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9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209篇
内科学   15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493篇
预防医学   21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78篇
  3篇
中国医学   246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及厚朴三物汤药理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组成药物相同、但配比不同的三方: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及厚朴三物汤的药理作用差异,为其临床不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炭末推进、黑便排出、氨水引咳、酚红分泌等理气、泻下及止咳化痰等有关实验.结果:三方大剂量均显著增加炭末在小肠推进距离,小剂量时仅厚朴三物汤有效且与小承气汤差异显著;三方大剂量均显著缩短小鼠出现黑便时间,增加6h内黑便排出总量,小剂量时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即呈现明显泻下作用,厚朴三物汤无效;厚朴大黄汤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并显著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而其它两方作用不明显.结论:小承气汤泻下作用较强,厚朴三物汤理气效果较好,厚朴大黄汤止咳化痰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2.
陈星潼  寇纲  李友元 《浙江预防医学》2021,32(11):1438-1231
【目的】 探讨如何在稿源欠缺、显示度低、参与度差的情况下快速有效提升我国初创社科类英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方法】 结合数据统计分析,结合《金融创新》(Financial Innovation)实际案例,归纳初创英文学术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途径及方法。【结果】 《金融创新》创刊5年中,跨越式实现从无到有,再到进入SSCI检索并进入学科Q1分区的进步。【结论】 前沿专刊筹措、邮件精准推广、期刊数据库挖掘是初创英文学术期刊在有限资源下取得突破、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梳理归纳现行论文作者署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网络调查法、文献调研法,从科技期刊、科研管理机构、资助机构及研究人员等视角对现行论文作者署名制度进行分析。【结果】 作者署名制度存在作者身份标准缺乏统一性、作者贡献揭示程度低、未能涵盖所有的贡献角色等问题,可以从建立通用的作者身份标准、采用CRediT贡献分类法、与ORCID建立关联、建立健全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四个方面进行补充完善。【结论】 提高作者贡献的透明性和可获取性,为研究人员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项目申请等提供基于具体贡献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4.
寇静 《海南医学》2012,23(15):151-153
目的比较手术麻醉前后留置胃管对患者生理的干扰程度,探讨无痛留置胃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胃肠道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全麻后留置胃管,对照组患者于麻醉前在病房清醒状态下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分析两组患者留置胃管过程中恶心、呕吐程度,生命体征的波动情况,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插管后留置胃管无恶心、呕吐症状,心率、血压无明显波动,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出现明显恶心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呕吐,患者的心率、血压波动明显,且一次性留置胃管成功率为88%,较第一组低。结论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应用全麻后留置胃管可有效减轻留置胃管过程对患者的生理干扰,提高舒适度,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真正含义,明显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胰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6只.以腹腔注射DDC(750 mg/kg体重)每周2次,共6周建立胰腺纤维化动物模型,治疗组于DDC注射后2周起每日腹腔注射苦参碱(100 mg/kg体重),6周后处死动物.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胰腺常规病理检查、评分,Masson染色判断胶原纤维量.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mad3、Smad7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治疗组血清透明质酸浓度、病理积分及胶原纤维的表达量分别为(105.85 ± 25.69)ng/ml、3.16 ± 1.15及(19.16 ± 4.27)%,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分别为(23.16 ± 7.68)%和(18.65 ± 9.82)%,TGF-β1 mRNA和Smad3 mRNA表达分别为0.33 ± 0.10和0.23 ± 0.03,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 < 0.01).而Smad7的表达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大鼠腹腔注射DDC可建立胰腺纤维化动物模型.