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12篇
  免费   6898篇
  国内免费   4150篇
耳鼻咽喉   698篇
儿科学   782篇
妇产科学   657篇
基础医学   5375篇
口腔科学   1332篇
临床医学   7253篇
内科学   7091篇
皮肤病学   547篇
神经病学   2290篇
特种医学   23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5625篇
综合类   12897篇
现状与发展   13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5078篇
眼科学   1334篇
药学   6945篇
  92篇
中国医学   4533篇
肿瘤学   3973篇
  2024年   231篇
  2023年   1120篇
  2022年   2220篇
  2021年   3622篇
  2020年   2816篇
  2019年   2037篇
  2018年   2090篇
  2017年   2116篇
  2016年   1877篇
  2015年   3040篇
  2014年   3677篇
  2013年   3543篇
  2012年   4974篇
  2011年   5179篇
  2010年   4025篇
  2009年   3385篇
  2008年   3603篇
  2007年   3557篇
  2006年   3175篇
  2005年   2599篇
  2004年   2082篇
  2003年   1881篇
  2002年   1635篇
  2001年   1198篇
  2000年   877篇
  1999年   564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312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5339例创伤患者创伤及死亡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创伤患者创伤及死亡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院收治 5 3 3 9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 3 3 9例创伤患者中男性 3 910例 ,女性 14 2 9例 ,平均受伤年龄 (3 5 3± 3 3 7)岁 ,2 0~ 2 9岁占 64 19%。治愈好转5 168例 ,死亡 47例 ,3 1例死于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结论 创伤的高危人群为青壮年 ,且男性多于女性 ,交通事故是本组创伤的第一位原因。把创伤的预防与控制作为一项政府工程 ,加强宣传和教育 ,改善交通状况等均对创伤的预防与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PTEN蛋白在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及SD大鼠主动脉中的表达。方法:取18周龄和26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及同龄雄性SD大鼠主动脉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PTEN在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SD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存在PTEN阳怀免疫反应产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也存在PTEN阳性免疫反应产物,但免疫反应产物的染色强度明显低于SD大鼠。结论:SD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PTEN高表达,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PTEN表达呈下降趋势。提示PTEN可能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重塑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3.
分子生物学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衍生出DNA测序、DNA突变以及基因定位和克隆的各种方法.生物芯片则是当代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它对基础研究以及在医学上对疾病分子的探索,开拓了临床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该文就这些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症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并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6例儿童颈椎钙化性椎间盘病的影像表现。结果 16例患均行颈椎平片检查,5例行CT扫描并作了三维重建,8例行MRI检查。16例平片均显示了椎间盘钙化灶,均为单发,CT平扫加三维重建显示4例钙化呈卵圆形,1例钙化为不规则形。MRI检查不仅显示了椎间盘内改变还清晰显示了病变相邻椎体边缘信号改变,在T1、T2加权像上呈低信号。结论 平片检查可以显示椎间盘钙化;CT平扫加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了钙化灶的大小、形态;MRI检查在显示受累椎体及周围组织的改变方面明显优于CT和平片。  相似文献   
85.
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寰枢椎侧块关节运动轨迹方程 ,左半部是 :S(x) =-2 3 .2 42 9-8.663 1x-0 .45 91x2 ;右半部是 :S(x) =-19.683 8+ 7.15 5 4x-0 .3 5 2 6x2 。  相似文献   
86.
胃癌组织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检测 p1 6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分布特点 ,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 S- 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53例胃癌组织及 35例癌旁组织进行 p1 6蛋白的定位观察 .结果 各病理类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均有 p1 6基因蛋白表达 .阳性率分别为 62 .3% (33/53)和 88.6% (31 /35) ,阳性细胞的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细胞核 .胃癌 p1 6基因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在统计学上无差异 (P>0 .0 5) ;而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在统计学上有差异 (P<0 .0 5) .p1 6蛋白阳性者 5年生存率 51 .0 %高于 p1 6蛋白阴性者 2 0 .0 % (P<0 .0 5) .结论  p1 6基因缺失和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检测 p1 6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辅助临床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推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7.
现代中医药产业化发展探讨(四)——中医医疗部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中医药产业化发展在经历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之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回顾了中医药在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成就;对我国中医药目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国家提出的中医药事业“十五”计划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出生体重对其血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低叶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同期出生的新生儿分为正常组和窒息组,并分别分为正常体重及低体重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血清中Hcy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中叶酸浓度。结果窒息组正常体重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为(10.50±2.19)μmol/L,低体重儿为(15.82±2.51)μmol/L,对照组正常体重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为(7.73±0.61)μmol/L,低体重儿为(7.45±0.43)μmol/L。在窒息组内低体重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P<0.001),且窒息低体重组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儿,不论其出生体重如何(P<0.001)。血清叶酸水平检测结果显示窒息组正常体重儿血清叶酸水平为(2.74±0.16)μg/L,低体重儿为(2.29±0.25)μg/L,对照组正常体重儿血清叶酸为(3.33±0.23)μg/L,低体重儿为(3.02±0.29)μg/L。窒息组患儿无论正常体重儿还是低体重儿其血清叶酸水平变化均不显著(P>0.05)。结论缺氧窒息合并低出生体重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9.
辛玲 《护理研究》2006,20(14):1259-1260
医院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病人或家属获得预防疾病、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知识的护理活动[1]。它有多种教育形式,本文就量化健康教育与随机健康教育效果进行比较。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2年1月—2004年1月,知道自己所患病情,能清楚表达自己意愿的200例CCU住院病人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200例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68例,女40例,年龄(58.7±6.9)岁;初中及以下35例,高中及以上73例;高血压36例,急性心肌梗死1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7例,恶性心律失常27例(行起搏器植入术7例),急性左心衰竭15例。对照组男60例,女32例,年…  相似文献   
90.
Ganoderma sinensis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Oriental countri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arious diseases including cancer.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lipid extract from Ganoderma exhibits direct cytotoxicity against tumor cells. Here, it is reported that the lipid extract from germinating G. sinensis spores, at lower concentrations that have no direct tumoricidal activity, induce potent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in human monocytes/macrophages. Upon stimulation with the lipid extract, monocytes/macrophages exhibited markedly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surface expression of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Conditioned medium from stimulated cells effectively suppressed the growth of tumor cells. Apparently, the lipid extract triggered macrophage activation via a mechanism different from that associated with LPS. Moreover,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lipid extract could partially re‐establish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the immunosuppressive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 addition to its direct tumoricidal activity, the lipid extract from G. sinensis spores could exert antitumor activity by stimulating the activation of human monocytes/macrophages.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