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5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75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318篇
内科学   167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科学   267篇
综合类   628篇
预防医学   310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270篇
中国医学   170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药益髓生血颗粒对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造血调控机制。方法:将78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G-CSF组(C组)、益髓生血颗粒高剂量组(D组)、益髓生血颗粒中剂量组(E组)、益髓生血颗粒低剂量组(F组),每组13只。采用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造成小鼠骨髓急性损伤模型。造模前,先预防给药2 d,D-F组分别按12,6,3 g.kg-1.d-1灌胃益髓生血颗粒,A~C组给予等量蒸馏水。造模第2天,C组按30μg.kg-1.d-1皮下注射G-CSF注射液,其余各组给药方法同预防给药,连续14 d。收集各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G0/G1期细胞比例为(67.6±7.1)%,明显降低;S期细胞比例为(25.3±5.7)%,G2/M期细胞比例为(7.1±1.8)%,均明显增加(均P<0.001);细胞增殖指数为(32.4±7.1)%,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益髓生血颗粒高剂量组G0/G1期细胞比例为(62.2±3.6)%,明显降低(P<0.05);细胞增殖指数为(37.8±3.6)%,明显升高(P<0.05);益髓生血颗粒各剂量组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29.1±2.7)%,(29.2±4.8)%,(29.5±3.9)%,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补肾生血药益髓生血颗粒可通过促进骨髓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而明显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价舌针治疗中风失语症的有效性和可能的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Medline、CNKI、CMB、VIP等数据库及手工检索与舌针治疗中风失语症相关的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采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154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778例,对照组762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论:舌针治疗中风失语有一定的疗效,但所纳入研究文献质量偏低,仍需更大样本含量及更高质量的RCT文献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比较致畸敏感期环磷酰胺不同给药方案对孕鼠的致畸效应,确定一种最佳的给药方案以指导环磷酰胺作为大鼠致畸敏感期生殖毒性试验阳性对照的使用。 方法:交配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环磷酰胺连续给药组 (A组),于妊娠第6~15天 (即GD6~GD15)每天按4.8 mg/kg皮下注射给予环磷酰胺;环磷酰胺单次给药组 (B组),于GD12一次性按12 mg/kg皮下注射给予环磷酰胺;对照组 (C组),于GD6~GD15每天皮下注射给予大鼠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孕期称取母鼠体质量并观察一般状况,于GD20用CO2对孕鼠实施安乐死,解剖后称重并记录其生殖器官质量,检查胎仔外观、骨骼和内脏畸形情况。 结果:两个环磷酰胺给药组一般状况观察均未见异常;B组子宫胎盘质量、胎盘质量、子宫质量低于对照组 (P<0.05)。 外观检查,A组未出现显著的畸形种类;B组能引起明显的外观畸形,主要有脑膜膨出、小头、脑露、足内翻等。内脏检查,A组显著增加的畸形仅见侧脑室扩大或淤血;B组出现明显的内脏畸形,主要表现为第三脑室扩大或淤血、侧脑室扩大或淤血、心室心房异常等。骨骼检查,A组骨骼畸形种类较少,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大部分骨骼畸形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主要表现在头部和胸腔,如基蝶骨异常、肋骨数目异常等。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大鼠于GD12按12 mg/kg经皮下注射给予环磷酰胺为较为理想的阳性对照给药方法,显示出更宽的畸形谱和更重的畸形程度,推荐在大鼠致畸敏感期生殖毒性试验中选用。  相似文献   
994.
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脂质沉积和血管内皮的影响与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密切相关.本实验以颈总动脉套管和高脂饵食法建立家兔局部低剪切应力As模型,通过检测造模2 4,8周的血流量、切应力、血脂水平及血管病理形态,发现颈总动脉套管法在近心端可形成局部低剪应力;阿托伐他汀和参莲提取物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地增加近心端血流量(P<0.05),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P<0.05),减少As模型家兔近心端血管病变程度.本研究首次证实了参莲提取物(丹参和穿心莲组成)对As斑块形成的抑制作用与改善血流有关.  相似文献   
995.
