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7篇
  免费   1389篇
  国内免费   760篇
耳鼻咽喉   140篇
儿科学   182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710篇
口腔科学   506篇
临床医学   1568篇
内科学   1284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180篇
特种医学   682篇
外科学   1203篇
综合类   3526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335篇
眼科学   165篇
药学   1642篇
  23篇
中国医学   1199篇
肿瘤学   52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544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506篇
  2014年   653篇
  2013年   799篇
  2012年   1120篇
  2011年   1240篇
  2010年   1151篇
  2009年   1035篇
  2008年   1081篇
  2007年   997篇
  2006年   892篇
  2005年   713篇
  2004年   481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结肠回肠反流与回肠黏膜结肠化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肠回肠反流后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的机制.方法取SD大鼠60只,均为雄性,体重25¨3∞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末端回肠-盲肠侧侧吻合术或回肠末端手术缝线,2个月后处死动物并取组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术后一般状况良好.大体形态学观察:实验组回肠末端黏膜表现为绒毛萎缩、间距增宽、沟变浅、光滑性增强.病理组织学:实验组表现为黏膜绒毛萎缩、间距增宽、沟变浅、上皮细胞变短、杯状细胞增多.电镜观察:实验组可见绒毛变小、变短或脱落;微绒毛变短、分布不均匀;杯状细胞数目在非坏死区增多.结论结肠-回肠反流后可导致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的变化,它可能是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发病基础或前期表现.  相似文献   
62.
人源化抗体构建过程中假链的产生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人源化抗体构建过程中,采用方便、快捷的分子克隆手段。消除SP2/0内源性畸形轻链转录本以获得正确的轻链cDNA。方法在mRNA抽提时,不用常规的TRIZOL法抽提总RNA,而采用经腹腔培养。生长状态良好的杂交瘤细胞。用QIAGEN公司Oligotex Direct mRNA Purification Kit,将polyA^+的mRNA富集。可有效减少畸变转录本的含量,提高功能型mRNA的丰度。利用polyA^+RNA。采用RT-PCR,我们成功地克隆到了轻链可变区序列,序列分析证实读码框完全正确,属于轻链可变区基因。结果NCBI数据库BLAST显示。克隆的基因序列符合小鼠lg可变区特征,具有正确的CDR和FR功能区及VJ连接区。结论采用polyA^+ mRNA富集技术,成功克隆获得阻断型抗人CD154 mAb(4F1)单克隆抗体的轻链、重链可变区基因,成功地消除了SP2/0内源性畸形转录本对免疫球蛋白功能性轻链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麻痹性痴呆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麻痹性痴呆(GPI)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脑电图特征以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12例GPI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GPI患者临床以智能障碍、精神异常、癫痫最常见。12例患者血清甲苯胺红凝集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 ),脑脊液TPPA均( ),而TRUST( )9例。头颅MRI检查结果示大脑皮质萎缩。3例以肢体抽搐为表现者脑电图可见广泛中高幅尖慢波,余脑电图为弥漫性慢波。经抗梅毒治疗,痊愈4例,显效5例,好转3例。结论GPI现已是我国神经梅毒分型中极常见类型,多见于中年男性,临床表现多变,早期误诊率高,早期发现、及时正规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采用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皮瓣修复手指远端掌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 1996年10月~2004年6月,25例(32指)伴肌腱或骨组织外露的手指远端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13~45岁.切割伤6例,冲压伤8例,机器绞伤11例.损伤部位:拇指2例,食指8例,中指5例,环指3例,小指2例,食、中指2例,中、环指2例,食、中、环、小指1例.缺损范围:1.5 cm×1.0 cm~4.0 cm×2.1 cm.损伤至就诊时间30 min~48 h.急诊行清创,采用带蒂邻指皮瓣修复,术中同时将指固有神经的背侧支与指神经残端吻合重建皮瓣感觉,术后3周断蒂.供区中厚皮片游离植皮. 结果术后皮瓣及供区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获随访6~26个月,手指指腹饱满,色泽正常,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为5~8 mm,均无功能障碍. 结论采用吻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邻指皮瓣修复手指远端掌侧软组织缺损不仅能修复缺损皮肤,且能重建皮瓣感觉,术式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65.
