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2篇
  免费   886篇
  国内免费   621篇
耳鼻咽喉   187篇
儿科学   71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917篇
口腔科学   102篇
临床医学   1065篇
内科学   1080篇
皮肤病学   96篇
神经病学   409篇
特种医学   3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778篇
综合类   1491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493篇
眼科学   142篇
药学   851篇
  12篇
中国医学   506篇
肿瘤学   66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461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298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439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692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401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X线表现及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SARS的61例患者,对发病后的一系列胸片和CT影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以发热为最早起病症状,88.5%患者在起病1周内肺部出现肺局灶性斑片状模糊影,并迅速扩大.2周内病变达高峰,有57.4%患者两肺大部分肺野受累,病情重.83.6%患者在5周内肺部阴影逐渐消散.在恢复期16例CT扫描中,有13例显示肺部遗留纤维化病灶.有6例患者合并感染,病期延长,4例死亡.结论SARS早期出现肺部炎性改变,发展迅速,大部分两肺受累,重症比例高,易致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以腺病毒介导gax基因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 ,增强VSMC中gax基因的表达。方法 采用位置特异性重组方法构建携带大鼠 gax基因表达序列的复制缺陷型 5型腺病毒载体(AdCMV gax) ,经 2 93细胞扩增 ,纯化制备高滴度病毒转染液 ;以病毒转染液常规转染VSMC后 ,应用RT PCR、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分别检测VSMC中 gax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 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显示AdCMV gax转染VSMC后 ,VSMC的Gax蛋白表达率明显增高 ,转染后 2 4小时即可达 80 %左右 ,高水平的表达可维持 5天以上 ;AdCMV gax转染前 ,PDGF BB对gax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均有下调作用 ,AdCMV gax转染后 ,无论有无PDGF BB刺激 ,VSMC中 gax基因的表达均比转染前显著增高。 结论 腺病毒载体可有效地介导 gax基因转染VSMC ,并且表达为蛋白质。这有利于进一步研究 gax基因对VSM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368例0~5岁婴幼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对小儿佝偻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全血干化学和免疫浓缩技术检测血液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并与临床诊断为佝偻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68例中BALP〈200U/L113例,占30.7%,(200~250)U/L120例,为32.6%,〉250U/L135例,为36.7%。3月~组与2岁~组BALP检测结果比较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2岁一组与4~5岁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3月~组与4~5岁组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01)。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佝偻病的92例,为36.1%,临界组与阳性组中诊断为佝偻病的结果进行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BALP检测方法简单,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防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4.
陶庆兰  刘阳  耿婷 《上海精神医学》2007,19(5):267-269,276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障碍的关系,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方法应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与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30名患抑郁障碍的大学生和30名正常对照进行调查。结果两组学生在生活事件量表总分;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患者组母亲还表现出较强的过分干涉(P<0.05)。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情绪和对生活事件的态度,不良的教养方式会增加大学生发生抑郁障碍的可能。  相似文献   
35.
36.
①目的进一步了解动物心肌细胞的种属特性。②方法应用电子显微镜对鲤、蟾蜍、鳖和家鸽等几种脊椎动物心肌细胞进行了观察。③结果这几种动物心肌细胞的侧面连接较多见。除家鸽外,心肌细胞的肌原纤维的排列比较松散。所观察各种属动物的心肌细胞均含有单位膜包绕的特殊颗粒,以心房肌细胞为多,但这几种动物心肌细胞的特殊颗粒在大小、形态、分布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家鸽心肌细胞的特殊颗粒小,常成群分布于肌膜下方,并可见颗粒外排迹象。其它种属的特殊颗粒大小不等,多位于核周区。横小管系统以家鸽心室肌最易辨认,其它均少见。家鸽心肌细胞中的肌原纤维较其它动物密集,且排列整齐。④结论脊椎动物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有种属特性。  相似文献   
37.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离心机高G训练方案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制定我国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离心机高G训练方案。方法拟定离心机高G训练方案,对47名飞行员进行训练,训练后检验训练效果,提出训练方案。结果训练后受试者采用综合抗荷措施时的G耐力比基础G耐力高4.3G~4.7G,比训练前提高了1.9G~3.3G(P<0.01)。结论按本研究提出的高G训练方案进行训练,可显著提高飞行员的G耐力,该训练方案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38.
颅面联合入路切除颅眶鼻沟通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了颅面联合入路成功切除颅眶鼻沟通瘤5例,包括上颌窦腺鳞癌及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各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分化好的软骨肉瘤1例。重点讨论了手术方法,眼球保留及颅底修复等问题。  相似文献   
39.
十二指肠溃疡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溃疡与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8例)与健康对照(67例)进行问卷测试与评价分析。结果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生活事件里正性刺激量,负性刺激量和总刺激量都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受到的主观支持比一般人群多;而客观支持比一般人群少,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受到的总支持量并不比一般人多,而且,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对支持的利用度也不比一般人高。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明显的生活事件和不足的社会支持,对生活事件的刺激尤为敏感。  相似文献   
40.
人巨细胞病毒pp150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构建人巨细胞病毒(HCMV)PP150的原核高效表达系统,制备用于急性,活动性HCMV感染血清学诊断的基因工程抗原。②方法 PCR扩增HCMV PP150抗原决定簇(840-1048aa)编码基因片段,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p2,pet-28a,转化宿主菌E.coli.诱导表达,经麦芽糖亲和层析树脂纯化,以WesternBlot及间接ELISA法鉴定及其抗原性。③结果 重组表达质粒PMAL-P2-PP150可在E.coli.5DH5a中有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后,凝胶成像系统分析显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4万,约占菌体蛋白的10%。而重组质粒pET-28a-pp150未见明显表达带,Western-Blot检测,阳性识别率为80%(12/15)。用此蛋白包被ELISA板,检测正常孕妇血清,阳性率为6.5%(17/263)。与本室制备的全病毒抗原的ELISA的诊断符合率为96%。④结论此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进一步完善后可用于HCMV急性和活动性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