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325篇
预防医学   16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6篇
  1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辅助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该院妇产科就诊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LNG-IUS辅助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统计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月经情况、血红蛋白浓度、子宫内膜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PBAC评分明显降低,闭经率明显提高,血红蛋白浓度明显升高,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作用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G-IUS辅助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良反应少,能够有效减少月经量,纠正贫血,抑制子宫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难治性宫内妊娠物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难治性宫内妊娠物残留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行宫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术中子宫穿孔、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需再次清宫、月经减少、宫腔粘连、血HCG恢复正常时间等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难治性宫内妊娠物残留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优于传统的清宫术治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监测医院重症医学科、手术室、新生儿科等33个临床科室护士站接收放置无菌物品台面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 2013年10月对33个临床科室护士站接收放置无菌物品台面,采用随机抽样法进行采样,放到(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结果 33个科室护士站台面中有11个科室检出病原菌,共检出病原菌1 202株,其中微球菌属检出最多,占53.24%,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和毛霉菌属,分别占19.14%、14.39%;护士站台面轻、中、重度污染分别占12.12%、21.21%、66.67%。结论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无菌观念,使用整理箱运送无菌物品,灭菌的无菌物品应专柜放置,与消毒物品分开放置,加强棉布无菌包的管理,在护理治疗室中固定专柜放置棉布包装的无菌包,不与其他一次性无菌物品混放,能最大限度避免无菌物品在交接与使用时受到污染,避免无菌物品污染引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4.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白细胞介素 (IL) 1β 31、IL 1β 5 11和IL 1受体拮抗因子基因 (IL 1RN)多态性在北京地区胃癌患者及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分布情况 ,探讨IL 1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胃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北京地区 5 7例胃癌患者和 12 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外周血标本 ,提取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 (PCR RFLP)检测入选患者的IL 1基因多态性情况 ,并比较这些基因多态性在胃癌组和慢性胃炎组的分布差异。结果 IL 1β 31C等位基因在慢性胃炎组和胃癌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 4 9.2 %和 6 1.4 % ,胃癌组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 (P <0 .0 5 ) ,携带IL 1β 31C等位基因增加胃癌的风险性 ,IL 1β 31C/C纯合子型的胃癌风险OR值为 2 .4 (95 %CI =1.0~ 5 .9)。IL 1β 5 11T等位基因在慢性胃炎组和胃癌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 4 7.9%和 6 5 .8% ,胃癌组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 (P <0 .0 1) ,携带IL 1β 5 11T等位基因增加胃癌的风险性 ,IL 1β 5 11T/T纯合子型的胃癌风险OR值为 3.8(95 %CI =1.5~ 9.7)。IL 1RN 2等位基因在慢性胃炎组和胃癌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 3.8%和 11.4 % ,胃癌组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 (P <0 .0 1) ,携带IL 1RN 2等位基因增加胃癌的风险性 ,L/ 2杂合子型的胃癌风险OR值为 3.5 (95 %CI =1.4~ 8.9  相似文献   
25.
刘清华  农加利 《安徽医药》2020,24(5):920-923
目的探讨超早期应用针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 ?6(IL?6)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7月至 2019年 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生命体征平稳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7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36例)及针刺组( 3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针刺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于入院后第 1天开始),治疗时间为 3周。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第 1、3、7天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两组病人脑脊液 IL?6水平,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苏醒率及催醒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针刺组与对照组 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596.4±1 906.8)比( 3 650.9±2 001.6)mg/L,P>0.05)],治疗后第 1,3,7天时,针刺组 IL?6水平[(1 694.5±739.1)、(250.6± 100.6)、(469.7±196.3)mg/L]明显低于对照组[(2 384.9±1 007.4)、(556.2±166.9)、(695.2±277.8)m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CS评分针刺组[(11.9±4.3)比( 5.6±1.8)分]与对照组[(10.2±4.1)比( 5.5±1.6)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P<0.05);针刺组 GCS评分[(11.9±4.3)比( 10.2±4.1)分]及催醒所需时间[(6.8±2.9)比( 9.1±3.6)d]、苏醒率[80.0%比 60.0%]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超早期针刺治疗可有效降低颅脑损伤后病人脑脊液中 IL?6的含量,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 GCS评分,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苏醒。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建立科学高效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法,对调动临床护士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制定护士绩效考核评价分配方案,设计护士工作绩效考核项目、具体内容及每项分值,进行量化考核,考核成绩与当月奖金挂钩并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后患者综合满意度、护理人员对奖金分配满意度有提高,与实施绩效考核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实施护士绩效考核,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CXCL12/CXCR4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腺样囊性癌病理切片中CXCL12/CXCR4表达情况;Kaplan-Meier法、COX模型分析以上2个因子及临床病理相关指标对ACC患者预后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CXCL12、CXCR4在A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是54.8%(34/62例)、77.42%(48/62例);Kaplan-Meier法结果显示CXCL12、CXCR4阳性组生存时间均较阴性组短(P<0.05);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CXCR4的表达、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复发/转移是影响A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XCR4的表达与ACC的恶性程度有关;CXCR4表达、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复发/转移为预测腺样囊性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妇女TORCH筛查结果,了解待孕妇女TORCH感染情况。方法对广西66个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县(市、区)计划怀孕妇女的TORCH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城镇对象与农村对象的TORCH感染发生情况,了解县、乡两级服务机构TORCH筛查结果的差异。结果RV—IgG筛查阳性率48.31%,CMV—IgM筛查阳性率0.45%,CMV—IgG筛查阳性率44.02%,TOX—IgM筛查阳性率0.18%,TOX—IgG筛查阳性率2.27%;城镇对象RV—IgG、CMV—IgM、CMV—IgG阳性率高于农村对象(P〈0.01);TOX—IgM阳性率与农村对象相近(P〉0.05);TOX—IgG阳性率低于农村对象(P〈0.01)。结论了解计划怀孕妇女TORCH感染情况,指导其选择合适的怀孕时间,有利于减少TORCH感染所致的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29.
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肝脏疾病发病诱因复杂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治愈率不够理想,迫切需要明确其作用机制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靶点与药物。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一种长度超过200 nt的非编码RNA,是近年来肝脏疾病的研究热点。本文以肝脏疾病中主要的信号转导通路为主线,对近年来lncRNA调控肝脏疾病相关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详细阐述lncRNA通过调节肝脏疾病中关键的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等多种生理过程,从而促进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为肝脏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寻找治疗肝脏疾病的新靶点及生物标志物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0.
背景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医疗是国外为老弱失能人群提供可及性医疗服务的有效手段,我国也在积极推进居家医疗服务,但我国的居家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有待研究。目的 从居家医疗实践者的角度深入了解我国居家医疗发展的内外部挑战,为实践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8-06-18至2018-07-07,从参加过中国第三期居家医疗培训会的人员中,通过目的抽样抽取14名开展过居家医疗的医务人员和对居家医疗感兴趣的科研人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度电话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整理访谈资料,凝练主题。结果 根据主题重要程度和重复频率提炼出2个主题:(1)居家医疗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居家医疗质量和安全风险高、居家医疗供方服务能力不足、现代居家医疗科技设备欠缺;(2)居家医疗面临的外部挑战,包括法律法规支持力度不足、居家医疗经济保障少和受到不利的社会环境影响。结论 发展我国的居家医疗尚面临诸多内外部挑战。一方面,政府需要增加对居家医疗的经济支持和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居家医疗服务人员需要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提高居家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