Background: Spherophakia is an uncommon diagnosis. This is the first case report of spherophakia evaluated by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Methods: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is a new diagnostic technique developed by one of the authors and provides images with microscopic resolution of the anterior segment. A patient with spherophakia was evaluated by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Zeiss-Humphrey, 50MHz) before and after YAG laser iridotomy.
Results: Ultrasound biomicroscopic assessment revealed a shallow anterior chamber, a very steep anterior lens curvature, iridolenticular contact, elongated zonules, and an increased distance between the lens equator and the ciliary processes. Angle closure glaucoma was due to a pupil block mechanism. The pupil block was relieved by YAG laser iridotomy.
Conclusions: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is a useful technique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of spherophakia. The pupil block in spherophakia is relieved by YAG laser iridotomy.  相似文献   
66.
颅内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它包括起源于颅内各种组织的原发性肿瘤及其他部位转移到颅内的继发性肿瘤。颅内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伴随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常规影像学技术也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进步,颅内肿瘤的诊断准确度越来越高。本文主要介绍颅内常见肿瘤的普通X线、CT、MRI图像特点及影像学进展。  相似文献   
67.
PCNA在大鼠肾上腺细胞培养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鼠肾上腺细胞培养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在大鼠肾上腺细胞培养不同时期表达的强度变化,同时测定肾上腺细胞分泌皮质酮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在肾上腺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第3、5、7天,PCNA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分别为(18±3)%、(38±5)%、(70±6)%,第9、11天与第7天相比,PCNA蛋白表达减弱(P<0.05),皮质酮浓度测定显示在第7天皮质酮浓度达到最高峰(101.2±15.8nmol/L),随后逐渐下降,与PCNA蛋白表达强度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肾上腺细胞体外培养在第7天肾上腺细胞增殖最旺盛,而且肾上腺分泌皮质酮达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68.
本文研究了去除金属离子的金属硫蛋白(ApoMT)对镉金属硫蛋白(CdMT)肾毒性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单独给予CdMT比较,ApoMT能降低尿蛋白量和尿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并能促进尿Cd的排泄。肾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肾近曲小管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提示ApoMT对CdMT肾小管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9.
藏药佐太对西红花苷-1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藏药佐太对西红花苷-1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连续ig生理盐水7 d)和实验组(连续ig佐太混悬液7 d或21 d)大鼠按5 mg/kg剂量im西红花苷-1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大鼠血浆中西红花苷-1的质量浓度,DAS 2.0软件计算各组大鼠西红花苷-1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实验组大鼠分别按10 mg/(kg·d)连续ig佐太7 d和21 d后,西红花苷-1的药动学特征发生明显变化,AUC、C_(max)和MRT显著大于对照组,而CL和Vd显著小于对照组,并且随着佐太用药时间的延长,西红花苷-1的AUC增大.结论 给予佐太后西红花苷-1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显著增多、消除显著减慢.  相似文献   
70.
心脏瓣膜手术后ICU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心瓣膜手术后患者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05年1月至5月间连续507例施行心瓣膜手术患者,根据术后住ICU时间是否延长(住ICU时间延长定义为≥5d)分为两组,组Ⅰ75例,术后住ICU时间延长;组Ⅱ432例,术后住ICU时间未延长.先对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术后住ICU时间延长7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Ⅰ中年龄、有心脏手术史、吸烟史、二次体外循环支持的比率、心胸比率、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均大于或长于组Ⅱ;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肺功能均低于或差于组Ⅱ(P<0.05,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年龄≥65岁(OR=4.399)、LVEF≤0.50(OR=2.788)、心胸比率≥0.68(OR=2.411)、最大通气量实测值/预计值%<71%(OR=4.872)、有心脏手术史(OR=3.241)和术中二次体外循环支持(OR=18.656)为术后住ICU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上可根据年龄、LVEF、心胸比率、最大通气量、术中是否二次体外循环支持预测术后住ICU时间是否延长.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采取更多的防治措施,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