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9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389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88篇
口腔科学   89篇
临床医学   855篇
内科学   416篇
皮肤病学   102篇
神经病学   123篇
特种医学   277篇
外科学   605篇
综合类   1537篇
预防医学   562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622篇
  1篇
中国医学   407篇
肿瘤学   2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618篇
  2011年   703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566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483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冰片开放血-脑脊液屏障(BCB)对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日本大耳白兔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冰片组和脑膜炎组。经枕大池注入肺炎球菌悬液建立脑膜炎模型,以冰片作为开放BCB的制剂。以连续静脉注射丙戊酸钠后不同时间点的脑脊液中丙戊酸钠浓度变化作为判断BCB通透性的指标;硝酸镧示踪法观察脑组织表现作为BCB通透性的形态指标。给予脑膜炎动物头孢吡肟或冰片+头孢吡肟治疗,记录动物存亡情况;取脑脊液(CSF)进行细胞计数及生化检查。取脑组织作常规病理染色,以观察冰片开放BCB对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治疗的影响。结果 给药后对照组CSF中丙戊酸钠浓度基本保持稳定,冰片组CSF中丙戊酸钠浓度于给药后0.5h时即高于对照组并逐渐上升,至6h时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14h时浓度仍高于对照组。脑组织超微结构显示,对照组无硝酸镧颗粒通过BCB,脑膜炎组硝酸镧颗粒分布于毛细血管基底膜外,冰片组弥漫性分布于神经细胞间隙和轴突周围。给予头孢吡肟治疗后,脑膜炎+冰片组动物存活率(9/12,75%)明显高于脑膜炎组(6/18,66.7%)(P〈0.05),但两组间CSF细胞数及蛋白、葡萄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皮层脑组织HE染色显示,脑膜炎组可见脑组织大量炎症细胞渗出和软化坏死灶,血管“套袖”现象明显,而脑膜炎+冰片组脑组织内炎症细胞渗出较少,无血管“套袖”现象,无明显坏死软化灶。结论 冰片确实能明显增加BCB的通透性并具有可逆性特点,抗生素联合冰片能改善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治疗效果,为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2.
对四种同季不同产地采集的“三颗针”不同部位的四种生物碱进行了含量测定和分析,为该类药材的质量研究、生药采收、药厂选投料及开发应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对该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建立小型猪胰腺移植动物模型 ,探索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方法。方法  4 0只猪随机配对行胰腺移植 2 0次 ,将供胰所带的血管与受体髂血管吻合 ,所带小段十二指肠与空肠吻合 ,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及血气。术后测定受体的血淀粉酶、血糖 ,监测外周血免疫指标 ,彩色多普勒检测供胰血流及超声引导下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移植手术成功率为 90 % ,受体平均动脉压在吻合血管开放后有明显下降 ,与血流开放前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输血有助于手术成功 ,受体术后平均存活 (12 6± 2 3)d。外周血免疫学监测指标早于供胰的组织病理改变 ,两者的改变均早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表现。结论 小型猪适用于胰腺移植模型的建立 ,加强术中循环功能的管理、及时输血有利于受体成活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供胰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与监测外周血免疫指标均适于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24.
血液透析脑型失衡综合征发生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脑型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观察血液透析后血浆渗透浓度迅速下降对脑水含量、颅内压、脑脊液生化和酸碱平衡的影响。结果 血液透析使血浆渗透浓度迅速下降,形成明显的脑/血渗透浓度梯度和尿素浓度梯度,使脑水含量明显增加,颅内压显著升高。透析后脑脊液pH下降、碳酸氢根(HCO_3~-)降低、Pco_2升高,与同期血浆相应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引起的血浆尿素氮快速下降可以导致脑水增加及颅压增高,其机制主要是由尿素的反向渗透效应引起。  相似文献   
25.
64层螺旋CT三联检查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三联检查显示急性胸痛患者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的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0例患者进行64层MSCT回顾性心电门控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联合检查。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多种重组技术显示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评价成像质量能否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结果平均扫描时间(8.5±1.0)s,总对比剂用量100ml。肺动脉和主动脉增强后CT值均≥200HU者占95.7%(67/70);冠状动脉显影图像质量优的节段占85.8%(720/839),图像质量良的节段占8.6%(72/839),图像质量差的节段占5.6%(47/839)。共检出冠状动脉狭窄≥50%者20例,肺动脉栓塞2例,主动脉夹层2例。结论64层MSCT三联检查能够在8s左右1次扫描完成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检查,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在急性胸痛病因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区分中央型肺癌肿块与肺不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区分中央型肺癌肿块与肺不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5—2005-12经术后病理或痰细胞检查证实的中央型肺癌患者30例。CT增强扫描共分三期,即肺动脉期、主动脉期、实质期。区分肿块与肺不张主要根据两者增强后的密度差异。另外支气管积液的截断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统计各期的可区分肿块与肺不张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肺动脉期、主动脉期、实质期各期能够分辨肿瘤与肺不张边界的比例分别为39.1%、64.3%和82.8%。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够区分多数中央型肺癌肿物与阻塞性肺不张组织,实质期区分率最高。  相似文献   
27.
