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44篇
  免费   6908篇
  国内免费   4257篇
耳鼻咽喉   718篇
儿科学   1499篇
妇产科学   434篇
基础医学   4347篇
口腔科学   1161篇
临床医学   9403篇
内科学   6768篇
皮肤病学   888篇
神经病学   1535篇
特种医学   2946篇
外科学   6685篇
综合类   21040篇
现状与发展   31篇
预防医学   8304篇
眼科学   1019篇
药学   8747篇
  106篇
中国医学   6645篇
肿瘤学   3133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771篇
  2022年   1979篇
  2021年   2620篇
  2020年   2343篇
  2019年   1150篇
  2018年   1330篇
  2017年   1783篇
  2016年   1324篇
  2015年   2489篇
  2014年   3411篇
  2013年   4467篇
  2012年   6731篇
  2011年   7030篇
  2010年   6476篇
  2009年   6017篇
  2008年   6230篇
  2007年   6147篇
  2006年   5423篇
  2005年   4451篇
  2004年   3214篇
  2003年   2716篇
  2002年   2111篇
  2001年   2065篇
  2000年   1498篇
  1999年   554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同提取方法对西洋参皂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考察提取方法不同对比色法测定西在总皂甙的影响。方法:(1)乙醚脱脂-甲醇回流提取。(2)氯食物脱脂-甲醇回流提取。(3)甲醇回流提取。(4)甲醇冷浸提取。以比色法测定上述不同提取液中的皂甙含量。结果:(1)、(2)、(4)提取法西洋参总皂甙含量分别为8.64%、8.43%、8.27%,(3)法总皂甙含量为11.27%。结论:(4)法操作简便 、安全、低毒,适合于西洋参药总皂甙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2.
不同工艺各类棉酚的反相薄层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苯胺法与酸法工艺制备的各类棉酚的质量,本胺法工艺制品中是否残留本胺棉酚。方法:采用RP18F反相薄层板,以丙酮-水(4:1)为展开系统分离展开。结果:苯胺法工艺生产的棉酚中出现苯胺棉酚的斑点。结论:首次用反相薄层色谱法确证了苯胺法工艺生产的棉酚中残留有苯胶棉酚。  相似文献   
993.
诊断推理中人工神经网络与基于案例推理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人工神经网的诊断方法与基于案例推理的方法(Case-Based Reasoning, CBR)的结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种结合方案.针对CBR系统建立案例库索引这一难点,方案一利用人工神经网诊断分类器的诊断结果对案例库进行索引;方案二用人工神经网为待诊断对象建立模型,对正常的状态作出预测,通过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的差异对案例库进行索引.在作出最后诊断之前两种方案都利用CBR的推理结果对神经网的诊断结果进行检验和修正,从而给出更为精确、便于解释的诊断结果.经过实验对比验证,人工神经网与CBR方法的结合有效的弥补了它们在诊断推理应用中通常存在的局限.从诊断准确率、诊断速度以及诊断系统的自学习性等方面,都取得了优于传统人工神经网方法和CBR方法的性能,较好的完成了诊断推理工作.  相似文献   
994.
对60kg/m侧磨钢轨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得到了侧磨量与疲劳寿命及疲劳应力与疲劳寿命两个回归方程,为控制调边钢轨下道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本文给出了参加广东省SPECT质控网设计的断层模型测试实验后的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充分说明了如何选择最佳滤波函数是获得良好的SPECT图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基因A/C1166多态性的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检测 87例汉族老年EH患者和 5 5例正常老年人的AT1-R基因A/C1166多态性分布。 结果 87例老年EH患者的C1166等位基因频率为 0 .115 ,5 5例正常老年人为 0 .0 36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老年EH的患者C1166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升高 ,可能为EH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AngⅡ受体1多态性与肥厚型心肌病(HCM)发病的关系。方法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ASO)技术,对35例HCM患者和44例正常对照的AT1基因A  相似文献   
998.
Pre-S2、抗Pre-S2和HBVDNA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re-S2,抗Pre-S2二对半和HBV DNA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诊断意义。方法:用ELISA法和PCR法分别检测93例乙型肝炎患者和28例健康人血清中的Pre-S2,抗Pre-S2,二对半和HBV DNA水平。结果:93例乙肝患者HBsAg,HBeAg,HBcAb阳性32例,HBsAg,HBeAb,HBcAb阳性39例,HBsAg,HBcAb阳性18例,HBcAb阳性4例。Pre-S2结果阳性率66.7%(62/93),Pre-S2抗体结果阳性率1.1%(1/93),HBV DNA结果阳性率40.9%(38/93),28例健康人二对半,五项全阴16例,HBsAb阳性12例,Pre-S2阳性1例,HBV DNA阳性1例,Pre-S2抗体阳性5例占HBsAb阳性47.7%(5/12),Pre-S2和HBV DNA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非HBeAg阳性组中HBV DNA阳性率约低于Pre-S2。结论:Pre-S2,抗Pre-S2,HBV DNA和二对半在乙型肝炎血清学诊断中显示,Pre-S2优于HBV DNA和二对半,Pre-S2抗体出现早于抗HBs和抗HBe,抗Pre-S2阳性检出率较低,可能同乙型肝炎疫苗中抗Pre-S2含量低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 DNA含量、倍体分析、S期比例等特点 ,及与组织学分级、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仪 (ICM)测定了 2 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 DNA含量 ,并以 38例卵巢良恶性囊性上皮性肿瘤为对照 ,进行倍体分析、S期比例、DI测定。结果 :卵巢交界性肿瘤 DI值 1.11± 0 .0 7,S期比例 33.2 1± 13.72 % ,与良恶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2 2例交界性肿瘤中 4例为异倍体肿瘤 ,与恶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3例复发病例与同组比较其 DI值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1) ,异倍体肿瘤多见。结论 :ICM具有方便、可靠的特点 ,通过测定 DI值、S期比例倍体分析可提示卵巢肿瘤的增殖及预后情况 ,评估潜在恶性的卵巢上皮性肿瘤 ,为临床防治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00.
难治性肾病的判别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产生激素敏感性肾病与难治性肾病的判别函数 ,了解引起肾病难治的危险因素。方法 使用SPSS软件包 ,对激素敏感与难治性肾病 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逐步判别分析和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 筛选出血尿 (blo)、水肿程度 (ede)、感染 (inf)、白蛋白输入 (per) 4个变量对 2类总体有显著贡献 ,其判别方程为 :X1=- 6 .16 18 5 .2 6 2 2blo 2 .5 86 0ede 0 .710 8inf 0 .5 6 86per,X2 =- 11.1970 6 .72 18blo 3.40 42ede 2 2 873inf 2 .75 0 3per。此判别函数的Wilks统计量为 0 .6 947,P <0 .0 1,回代判别总的准确率为 77.88%。由这些自变量组成的logistic线性方程为 :Y =- 5 .5 789 1.15 38blo 0 .8711ede 1.3714inf 1.5 72 3per,这 4个变量的条件危险比分别为 3.170 3、2 .3894、3.940 9和 4.8178。结论 血尿、高度水肿、感染、白蛋白输入是肾病综合征难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