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20篇
  免费   11916篇
  国内免费   6623篇
耳鼻咽喉   1262篇
儿科学   1971篇
妇产科学   2966篇
基础医学   13647篇
口腔科学   2708篇
临床医学   16366篇
内科学   19899篇
皮肤病学   1632篇
神经病学   6509篇
特种医学   43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7篇
外科学   13445篇
综合类   19982篇
现状与发展   21篇
一般理论   18篇
预防医学   9306篇
眼科学   3467篇
药学   13804篇
  128篇
中国医学   6786篇
肿瘤学   10494篇
  2024年   227篇
  2023年   1640篇
  2022年   2922篇
  2021年   5665篇
  2020年   4254篇
  2019年   3826篇
  2018年   4053篇
  2017年   3875篇
  2016年   3397篇
  2015年   5394篇
  2014年   6953篇
  2013年   7148篇
  2012年   10367篇
  2011年   11131篇
  2010年   7671篇
  2009年   6309篇
  2008年   7962篇
  2007年   7888篇
  2006年   7503篇
  2005年   6800篇
  2004年   4910篇
  2003年   4458篇
  2002年   3729篇
  2001年   3122篇
  2000年   2880篇
  1999年   2673篇
  1998年   1317篇
  1997年   1224篇
  1996年   999篇
  1995年   958篇
  1994年   893篇
  1993年   510篇
  1992年   894篇
  1991年   802篇
  1990年   670篇
  1989年   568篇
  1988年   525篇
  1987年   441篇
  1986年   356篇
  1985年   283篇
  1984年   184篇
  1983年   167篇
  1982年   95篇
  1981年   92篇
  1979年   140篇
  1978年   111篇
  1977年   83篇
  1974年   94篇
  1973年   72篇
  1972年   8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91.
目的:观察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及尼莫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7在大连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进行。取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尼莫地平组(n=50):尾壳核注射自体股动脉血50μL复制脑出血模型,造模即刻腹腔注射尼莫地平1.6mg/kg(即8μL/g),以后每天1次。②模型组(n=50):同前造模,术后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③假手术组(n=20):手术,但进针人尾壳核后不注血。各组分为术后6,24,48,72h、5d 5个时间点。造模动物醒后进行Bederson评分,评估其行为和神经功能缺陷(0—3分。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陷越重,评分≥2分为造模成功)。人组动物在以上5个时间点进行Bederson评分后,麻醉状态下处死取脑,经尾壳核行冠状切片,行免疫组化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结果:8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Bederson评分: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大鼠醒后迅速出现偏瘫,24h后评分趋于稳定,至72h之间评分最高,然后逐渐下降,5d时仍有体征。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尼莫地平组术后48,72h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②血肿周围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假手术组进针侧脑组织表达很少,模型组6h后即有表达,24h达高峰,持续72h后逐渐下降,5d后仅有少量表达;尼莫地平组动态变化趋势与模型组相同,但各时间点的数值均较低,尤其是术后24~72h(P〈0.01)。结论: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升高,提示其与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损伤有一定关系。②尼莫地平降低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从而减轻细胞凋亡程度,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降低神经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92.
颈肩背轴型反流皮瓣修复儿童颏颈瘢痕挛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修复儿童颏颈瘢痕挛缩一种实用而较理想的方法.方法以颈横动脉浅支为蒂,利用其与旋肩胛动脉皮支的丰富吻合,反流形成超长的轴型皮瓣,向前旋转修复瘢痕松解后的颈前创面.结果采用本皮瓣修复30例儿童颏颈瘢痕挛缩,其中18例随访2年,颈部活动自如,颌骨发育无明显异常,皮瓣色泽良好,效果令人满意.结论本皮瓣轴型血管恒定,反流灌注动脉压高有保证,供瓣面积充足,供区多可直接拉拢缝合,是修复儿童颏颈瘢痕挛缩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3.
网络环境下医学专题检索服务的深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定题服务的现状和价值,提出跟踪服务的方式,进行分阶段的、具体的定题服务,并实例分析分阶段定题服务的优势。  相似文献   
94.