OBJECTIVE: To study how blood supply of the esophageal and gastric stumps influences the anastomotic healing after esophagogastrostomy in rabbits. METHODS: Twenty-seven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to receive esophagogastrostomy, followed by different procedures. Except for those in group I, all the rabbits were subjected to procedures of reducing the blood supply either of the esophageal or the gastric stump (group II and group III, respectively), followed by single-layer esophagogastric anastomoses using interrupted 5-0 polypropylene sutures. Ten days after operation, all the rats were killed and the anastomotic sites excised for measurement of the inner diameter, tensile strength, and hydroxyproline concentration. RESULTS: Healing of the esophagograstric anastomosis was obtained in all the rabbits but one with anastomotic leakage in group I and one with perforation of the gastric fundus in group III. The anastomotic inner diameters were similar in all the three groups, whereas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hydroxyproline concentration at the anastomoses decreased in group III in comparison with the other two groups (P<0.05) that had similar measurements (P>0.05). CONCLUSIONS: Extended length of the free esophageal stump doe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anastomotic healing as decrease of blood supply in the gastric stump.  相似文献   
28.
脑胶质瘤白细胞介素-6自分泌或旁分泌环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6(IL 6) /IL 6受体 (IL 6R)自分泌或旁分泌环路与脑胶质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IL 6和IL 6R基因在 4株脑胶质瘤细胞株、62例脑胶质瘤组织标本、5例良性脑膜瘤组织和 5例人正常脑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将IL 6单抗 (McAb)或IL 6RMcAb与脑胶质瘤细胞共同孵育 ,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脑胶质瘤细胞株C6、9L、U 2 5 1和SHG44均有IL 6和IL 6R的表达 ,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中 47例 (75 .81% )表达IL 6、5 2例 (83 .87% )表达IL 6R、41例 (66.13 % )同时表达IL 6和IL 6R ;良性脑膜瘤组织 4例表达IL 6,人脑正常胶质细胞仅有IL 6弱表达 ,两者均无IL 6R表达。IL 6McAb和IL 6RMcAb能够显著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P <0 .0 1)。结论 脑胶质瘤很可能存在IL 6/IL 6R自分泌或旁分泌环路 ,阻断此环路可以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29.
乳舒胶囊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舒胶囊(RS)的镇痛、抗炎药效。方法:采用RS灌胃给药后,分别用甩尾法、热板法、扭体法研究RS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及小鼠的镇痛作用,分别用二甲苯法、琼脂法研究RS抑制小鼠耳廓炎症及大鼠慢性炎症性肉芽肿的作用。结果:乳舒胶囊能提高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和小鼠的痛阈值、能减少醋酸致扭体疼痛小鼠的扭体次数、延长其发生扭体的潜伏期,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还可以抑制琼脂所致的大鼠肉芽肿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结论:乳舒胶囊镇痛、抗炎作用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0.
前臂桡侧复合血管网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报道前臂桡侧神经血管复合岛状皮瓣的解剖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对手部创面及瘢痕挛缩以该皮瓣进行修复 2 2例 2 3处 ,切取皮瓣面积最大 13cm× 6cm ,最小 8cm× 4cm ,旋转点至皮瓣顶端最长 2 2cm ,旋转点设计在鼻烟窝或其近端 ,蒂部及皮瓣下筋膜中含有桡神经浅支、头静脉及桡动脉鼻烟窝上行支 ,含或不含前臂外侧皮神经。 结果 临床应用 2 2例 2 3块皮瓣 ,其中皮瓣全部成活 2 2块 ,部分坏死 1块。术后随访 1~ 3个月 ,成活的皮瓣质地优良 ,外观比较满意。 结论 前臂桡侧复合皮瓣的临床应用 ,皮瓣切取面积大 ,旋转点更远 ,可达手部较远端创面 ,给手部创面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