苦参碱具有显著的抗胰腺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的产生、抑制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调查陕西省地区级城市中心医院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相关科室医师对哮喘知识的了解程度,旨在评估前期哮喘协作组在医师教育方面的成果,为陕西省下一步的医师教育工作部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陕西省的6个地区级城市中各选取一所三级医院,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2007年10月至12月门诊医师对哮喘知识的知晓程度,涉及专业包括呼吸内科、综合内科、儿科和急诊科。调查内容包括哮喘发病机制、防治知识、2006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及相关组织结构等。结果收回调查问卷187份,呼吸内科、综合内科、儿科和急诊科分别占29.9%、23.0%、26.7%和20.3%。①在对哮喘相关组织的了解方面:58.9%~62.5%的呼吸内科医师对哮喘相关指导机构很清楚,远远高于其他专业;但仍有10.7%的呼吸内科医师不知道GINA的含义。知道世界哮喘日的医师已占到87.6%;②在2006版GINA内容方面:认识到哮喘的气道慢性炎症本质的医师为69.9%,其中呼吸内科医师最高为78.6%,综合内科医师最低为55.8%。了解按控制水平分类的呼吸内科医师为69.6%,远远高于其他专科。54.8%~75.0%的医师认识到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在哮喘防治中的重要地位。但只有7.1%、42.9%的呼吸内科医师清楚哮喘控制测试、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在哮喘管理中与救治中的作用。清楚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需与ICS联用的医师只有37.8%。了解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控制药物的已达52.0%~76.4%。仍有51.9%的医师认为医院自产的过敏原提取物能够用于临床脱敏治疗。只有35.3%的医师知道肺功能检测能做为确诊哮喘的重要依据。12.3%的医师认为口服是最佳的给药途径。20.9%的医师表示不会用药物吸入装置,19.3%的医师表示没见过。42.2%的医师表示近三年曾参加过哮喘知识新进展的教育或研讨会。54.5%的医师表示为每位接诊的?  相似文献   
47.
目的:通过中医期刊文献了解中医从脾虚论治冠心病的论治方法。方法:检索1979年3月—2013年6月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收集期刊中从脾论治冠心病的文献,应用内容分析法分别从辨治思维、辨治依据、论治法则、治疗方剂等方面分析文献对脾虚导致冠心病的论治。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文献104篇,其中从脾论治冠心病的文章以辨病思维(68篇)和辨证思维(29篇)为主,论治依据主要是脾虚症状及舌、脉象(37篇)、排除因素(29篇)等,论治法则主要是补养祛痰(9篇)、理气除痰(7篇);使用最多的方剂是四君子汤类(11篇),其次为二陈汤类(9篇)、生脉散(5篇)、瓜蒌薤白半夏汤(4篇)、血府逐瘀汤(3篇)等。结论:中医对脾虚型冠心病的论治已积累了一定理论和临床经验,但文献数量尚不足,还需对其进一步探讨,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48.
“肝藏血,主疏泄”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在中医辨证论治诸多疾病中应用广泛,尤其在高血压病的从肝论治方面。然其调节血压、调节肝血流的具体机制,调节血压血流的途径、部位等尚不甚明确。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脑-肝-血管”轴的角度,基于肝血管和生理、神经支配等方面,初步探讨其“藏血、主疏泄”的机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相关深入基础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瘀疏肝汤,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及B超检查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87.50%,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近4年深圳市宝安区772例道路交通伤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市区交通伤预防、安全宣教及科学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深圳市交警处理的交通伤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深圳市宝安区近4年772例交通事故后24小时内致死患者发生的时间分布情况(年份、月份、日期及发生时间等);空间分布情况(发生路口路段、道路类型等);交通伤患者死亡情况(死亡患者类型、受伤类型等)。结果2011~2014年深圳市宝安区共发生道路交通伤24小时内致死患者772例,呈逐年递减趋势,其中2011年276例、2012年183例、2013年174例、2014年139例;交通伤致死患者中男594例,女178例,男女比例为3.32:1;交通伤致死患者中<18岁91例,18~40岁376例,41~65岁271例,>65岁34例;交通伤致死患者中主因颅脑损伤致死患者613例(79.4%),主因胸腹脏器损伤致死患者133例(17.2%),主因失血性休克26例(3.4%);交通伤致死患者中行人158例(20.5%),自行车骑乘人员252例(32.6%),摩托车驾驶人员133例(17.2%),机动车驾驶员或乘客229例(29.7%)。结论深圳市宝安区近4年交通伤致死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行人、自行车及摩托车骑乘人员是主要致死人群,颅脑损伤是主要致死原因,应当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鼓励自行车及摩托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是有效降低本区域交通伤致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