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75篇
  免费   8752篇
  国内免费   6040篇
耳鼻咽喉   1107篇
儿科学   1537篇
妇产科学   2304篇
基础医学   12310篇
口腔科学   1946篇
临床医学   13700篇
内科学   15944篇
皮肤病学   896篇
神经病学   5614篇
特种医学   35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2篇
外科学   11048篇
综合类   14732篇
现状与发展   23篇
一般理论   20篇
预防医学   5896篇
眼科学   2833篇
药学   10616篇
  56篇
中国医学   4815篇
肿瘤学   8614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1311篇
  2022年   2381篇
  2021年   4889篇
  2020年   3494篇
  2019年   3219篇
  2018年   3535篇
  2017年   2923篇
  2016年   2842篇
  2015年   4403篇
  2014年   5607篇
  2013年   5003篇
  2012年   7522篇
  2011年   8264篇
  2010年   4969篇
  2009年   3818篇
  2008年   5269篇
  2007年   5523篇
  2006年   5400篇
  2005年   5694篇
  2004年   3832篇
  2003年   3401篇
  2002年   2996篇
  2001年   2440篇
  2000年   2649篇
  1999年   2690篇
  1998年   1574篇
  1997年   1472篇
  1996年   1310篇
  1995年   1162篇
  1994年   983篇
  1993年   635篇
  1992年   998篇
  1991年   805篇
  1990年   684篇
  1989年   600篇
  1988年   593篇
  1987年   512篇
  1986年   418篇
  1985年   330篇
  1984年   208篇
  1983年   159篇
  1982年   85篇
  1981年   98篇
  1980年   83篇
  1979年   115篇
  1978年   53篇
  1977年   56篇
  1975年   44篇
  1974年   4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结直肠癌中TGF-β1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和血管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和血管形成的关系。 方法 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2 6例结直肠癌中TGF 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同时应用CD34标记肿瘤间质中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12 6例结直肠癌中TGF β1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 2 1%和 6 3 5 %。结直肠癌中TGF β1、VEGF蛋白的表达和MVD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呈正相关 (P <0 0 5 ) ;VEGF在TGF β1表达阳性的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GF β1表达阴性的结直肠癌 (P <0 0 5 ) ,TGF β1表达阳性的结直肠癌MVD高于TGF β1表达阴性的结直肠癌(P <0 0 5 )。结论 TGF β1可能通过间接或直接刺激肿瘤血管形成而促进结直肠癌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992.
The emergence of acquired metallo-beta-lactamase (MBL) in gram-negative bacilli is regarded as a therapeutic challenge since such enzymes are capable of hydrolyzing all beta-lactams in vitro except the monobactam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 of 8 episodes of gram-negative bacteremia caused by MBL-producing isolates from January 1997 through December 2000 (Klebsiella pneumoniae, 6 isolates; Pseudomonas stutzeri, 4; Pseudomonas aeruginosa, 1; and Pseudomonas putida, 1) were analyzed. The medi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61 years (range, 2-95 years). Most patients (n = 6, 75%) had more than 1 comorbid illness or condition and 6 patients acquired bacteremia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The median time from admission to the first positive culture was 34.5 days (range, 1-99 days). Pneumonia was the most common site of infection. Five patients (62.5%) received a carbapenem to treat bacteremia. The median time to defervescence was 6 days (range, 2-12 days). No bacteriologic failure was noted during or after antimicrobial therapy. The overall mortality rate from bacteremia caused by gram-negative, MBL-producing organisms was nil at 14 or 28 days.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组织蛋白酶L(Cat L)及其抑制剂Cystatin C在曲张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SMC)中的表达。方法:术中收集曲张及正常大隐静脉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检测。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可见Cat L、Cystatin C分别在曲张、正常大隐静脉中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细胞主要位于SMC胞质;曲张组SMC中Cat L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高,Cystatin C明显降低,与正常组间差异显著;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Cat L与曲张大隐静脉SMC共定位,Cystatin C与正常大隐静脉SMC共定位。结论:在曲张大隐静脉的SMC中Cat L表达增强,Cystatin C表达下降。这一改变可能作为大隐静脉曲张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994.
