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325篇
预防医学   16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6篇
  1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0 毫秒
81.
目的通过测定风湿性心脏病(RHD)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脂与载脂蛋白水平,探讨RHD和DCM患者血脂与载脂蛋白异常的意义.方法 86例RHD患者、50例DCM患者和106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酶法测定血脂.免疫比浊法测定载脂蛋白.结果 RHD和DCM患者血脂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血脂和载脂蛋白的普遍降低,尤其是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载脂蛋白B(Apo B)在DCM组降低明显,异常率分别达40.0%、40.0%、70.0%;与对照组相比,RHD和DCM患者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 AI)均降低(P<0.05),而DCM组同时伴LDL-C和Apo B明显降低(P<0.05);与RHD组比较,DCM组LDL-C和Apo B明显降低(P<0.05,0.001).结论 RHD和DCM患者的血脂和载脂蛋白普遍降低,DCM患者降低更明显,对RHD和DCM患者不应盲目采取降血脂治疗.  相似文献   
82.
肱骨骨折愈合过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观察肱骨骨折愈合过程的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5例肱骨骨折患者在内固定术后第1、2、3、4、9及第15周内依次观察患者骨折骨痂形成的声像特征及其血运情况,并与X线摄片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血肿机化期的第2~4周,肱骨骨痂形成良好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地观察到骨折周围的纤维骨痂,其血流阻力指数RI值随时间而下降(P<0.05),CDFI分布在II~III;肱骨骨折愈合不良患者,骨折周围的纤维骨痂显示不佳,血流阻力指数RI值随时间变化不大(P>0.05),CDFI分布在0~I。肱骨骨痂愈合良好组与愈合不良组的血流阻力指数RI值相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肱骨骨折愈合过程,简便易行,无痛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早期预测肱骨骨折愈合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并鉴定肝癌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蛋白质.方法 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及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33例肝癌患者和33例正常对照的血清蛋白质进行了检测分析,筛选肝癌的差异蛋白;用等电点沉淀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等一系列方法分离鉴定差异蛋白质.肝癌组与正常组蛋白质峰差异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 结果 肝癌组与正常人组血清蛋白质图谱在相对分子质量为2 000~10 000范围内,有65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组建的诊断模型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6.97%其中包括8706.5 M/Z和8579.2M/Z(t值分别为2.562和2.783,P值均<0.05),经分离鉴定其为阿朴脂蛋白AⅡ. 结论 阿朴脂蛋白AⅡ是肝癌的差异蛋白之一,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对运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总体水平作出初步评价。方法:①以随机对照研究中,明确说明诊断标准的13个占11.11%,报告有不良反应的61个占52.14%,有随访报告的5个占4.27%。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质量普遍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寻找合适的试(题目:黄芪注射液)and(题目:心功能不全or心衰or心力衰竭)—限定:人类为检索式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②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并建立文献数据库;③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整体评价。结果:在117个纳入的临床验形式、建立合理的疗效评价体系可能是目前更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5.
新医改形势下卫生管理专业立体式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医改政策形势下卫生管理专业的发展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实现立体式的发展模式。立体式发展要实现主客良性互动、全程化管理、全方位建设、双项式定位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图通过立体式发展战略,促进卫生管理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银杏叶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服阿托伐他汀片,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银杏叶滴丸,疗程均为4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切全血浓度、低切全血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及银杏叶滴丸的降脂及降低血粘度效果优于单一使用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87.
苦丁茶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药物干预作用时间与浓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丁茶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干预作用的最适宜时间与浓度。方法从苦丁茶老叶中提取熊果酸并纯化与鉴定,用5,10,20,40,80,100μmol-L-1 6种浓度的熊果酸,持续作用于在培养的鼻咽癌细胞24,48,72,96,120 h后,用MTT法检测鼻咽癌细胞被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40,80μmol-L-1的苦丁茶熊果酸经过24 h的作用,抑制NCE-2细胞分别为(41.21±0.25)%和(94.11±0.37)%,两者均能阻滞鼻咽癌细胞于G0/G1期;其阻滞率分别为(73.41±0.17)%和(75.26±0.18)%,40μmol-L-1苦丁茶熊果酸作用24 h时,鼻咽癌细胞即出现细胞萎缩,细胞黏附能力下降,一些细胞逐渐发生碎裂而死亡,细胞数量明显变少;作用48 h后细胞萎缩,轮廓改变程度更深,呈现部分细胞悬浮,黏附能力丧失,发生碎裂而死亡细胞增多,贴壁存活的细胞数量更少。结论从苦丁茶提取的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有较强的干预作用,药物干预的最适宜作用浓度为40μmol-L-1,药物干预后形态学观察的最适宜时间为24 h。  相似文献   
88.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概括、总结、分析,从针刺治疗原则、取穴方法研究、针刺手法研究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10余年来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体现了针灸疗法的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的独特优势,并认为确定统一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加强研究设计的科学性、严密性、扩大样本数量、巩固其疗效可靠性等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方法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经伤椎复位固定和经伤椎椎弓根颗粒植骨和有选择半椎板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结果 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患者椎体高度恢复良好,骨折全部愈合,无钉棒断裂发生。结论应用钉棒系统经伤椎置钉固定和经伤椎植骨椎体复位满意、骨折愈合良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内口荷包缝合、瘘管搔刮置管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7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内口荷包缝合、瘘管搔刮置管引流术;对照组采用挂线或切开等传统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可行性。结果 70例均获随访,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接近(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为(14.46±3.58)d,短于对照组的(17.26±3.63)d(P〈0.01)。观察组术后肛门疼痛和肛门变形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肛门狭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术式相比,采用内口荷包缝合、瘘管搔刮置管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