描方法记录、计算膝关节的空间活动指标,然后重建膝关节计算机三维模型。通过实验中的空间活动指标控制此模型虚拟运动,再现膝关节各屈伸角度下股骨、胫骨和腓骨的空间位置。结果 计算机还原出各运动角度下膝关节骨性结构(股骨、胫骨及关节面)的空间形态,利用软件Geomagic的几何计算功能可分别测量模型中各个运动状态交叉韧带附丽区两点间的三维空间距离。讨论本研究方法可以真实地记录和再现膝关节三维运动过程,从空间结构上更精确、合理地寻找重建等长点,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手术重建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用易获得的化学药物建立大鼠四肢畸形发生率稳定、畸形类型特异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抗肿瘤类致畸药物白消安作为受试物,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的胎仔畸形率、畸形类型及特征。结果在大鼠受孕第12天(GD12),一次经口给予白消安25mg/kg时,胎仔畸形类型主要为肢体畸形。肢体畸形率以活胎计为37.9%(33/87),以窝计为61.5%(8/13)。畸形类型常见于多指(趾)和缺指(趾),掌跖骨缺失和骨化不全发生率也较高。此外,还发生胫骨缺失和骨化不全,在观察大体形态时所见的短肢是由胫腓骨缺失和发育不全所致。四肢畸形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存在着不对称性,后肢较前肢出现率高,缺指(趾)畸形较其他畸形出现率高。结论成功建立大鼠肢体畸形动物模型,为进一步分析研究肢体发育畸形的分子机制和潜在原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