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95篇
  免费   3302篇
  国内免费   1931篇
耳鼻咽喉   215篇
儿科学   663篇
妇产科学   165篇
基础医学   2148篇
口腔科学   537篇
临床医学   3889篇
内科学   2491篇
皮肤病学   406篇
神经病学   587篇
特种医学   1280篇
外科学   3102篇
综合类   9424篇
现状与发展   11篇
预防医学   4007篇
眼科学   308篇
药学   3877篇
  42篇
中国医学   3402篇
肿瘤学   1574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373篇
  2022年   1075篇
  2021年   1275篇
  2020年   1104篇
  2019年   588篇
  2018年   625篇
  2017年   883篇
  2016年   628篇
  2015年   1241篇
  2014年   1663篇
  2013年   2062篇
  2012年   2972篇
  2011年   3244篇
  2010年   2896篇
  2009年   2633篇
  2008年   2773篇
  2007年   2616篇
  2006年   2322篇
  2005年   1864篇
  2004年   1302篇
  2003年   1084篇
  2002年   890篇
  2001年   813篇
  2000年   565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以重组蛋白为抗原的ELISA法检测旋毛虫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寻求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旋毛虫病诊断抗原。 方法 以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T668基因在E.coli高效表达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分别以兔、猪和健康者血清及旋毛虫病阳性血清为一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山羊抗兔IgG、山羊抗猪IgG和山羊抗人IgG为二抗,建立检测旋毛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以旋毛虫肌幼虫排泄?鄄分泌(ES)抗原作为检测对照。 结果 以T668重组蛋白为抗原,对兔、猪和人旋毛虫病血清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00 %,且敏感性高(0.016 μg / 孔),与ES抗原检测结果完全一致。 结论 T668重组抗原有望替代ES抗原检测旋毛虫抗体。  相似文献   
992.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是一类可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产生,又能通过多种途径对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进行负向调节的蛋白质分子。众多研究发现SOCS蛋白家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可以负向调节 JAK/STAT信号通路的分子家族。本文将着重阐述介绍SOCS家族在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采用阈值均衡噪声检测法研究耳蜗死区在突发性聋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耳蜗死区与突发性聋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阈值均衡噪声检测法检测138例(149耳)突发性聋患者,综合治疗2周后,再次行听力检测,分析耳蜗死区和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38例(149耳)突发性聋患者中39例患者(45耳)单或双耳存在一个或多个频率的耳蜗死区,耳蜗死区检出率为30.20%(45/149);耳蜗死区在突发性聋患者主要分布在2000~4000 Hz的高频区域;检测有听力下降的频率993个,其中有耳蜗死区的频率103个,治疗后有效率29.13%(30/103);经检测无耳蜗死区的频率890个,治疗后有效率54.38%(484/890)。两组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58,P<0.05)。结论耳蜗死区与突发性聋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为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指南的构建提供证据支持。方法采用系统评价再评价的方法对现有的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相关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结果共纳入10份相关系统评价,内容涉及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和干预措施3个方面。结论本次系统评价再评价形成了高质量的证据资源,为临床实践指南的构建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995.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产前诊断线索及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经超声诊断并经尸体检查或出生后超声心动图证实的14胎TAPVC胎儿的二维及多普勒图像的特征.结果 产前诊断12胎TAPVC,其中心上型9胎,心内型2胎,心下型1胎.TAPVC的产前诊断线索及超声心动图特征:二维超声四腔心切面未显示肺静脉角,左心房后壁光滑;左心房后壁与降主动脉间距离增大;可见共同肺静脉腔和垂直静脉.产前超声心动图漏诊2胎,经出生后超声心动图证实均为心内型TAPVC.14胎TAPVC中,4胎伴肺静脉引流途径梗阻.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可诊断TAPVC并准确分型;脉冲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肺静脉回流途径梗阻.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分期前后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分期进行颈椎前后路手术,即首先行后路椎板减压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后行前路短节段经椎间隙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联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8例,手术前后根据日本骨科协会评估分数(JOA)进行评分,随访12~120个月。通过JOA评分的改善情况,Odom’s分级随访结果及颈椎活动度的变化三方面对比单纯前路或单纯后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前后路联合组第1次术后JOA评分为(12.40±0.65)分,第二次术后JOA评分为(14.05±0.19)分,改善率为7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14,P0.05)。分别对比三种不同方式术后Odom’s分级进行评价,前后路联合组优良率为80.9%,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24,Z0.05)。结论分期前后路联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充分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可得到比单纯前路及后路手术更好的减压效果,并避免了单纯后路减压破坏整体脊柱的稳定性和单纯前路减压整体颈椎活动度的丢失,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不同病原体感染及不同病情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56例肺炎患儿依据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细菌性肺炎组(n=89),病毒性肺炎组(n=82)和支原体肺炎组(n=85),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n=50)为对照组,比较4组入院次日血清CPR水平及阳性率的差异;将细菌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依据是否合并全身炎症综合征(SIRS)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其中SIRS组细分为S1、S2亚组,比较各组入院次日血清CPR水平及阳性率。结果入院次日,细菌性肺炎组血清CRP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支原体肺炎组显著低于细菌性肺炎组,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和对照组(P0.01),病毒性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和支原体肺炎SIRS组均高于非SIRS组,且S2组高于S1组(P0.05,P0.01)。结论 CRP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表达水平低于细菌性肺炎,高于病毒性肺炎,且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CRP升高越显著。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舒适性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行择期手术75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7)。观察组实施舒适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焦虑程度、术前24 h、术后48 h的血清皮质醇(Cor)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的术后焦虑程度、术前24 h、术后48 h Cor和hs-CRP、护理服务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性护理可降低患者的围术期应激程度和术后焦虑程度,提升患者对手术室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白介素23受体(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重庆地区膀胱癌人群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来自重庆地区的膀胱癌组患者210例和健康对照组人群20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IL-23R rsl10889677位点SNPs并分析其与膀胱癌的关系。结果 IL-23R基因rs10889677位点存在三种基因型(AA型、AC型和CC型),在膀胱癌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5,P0.01);膀胱癌组携带等位基因A的频率(75.71%)明显增高对照组基因型(6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8,P0.01,OR=1.952,95%CI(1.451~2.620)]。结论 IL-23R rs1088967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地区膀胱癌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雷替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的纳入PP组(32例),采用雷替曲塞联合顺铂方案的为RP 组(32例),比较两组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35、3.76,P均>0.05)。PP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11.62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5.61个月;RP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11.33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4.93个月,两组患者在中位总生存期、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06、2.08,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以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为主,两组之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2,P>0.05)。结论培美曲塞或雷替曲塞联合顺铂用于MPM的临床疗效相当,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MPM患者来说,选用雷替曲塞联合顺铂治疗也可以作为MPM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