目的首先确定中毒药物,然后通过测定血药浓度以了解中毒程度,为重度苯妥英钠中毒患者临床抢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间隔一定时间采集患者静脉血,萃取血中药物,在211 nm处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明确中毒药物并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在苯妥英中毒患者中最高血药浓度为68.94 mg.L-1,接近治疗浓度上限的3.5倍。结论患者为重度中毒,危及生命,需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积极配合,施行全程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95.
胆囊结石伴胆囊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关系及胆囊结石伴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27例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27例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男10例,女17例,男女之比为1:1.7。平均年龄68.5岁,其中60岁以上22例。临床症状最常见为腹痛(85.2%)。既往有明确胆结石病史患者15例,入院后发现胆结石的有12例。行B超检查的23例,诊断胆囊癌的有12例(52.2%)。CT结合增强扫描检查12例,诊断胆囊癌的有8例(66.7%)。行肿瘤根治切除者8例,根治率29.6%。随访13例,随访期为3个月~7年,获随访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为12个月。结论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发病因素之一,胆囊癌早期诊断困难,晚期治疗效果差,伴胆囊结石的胆囊癌关键是要引起重视,不能满足胆囊结石的诊断而遗漏胆囊癌。对胆囊结石患者要密切随访,高危患者要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用髓内钉治疗儿童成骨不全严重肢体畸形中的矫形和防止再骨折的作用。[方法]2000年1月-2004年8月期间,共治疗8例,男3例,女5例。术中均将弯曲股骨或胫骨行多段截骨后髓内钉固定。其中2.0mm克氏针置入2例,Ender钉3例,Nancy弹性髓内钉3例。[结果]术后8例畸形改善明显,随访9个月.5a,平均2.4a,随访中肢体未再发骨折,未见髓内针合并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1例术前轮椅患儿术后可扶拐行走;1例发生克氏针骨外部分断裂。[结论]多段截骨矫形后内置髓内钉治疗儿童成骨不全,对矫正肢体畸形、减少再次骨折机会,效果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97.
为了研究γ-干扰素(IFNγ)对大鼠胚胎基底前脑及隔区核团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胆碱能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记酶-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进行染色,ChAT阳性细胞的数量反映了胆碱能神经元的数量,并用14C-乙酰CoA作底物来检测ChAT活性。结果显示,IFNγ处理过的实验组,ChAT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ChAT活性也增加,这种增加被大鼠抗小鼠IFNγ单克隆抗体(Ab-IFNγ)完全拮抗。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周期进行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百分率无明显改变。用MAP2标记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数基本未增加。以上结果提示:IFNγ不能促进基底前脑和隔区神经元增殖,胆碱能神经元表达增加不是因为神经元数目增加而是分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
目的比较伊贝沙坦与雷米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伊贝沙坦组(36例)口服伊贝沙坦150 mg.d-1;雷米普利组(36例)口服雷米普利2.5 mg.d-1。治疗前与治疗6 mo后分别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每搏输出量(SV)、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评估心功能。结果治疗6 mo后,2组心功能较治疗前非常明显改善(P<0.01),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贝沙坦与雷米普利治疗CHF均有效,且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99.
The spine, pelvic bones and long bone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are common sites for insufficiency fractures. Cases of sternum insufficiency fractures have been rarely reported in an elderly patient. Insufficiency fracture tends to occur in bones with decreased mechanical strength. It tends to occur in elderly patients, especiall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underlying diseases. We describe a case of sternum insufficiency fracture in a patient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on long-term corticosteroid therapy diagnosed in an emergency setting. Sternum insufficiency fracture is a rare cause of chest pain. This case serves to remind the emergency physician to remain vigilant for other noncardiac and nontraumatic causes of chest pain. If diagnosed accurately, these patients can be discharged and treated as outpatients.  相似文献   
100.
阴茎异常勃起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阴茎异常勃起患者1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血管活性药物所致8例,白血病所致2例,会阴外伤所致1例,原因不明3例。给予海绵体血气分析、阴茎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作海绵体穿刺减压及分流手术等治疗。结果:13例为低流量型异常勃起,1例为高流量型异常勃起,治疗后异常勃起均缓解。随访3~46个月,4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海绵体纤维化或勃起功能障碍。结论:海绵体血气分析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有助于阴茎异常勃起准确及时的诊断。对于低流量型异常勃起,早期及时正确的治疗是避免术后海绵体纤维化、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