创新思维对肾移植模型制作教学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肾移植模型是研究肾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机制、治疗措施以及诱导免疫耐受的重要平台,但其制作复杂,在传统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创新思维,改进了教学方式,建立了多项新技术,显著提高了以显微外科技术为基础的大鼠肾移植模型制作的教学效率与质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应用现代教学手段解决传统教学中的难题1.1大鼠肾移植模型的制作特点以及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该模型制作主要依赖显微外科技术,教学中,从解剖结构、手术器械到手术操作的突出特点是“精细、微小”,也是教学的难点。传统教学主要依靠文字教材以及部分挂…  相似文献   
995.
冠心康对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血清NO及血浆ET-1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中药冠心康预防用药对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 (AS)家兔血清一氧化氮 (NO)及血浆内皮素 1(ET 1)的影响。方法 :采用猪油加胆固醇饲料造模法 ,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组 ) ,模型组 (M组 ) ,冠心康治疗组 (T组 ) ,复方丹参片治疗对照组 (C组 ) ,各组在实验开始 ,第 6周末 ,第 12周末取血标本测定上述参数。结果 :与M组比较 ,T组、C组均可显著提高血清NO含量 ,降低血浆ET 1含量 (P <0 .0 5 ) ,且T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冠心康有维持内源性ET 1和NO的平衡而保护正常内皮功能的作用 ,这可能是其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抗心肌缺血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6.
CYP1A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YP1A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RFLP、ASA技术 ,分析 78例ALL患者和 112例健康人CYP1A1基因多态性 ,比较ALL患者与对照组间频率差异。结果 ALL组CYP1A1MspI基因多态位点 ,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中等位基因m2使患ALL的危险度提高了 1.5 4倍 ,m1m2、m2m2基因型使患ALL的危险度分别提高了 2 .2 7倍和 2 .77倍 ;ALL组CYP1A1Ile-Val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YP1A1MspI基因多态可能与ALL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97.
Qin W  Gao J  Xing Q  Yang J  Qian X  Li X  Guo Z  Chen H  Wang L  Huang X  Gu N  Feng G  He L 《Neuroscience letters》2005,375(3):207-210
Recently, proteolipid protein 1 (PLP1) has been identified as downregulated in schizophrenia by quantitative PCR and other technologies. In this work we attempted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LP1 in the etiology of schizophrenia using a family based association study in 487 Chinese Han family trios. The TDT for allelic association demonstrated that, in male, a weak association was detected in SNP rs475827 with p=0.0294, suggesting that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s within PLP1 in male are likely to confer an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schizophrenia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998.
布氏显微镜活血分析: 细胞流变学研究的新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布氏显微镜活血分析:细胞流变学研究的新方法骆秉铨*黄荣国*陈兴新*细胞流变学是研究血细胞流动变形的科学,在方法学上发展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方法,但多不能直接动态观察细胞水平的真实改变,有待完善和创新。我们采用布氏多功能显微镜的活血分析法[1],在高放大倍...  相似文献   
999.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血管内支架组织相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将锥形记忆合金支架分别植入6只猪右侧髂动脉。用以研究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血管内支架生物相容性,支架植入前入植入后8个月,观测动物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毛发中镍钛元素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支架植入后8个月处死动物,全身重要脏器(肝、脾、肾、肺、心、脑等)病理学检查结构正常,无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支架植入部位上游血管壁内膜光滑,内皮细胞结构正常,内弹力板完整,支架植入段为完整肉芽组织阻塞,  相似文献   
1000.
为阐明肝硬化时TXA_2/PGI_2的代谢状况及其与门脉高压的关系,我们研究了慢性胆管结扎犬肝硬化时血浆TXB_2/6-keto-PGF_(1α)变化及其与门脉血液动力学的关系。结果表明,肝硬化犬下腔静脉TXB_2水平与正常犬相近(P>0.05),肝静脉显著高于正常犬(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