槐定碱抗骨癌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W256癌细胞诱导的骨癌痛模型大鼠探讨槐定碱抗癌痛药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骨髓腔注射W256癌细胞复制骨癌痛大鼠模型;造模10 d后选取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及槐定碱治疗组,另取同期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大鼠于造模第15天开始给予槐定碱25 mg·kg-1治疗10 d;各组大鼠给药前、后测量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末次给药后,对大鼠患肢进行放射学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患肢肿瘤组织环氧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槐定碱可明显提高骨癌痛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值(P<0.05,P<0.01);改善肿瘤引起的骨损伤(P<0.05),明显下调肿瘤组织COX-2,VEGF表达(P<0.05)。结论:槐定碱对W256癌细胞诱导的骨癌痛大鼠有镇痛作用和抑制肿瘤发展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建立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RT-LAMP)方法特异检测伤寒沙门菌。 方法 针对伤寒沙门菌 fliC-d 基因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该靶基因的RT-LAMP方法,利用48个血清型的纯培养伤寒和非伤寒沙门菌菌株、常见非沙门致腹泻病原菌以及发热为主要症状的8种常见病原菌RNA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同时对伤寒沙门菌全血模拟标本进行敏感性检测,并与rRT-PCR方法的敏感性进行比较。 结果 等温65 ℃条件下,30~60 min内可完成RT-LAMP检测反应,利用该方法检测44株伤寒沙门菌均阳性,除4种少见的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扩增阳性外,其余30种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致腹泻的其他5种肠道致病菌以及发热为主要症状的8种常见非沙门菌也均扩增阴性。在对纯菌总RNA检测中,RT-LAMP的最低检测限为0.5 pg/反应,即97个拷贝/反应。在以全血模拟样品提取核酸为模板的检测中,敏感性达1 cfu/ml,比rRT-PCR检测低限高100倍。 结论 建立了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RT-LAMP检测血液中伤寒沙门菌的方法,为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快速诊断及不明原因发热症状的病原初步鉴别提供了简便的手段,可用于对伤寒的早期诊断、预防控制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腺癌X线摄影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乳腺黏液腺癌(单纯型19例,混合型11例)的X线摄影表现,并分析其病理特点。结果①乳腺黏液腺癌最常见的x线表现为肿块(25例),伴或不伴钙化。少见征象为局部不对称性致密影伴钙化(5例);②单纯型黏液腺癌X线表现多为边缘小分叶,混合型黏液腺癌X线摄影多表现为边缘浸润,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肿块的形状、大小、密度情况在判断黏液腺癌的病理分型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亚型的乳腺黏液腺癌的X线摄影表现不完全一致,单纯型黏液腺癌最常见的表现为边缘小分叶的肿块,较少伴钙化;混合型黏液腺癌最常见的表现为边缘浸润的肿块,多伴细小、多形性钙化。  相似文献   
998.
刘伟  阚清芳  吴浩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2):1677-1679
目的: 比较光棒和直接喉镜在缺齿无齿老年患者经口气管插管麻醉中的应用,寻找有效的插管方法.方法: 缺齿无齿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光棒组(L组)和直接喉镜组(M组).比较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5 min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及2组插管成功率、插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插管成功率皆100%;M 组气管插管后5min的血压和心率均较L组升高(P< 0.05~P< 0.01).2组插管成功后口腔咽喉黏膜和牙龈牙齿损伤、术后咽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光棒引导经口气管插管用于缺齿无齿老年患者插管,具全麻诱导,简便、有效、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背景:拇外翻畸形矫正方式多样,采用迷你双螺纹空心钉材料结合截骨矫形的方式损伤小,能够满足拇外翻矫形的目的,是临床上新型的微创生物型内固定材料。 目的:回顾性分析迷你双螺纹空心钉材料应用于截骨矫形拇外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拇外翻畸形患者30例,其中双侧矫形患者8例,单侧矫形患者22例。根据自愿均采用第一跖骨截骨矫形迷你双螺纹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前后拍摄X射线片测量外翻角、跖间角、籽骨位置,进行AOFAS评分,并计算第一跖骨短缩长度。 结果与结论:采用迷你双螺纹空心钉结合截骨矫形治疗后,拇外翻畸形患者的外翻角、跖间角、AOFAS评分及籽骨位置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第一跖骨短缩在矫形可控范围内避免畸形复发及跖骨痛。  相似文献   
1000.
于海东  辛华  王英  张文陆  王勇  马雷  杨慧 《临床荟萃》2012,27(11):946-949
目的 了解佳木斯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中质粒介导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流行情况及主要的基因型别.方法 127株临床分离无重复大肠埃希菌81株与阴沟肠杆菌46株,采用酶提取物三维实验检测产AmpC酶和ESBLs菌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质粒型AmpC酶与ESBLs基因及其序列测定以确定其基因亚型.结果 46株阴沟肠杆菌中,单产AmpC酶者、单产ESBLs者、高产AmpC酶并产ESBLs者分别占21.7%、28.3%、6.5%;81株大肠埃希菌中,单产AmpC酶者、单产ESBLs者、高产AmpC酶并产ESBLs者分别占19.8%、38.3%、9.9%.大肠埃希菌ESBLs基因型为TEM、SHV、CTX-M,质粒AmpC酶基因型为DHA.阴沟肠杆菌ESBLs基因型为TEM、SHV、CTX-M,质粒AmpC酶基因型为DHA.结论 CTX-M型和DHA-1型分别是本地区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ESBLs和质粒介导AmpC酶的主要流行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