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39篇
  免费   6882篇
  国内免费   4224篇
耳鼻咽喉   714篇
儿科学   1496篇
妇产科学   433篇
基础医学   4301篇
口腔科学   1156篇
临床医学   9354篇
内科学   6733篇
皮肤病学   885篇
神经病学   1526篇
特种医学   2937篇
外科学   6665篇
综合类   20932篇
现状与发展   31篇
预防医学   8226篇
眼科学   1012篇
药学   8709篇
  105篇
中国医学   6602篇
肿瘤学   3128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766篇
  2022年   1965篇
  2021年   2599篇
  2020年   2319篇
  2019年   1138篇
  2018年   1322篇
  2017年   1772篇
  2016年   1316篇
  2015年   2475篇
  2014年   3395篇
  2013年   4438篇
  2012年   6703篇
  2011年   6974篇
  2010年   6434篇
  2009年   5983篇
  2008年   6189篇
  2007年   6125篇
  2006年   5404篇
  2005年   4420篇
  2004年   3192篇
  2003年   2710篇
  2002年   2108篇
  2001年   2058篇
  2000年   1493篇
  1999年   554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目的 分析影响结肠癌预后的免疫相关 lncRNA, 并构建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预测模型。 方法 下载 TCGA 数据库中的结肠癌 lncRNA 表达谱, 数据经 TPM 标准化后分析所有 lncRNA 的差异性表 达, 其中缺失值的补充采用 KNN 法, 通过共表达方法提取并鉴定免疫相关 lncRNA, 然后对差异性表达的 lncRNA 进行 LASSO 回归分析, 再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 最后使用 R 4. 0. 2 统计学软件的 ggplot2 包基于 lncRNA 风险评分与基因表达关系, 构建风险因子关联图、 KM 曲线及评价模型预测价值的 ROC 曲线。 结果 经过表达差异性分析发现, 共有 2 258 个 lncRNA 在癌和癌旁组织中差异性表达, 其中上 调的有 1 648 个, 下调的有 610 个。 选取差异表达前 100 位的免疫相关 lncRNA 进行 LASSO 回归分析, 共筛 选出 12 个 lncRNA, 再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后显示 AC092723. 1、 AC007182. 1 和 AC004947. 1 与预后明显相关, 使用 R 4. 0. 2 统计学软件构建预后风险因子关联图, ROC 曲线显示其预测 1 年、 3 年和 5 年的预测价值均较高, 其 AUC 分别为 0. 79 (95 % CI: 0. 67 ~ 0. 91), 0. 78 (95 % CI: 0. 66 ~ 0. 9), 0. 7 (95 % CI: 0. 51 ~ 0. 9)。 结论 研究使用 TCGA 公共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的预后模型显示有 较高的预测价值, 除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外, 对未来 lncRNA 相关结肠癌的研究也提供了一定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2.
随着心血管MRI(CMRI)技术的进步,多模态CMRI已广泛用于评估二尖瓣病变,可显示瓣膜解剖学结构、评估瓣膜病变严重程度、量化心腔容积及心肌纤维化,在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其危险分层方面取得较多进展。本文围绕CMRI评估二尖瓣病变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3.
含氯含碘及戊二醛类高效消毒剂毒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效消毒剂的毒性作用。方法选择某品牌的三种消毒剂,参照《消毒技术规范》中的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①某品牌消毒片(含氯)小鼠经口LD50为2228mg/kg,属低毒类,戊二醛和复合碘为实际无毒类;②消毒片和戊二醛一次皮肤刺激、复合碘一次眼刺激和多次皮肤刺激试验均无明显刺激性;③三种消毒剂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均为阴性,致突变性检测结果为非染色体断裂剂。结论三种消毒剂急性毒性和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994.
