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700篇
  免费   33280篇
  国内免费   19340篇
耳鼻咽喉   3461篇
儿科学   5521篇
妇产科学   2095篇
基础医学   21319篇
口腔科学   6783篇
临床医学   39683篇
内科学   29258篇
皮肤病学   3911篇
神经病学   7917篇
特种医学   139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8192篇
综合类   91805篇
现状与发展   82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37824篇
眼科学   3982篇
药学   41220篇
  538篇
中国医学   34239篇
肿瘤学   15567篇
  2024年   1057篇
  2023年   4202篇
  2022年   10580篇
  2021年   13700篇
  2020年   11674篇
  2019年   6519篇
  2018年   7243篇
  2017年   9629篇
  2016年   7586篇
  2015年   13634篇
  2014年   17288篇
  2013年   21921篇
  2012年   31262篇
  2011年   33072篇
  2010年   29205篇
  2009年   26066篇
  2008年   27037篇
  2007年   25818篇
  2006年   22717篇
  2005年   17881篇
  2004年   12626篇
  2003年   10465篇
  2002年   7973篇
  2001年   7270篇
  2000年   5231篇
  1999年   2099篇
  1998年   567篇
  1997年   494篇
  1996年   439篇
  1995年   348篇
  1994年   353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27篇
  1979年   21篇
  1964年   11篇
  1959年   26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28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冠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 ,以探讨凝血系统的变化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10 0例冠心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含量 ,并与4 4例健康人比较。结果发现 ,冠心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指标变化明显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P <0 .0 1)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P <0 .0 5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 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D 二聚体水平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 <0 .0 5 )。结果提示 ,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 ,表现为继发性纤溶亢进 ,血小板活性增加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且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为探讨结肠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实验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将结肠恶性淋巴瘤术中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新鲜瘤组织块植入裸小鼠结肠黏膜层内,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率,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率。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核型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人结肠淋巴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新鲜瘤组织均获得移植成功。依据WHO新的分类标准,建成1株人结肠原发性(原发灶)非霍奇金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HCBL-0303)和1株人结肠原发性(肝转移灶)非霍奇金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HCBL-0304)。移植瘤组织病理学为(非霍奇金B细胞性)高度恶性淋巴瘤;免疫组化显示CDl9、CD20、CD22阳性,CD3、CD7阴性。染色体数目55—59条;流式细胞DI值1.59—1.71,均为异倍体。HCBL-0303肝转移率为63.7%,淋巴结转移率为56.4%;HCBL-0304肝转移率和淋巴结转移率为100%。移植瘤在裸鼠结肠内自主侵袭性生长,发生血液转移、淋巴转移和腹腔内种植性转移。结论HCBL-0303和HCBL-0304是首次成功建立的人结肠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自发性肝转移模型,可用于结肠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侵袭、转移及实验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索乳房皮下切除与几种方法的乳房再造术,即腹直肌肌皮瓣或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或局部皮瓣等即刻再造乳房的方法。方法选择乳腺导管内原位癌10例和巨大乳腺良性肿瘤5例,顺乳晕切口活检,病理检查确立诊断后,采用经乳腺切口行乳癌或巨大肿瘤的乳房皮下切除术,若乳癌或良性肿瘤体积较大,另于腋窝部加做顺腋下皱襞的附加切口,以便于取出切除的组织及切除乳腺的腋尾部,同时可以切取腋淋巴结行冰冻切片活检。然后,应用腹直肌肌皮瓣或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或局部皮瓣即刻行再造乳房,充填乳房切除后的空间,仅以少量的肌皮瓣皮肤修复乳头、乳晕切除后的缺损,并在此转移皮瓣上再造乳头、乳晕。结果经过多专科协作共完成15例,随访结果良好,无肿瘤复发。此法再造的乳房易与健侧乳房对称,保留了原有乳房皮肤的良好感觉,外观形态自然,再造乳房瘢痕较少,且手术切口瘢痕隐蔽。结论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防止乳腺癌复发的前提下,乳房皮下切除与即刻乳房再造法,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和巨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I期完成肿瘤切除和乳房再造术,具有积极有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在我国皮肤科专业领域内美容皮肤科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分支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本文现就美容皮肤科学的定义、体系结构、学科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前景展望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高原高寒地区低氧环境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尿脱氧吡啶酚(DPD)的关系及红景天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选用Wistar雌性大白鼠75只,分别摘除卵巢或假性去卵巢。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切除卵巢组),C组(切除卵巢 尼尔雌醇组),D组(切除卵巢 红景天混合饲料组),E组(切除卵巢 红景天浸液组)。每组15只,术后在海拔3100m青海海北州地区饲养,术后3个月处死,应用放免方法测定血清IL-6、TNF-α和化学发光法测定尿中DPD含量。结果:B组血清IL-6、TNF-α和尿DPD含量显著高于A、C、D、E组。C、D、E组血清IL-6、TNF-α和尿DPD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红景天的抗高原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IL-6、TNF-α含量和尿中DPD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996.
997.
马来酸桂哌齐特在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各50例病人。分析对比治疗后对照组和用药组的实验室各项检查指标:血液流变学,TCD检查结果等变化情况。并且对出院后3—6个月随访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检查中,用药组(马来酸桂哌齐特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显示:用药组的脑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慢(P〈0.05),血管痉挛得到缓解。对比两组出院后随访结果可以看出,用药组的GOS评分、KPS评分及Barthel指数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步证明急性颅脑损伤早期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可增加病变区的脑血流,改善微循环,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8.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2000年至2004年手术治疗的85例CSDH患者,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术后血肿复发3例,张力性气颅1例,脑挫裂1例,硬膜外血肿3例,脑脊液漏1例,脑内血肿1例。结论认识CSDH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早期采取有效措施,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国产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PFN),在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总结自2002年3月-2004年5月使用国产PFN治疗56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男25例,女31例;年龄62~84岁,平均70.2岁)。手术使用骨科牵引床,在C形臂X线机下行闭合复位、锁定技术。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颈干角变化,以关节功能、疼痛情况、是否畸形等制订随访标准。结果:56例中随访49例,平均随访时间6.5个月。全部病例骨折均愈合,1例术后感染,2例出现颈螺钉切割股骨头(其中1例出现明显的外旋短缩畸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37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国产PFN内固定具有损伤小、固定牢固、生物力学优点突出等特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脑梗死OCSP分型和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OCSP临床分型的构成及不同亚型与预后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登记2002年1月~2005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617例脑梗死患者,按照OCSP标准分型并进行随访,分析各亚型与预后及复发的关系。结果OCSP各亚型构成比分变为:TACI占7.3%,PACI23.3%,POCI6.0%,LACI63.4%,分型与预后明显相关,TACI的预后最差,POCI和LACI预后相对较好,PACI次之,卒中复发与分型无明显相关。结论OCSP分型作为一种脑梗死临床分型方法,可以为脑梗死的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