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7篇
  免费   575篇
  国内免费   254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111篇
基础医学   641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545篇
内科学   843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248篇
特种医学   1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01篇
综合类   1048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424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492篇
  8篇
中国医学   312篇
肿瘤学   47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5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5篇
  1970年   11篇
  196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21.
将BNP和AT-Ⅱ、ACTH AVP单独或BNP与这3种肽分别合并在大鼠icv或iv注入后观察血Ald浓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①iv给予AVP(5μg/3ml·h~(-1))、ACTH(5μg/3ml·h~(-1))和AT-Ⅱ(5 v.g/3 ml·h(-1)),1h后均能增加血Ald的浓度。iv给予BNP(5μg/3ml·h(-1))能明显抑制AVP和ACTH的刺激作用,而不影响AT-Ⅱ的刺激作用。②icv给予BNP(2 Vg/10 pl NS)能降低血Aid浓度。icv给予AVP(2μg/10μl NS)能增加血Aid浓度,但ACTH(2μg/10μl NS)和AT-Ⅱ(2μg/10μl NS)无此种作用。但如脑室同时给予BNP(2μg/10μlNS)却可明显刺激Aid分泌。③icv注入BNP对外周注入的3种多肽的刺激作用无任何影响。从上述的实验结果可看出:脑内BNP可“反常”地增加AT-Ⅱ、ACTH和AVP对Ald分泌的刺激作用,与外周抑制AVP,ACTH的刺激作用不同。而脑内BNP不影响这3种多肽的外周刺激作用。结论是脑内BNP以其独特的方式调节Ald的分泌,控制水盐代谢。  相似文献   
22.
对HCV血清标记阳性的静脉内毒瘤者进行半年和15个月随访,并调查影响转归的部分因素。结果显示,静脉内毒瘾者抗-HCV自然转阴率分别为11.0/和33.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提示转阴率以婚姻状况良好的已婚者较离婚者高、人均年收入高者较低者高,说明婚姻状况和人们的经济水平对毒瘾者抗-HCV转阴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端粒酶调节相关基因TRAP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TRAP基因在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作用相关性,探讨其在人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原核表达TRAP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检测TRAP及hTERT在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通过构建TRAP真核表达载体、基因转染,观察TRAP对细胞hTERT转录、端粒酶活性和癌细胞生长及成瘤性的影响。结果: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的TRAP蛋白免疫、制备多克隆抗体,经Westem blot鉴定与TRAP具有特异结合性;免疫组化显示247例恶性肿瘤中有213例TRAP阳性,表达率为86.2%,而在所有癌旁组织中TRAP为阴性。另外,交界性及癌前病变与良性病变组织中TRAP表达差异也有显著性:进一步检测卵巢生发上皮肿瘤、乳腺癌、肝癌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hTERT表达,显示hTERT与TRAP表达的结果相一致。TRAP正义转染使hTERT及端粒酶活性升高,细胞增殖加快;而反义转染时,两者均下降,细胞增殖受抑。裸鼠成瘤性实验表明:正义TRAP使癌细胞成瘤性增强,而反义则抑制移植瘤的生长。结论:TRAP表达存在于人癌组织及部分癌前病变,与癌细胞恶性表型相关,并与hTERT表达一致。TRAP基因参与对端粒酶的调节作用,可能与人肿瘤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肠功能紊乱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50例肝硬化合并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贝飞达、双迪28d,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主要的肝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肠道功能改善总有效率70%,治疗组总有效率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ALT、T-BiL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肠功能紊乱的患者给予微生态制剂、肠动力药及心理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对大段异体骨移植用于骨肿瘤保肢治疗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采用大段异体骨修复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5例,术后X线及同位素骨扫描评定骨愈合,并评估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3—6个月在X线片显示牢固的生物固定(坚强的外骨痂或已骨性连接)、^99mTc—MDP骨扫描图像显示异体骨早期代谢活跃,2年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同种异体骨半关节移植治疗股骨远端肿瘤术后观察移植骨与自体骨愈合,关节功能重建方面到达良好表现。  相似文献   
26.

Purpose  

The narrow efficacy-toxicity window of anticancer agents necessitates understanding of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ir disposition.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camptothecins as they exist in the lactone and carboxylate forms with each moiety differentially interacting with efflux or uptake transporters. Here we determined the disposition of the lactone and carboxylate forms of AR-67, a 3rd generation camptothecin analogue.  相似文献   
27.
实验性肝纤维化胶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过程中胶原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制作四氯化碳肝纤维化模型,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用VG、RF染色显示Ⅰ、Ⅱ型胶原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放免法测定肝匀浆及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应用上述指标反映肝纤维化过程中胶原的变化规律。结果:随实验时间延长,肝内胶原含量逐渐增加。肝纤维化早、中期以Ⅲ型胶原增生为主,肝纤维化后期及肝硬化期以Ⅰ期胶原为增生为主。血清PCⅢ与肝内胶原变化基本同步。结论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0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水平 ,以及对比研究联合应用尿激酶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后CGRP的变化。结果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存在高水平的CGRP ,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后 6h血浆CGRP水平明显升高 ,3d达到最高峰 ,15d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CGRP可以作为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指标之一 ,联合应用尿激酶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Ach Rab)含量与眼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程度和发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关系。方法  2 0例眼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按受累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 ,采用固相酶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 Ach Rab含量 (P/ N值 )。结果 对照组和病情轻、中、重三组血清 P/ N值分别为 :0 .6 7± 0 .45、0 .78± 0 .30、1.16± 0 .18和 1.5 1± 0 .13。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重度组与中度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3例 P/ N值明显高患者 (中度组 1例、重度组 2例 ) 2年后发展成全身型。结论  P/ N值可反映患者病情程度和提供眼型重症肌无力发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预兆信息。  相似文献   
30.
临床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环孢素A、雷公藤多甙、甲基氢化泼尼松、前列腺素E1伍用的新型免疫抑制方案,预防小肠移植排斥反应取得满意效果。病人存活310d。经验表明,通过内窥镜和肠粘膜组织病理检查,监测排斥反应简便实用有效。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研究发现,移植术后供肠细胞向受体组织移居嵌合,而临床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促进细胞移居嵌合可能有利于防止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