丙烯腈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丙烯腈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在急性和亚急性经口染毒试验中,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染毒剂量(10m g/kg、30m g/kg 和50m g/kg)丙烯腈(ACN)及不同染毒时段(2h、14d、28d、和42d)对大鼠淋巴细胞DNA 的损伤情况。[结果] 在急性和亚急性染毒试验中,大鼠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均随ACN 染毒剂量增大或染毒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并显著高于对照组或染毒14d 组(P<0.01),且存在较好的剂量-反应和时间-反应关系(P< 0.01)。亚急性染毒试验中,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淋巴细胞DNA 的损伤程度可达到饱和。染毒组细胞DNA 损伤反应模式明显不同于对照组,单个细胞间的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随染毒剂量增大和染毒时间延长也逐渐增大。[结论] ACN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且损伤程度和模式受ACN 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北京市西城区1989~1997年预防接种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分析发生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原因,以控制和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对1989~1997 年北京市西城区预防接种副反应的监测资料做了分析。1989~1997 年北京市西城区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率为38-49/10 万。其中1994 年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84/10 万;1997 年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316-57/10 万。副反应发生年龄以6 岁最多,占总反应的72-70 % ;其次为< 1 岁,占9-39% 。90-09 % 的副反应发生在接种后≤1 天。88-17% 的副反应与接种≥2 次同种疫苗有关。一般反应、加重反应、异常反应分别占总反应的2-09% 、70-61% 、27-30% 。其中157 例异常反应中过敏反应占59-24% ,非特异性反应占40-76% 。  相似文献   
996.
广州地区高校离退休教职工伤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意外伤害的相关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老年人保健工作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医学相关知识、流行病学方法和医学统计学手段,对广州地区部分高校的1 001名离退休教职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龄组与低龄组、有慢性病与无慢性病、视听能力差与视听能力好、操作功能差与操作功能好、自我感觉差与自我感觉好、生活态度消极与生活态度积极的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发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龄、有慢性病、视听能力差、操作功能差、自我感觉差、生活态度消极是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香港地区意外伤害儿童事故发生后的就诊时间、受伤后紧急救护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416例意外伤害儿童的家长接受了问卷调查.结果意外伤害儿童中就诊时间最短者为5分钟,最长近24小时,近50%的意外伤害儿童能在2小时内到医院就诊.意外伤害儿童的就诊时间与意外伤害类型为烧烫伤、开放性外伤、父亲的文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发生时间是夜晚11点至清晨6点、父母关系亲密呈显著正相关.43.0%的意外伤害儿童接受过紧急救护处理,绝大多数由母亲完成.同其它类型意外伤害相比,烧烫伤、开放性外伤接受紧急救护措施可能性较大,OR分别为7.53和2.11.与<1岁组意外伤害儿童相比,1~、2~、4~、6~、>8岁组接受紧急救护的比例较高,OR依次为2.73、2.69、2.49、8.82和2.45.结论对父母及看护人进行有关儿童意外伤害方面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8.
应用肠内营养剂对小儿营养不良进行治疗。营养剂治疗组13例,平均年龄5.4岁,其中结核性脑膜炎昏迷5例,慢性腹泻8例,计算出每人每日所需营养素,摄入量为21~42ml·kg-1·d-1,一日3次。对照组15例,平均年龄5.2岁,供给自制混合奶。结果治疗组体重(WT),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有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证明肠内营养剂应用简便,无副作用,能较快恢复人体测量指标和生化指标,改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视频显示终端(VDT)脉冲磁场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方法:用15.6kHz、峰值强度为200 μT的脉冲磁场(PMF)和(或)十四酰基咐拜醇酯(TPA:5 ng/m l)对培养的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进行辐射24 h,采用离子电渗注射法观察荧光黄向与其接触的周围细胞的传递情况。结果:TPA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具有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1),单纯VDT组对GJIC无抑制作用(P> 0.05),亦未见该脉冲磁场对TPA的抑制作用有增强效应。结论:视频显示终端脉冲磁场(15.6 kHz)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无直接和(或)协同TPA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P物质(SP)与造血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造血祖细胞培养法检测正常血浓度的SP以及不同浓度的SP 对骨髓CFU-GM和CFU-C21的作用.结果:10-10 mol*L-1和10-11 mol.L-1 SP组CFU-GM的产率分别为193±19和206±40,与对照(136±17)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10-10mol.L-1和10-11mol.L-1 SP对CFU-C21也有明显刺激作用,前者CFU-C21为143±16,后者为153±15,与对照(80.3±31)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高于或低于上述浓度时,SP对CFU-GM和CFU-C21的刺激作用均减弱,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适当浓度的SP对体外CFU-GM和CFU-C21具有明显的刺激效应.SP对正常骨髓造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