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8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389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88篇
口腔科学   89篇
临床医学   854篇
内科学   416篇
皮肤病学   102篇
神经病学   123篇
特种医学   277篇
外科学   605篇
综合类   1537篇
预防医学   562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622篇
  1篇
中国医学   407篇
肿瘤学   2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618篇
  2011年   703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566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483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评价神经根修复时间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颈。神经根性撕脱伤和椎孔外切断实验动物模型,根据动物神经根损伤类型和损伤后修复时间分为A、B、C、D四组,每组16只。A、C组分别将撕脱与切断的神经根即刻回植入脊髓和于椎孔外直接吻合,B、D组将撕脱和椎孔外切断的神经根旷置3周后再重复上述手术。分别于神经根撕脱和椎孔外切断术后3周、3个月、6个月取材。应用组织病理活检、免疫组化技术及神经示踪技术,对神经中枢及吻合口下段神经干检查,观察脊髓病理改变和轴突再生情况,进行A、B组和C、D组间对比。结果臂丛神经根性损伤即刻修复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尼氏体数目、形态、减少程度及周围再生神经纤维数目、发育程度均优于损伤后3周修复组。结论神经根早期修复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对外周神经再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安庆市肺结核病流行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安庆市肺结核病流行现状.为制定结核病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7~2001年结核病疫情报告和结核患者登记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安庆市年均肺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为61.15/10万,初治涂阳治愈率为90.31%,归口管理单位查痰率为91.05%。结论归口管理是提高本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山莨菪碱对梗阻性黄疸心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梗阻性黄疸时山莨菪碱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梗阻性黄疸模型组;模型组包括山莨菪碱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14、28天测定各组血浆内毒素含量,观察心肌病理、酶组织化学和心率改变及山莨菪碱治疗后的变化。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心肌出现变性、局灶坏死、线粒体破损等病理改变,心肌组织琥珀酸脱氢酶、腺苷三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而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强(P<0.05),心率明显减缓(P<0.05),山莨菪碱治疗组则以上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山莨菪碱对梗阻性黄疸时心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合理方式。方法 早期彻底清创,重建肢体血运,选择髓内钉、外固定支架及钢板固定骨折及应用各种不同的皮瓣和肌皮瓣修复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75例。结果 术后皮瓣1例因感染坏死,其余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4年,皮瓣外形及肢体功能恢复比较满意。结论 骨折的合理固定和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大大减少了小腿截肢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中S10 0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上皮的比较。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检测 10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10例上皮异常增生、8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S10 0蛋白表达水平 ,并作对比研究。结果 :S10 0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中无表达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上皮中和异常增生上皮中S10 0的阳性表达率为 5 0 %,后两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上皮 (P <0 .0 5 )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组与异常增生上皮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发生发展与S10 0蛋白过表达密切相关 ,S10 0蛋白表达强度与异常增生上皮表达强度一致。  相似文献   
16.
张志刚 《中国热带医学》2007,7(8):1390-1390,1403
目的 寻找治疗病理性瘢痕有效的方法.方法 用干扰素局部或全身注射及外用干扰素药膏的方法治疗31例病理性瘢痕患者.结果 干扰素治疗31例病理性瘢痕,有效26例,无效5例.结论 局部、全身应用干扰素可治疗体表病理性瘢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1142例胃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死亡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影响胃癌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因素,为指导选择合理的切除范围和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1989年1月至2004年3月胃癌手术后1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年代分为3组,第1组:1989年1月至1994年1月,405例;第2组:1994年2月至1999年1月,377例;第3组:1999年2月至2004年3月,360例。比较3组间的围手术期死亡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手术死亡率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2%(128/1142)和3.6%(41/1142)。第1、2、3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13.1%、10.1%和10.3%;3组比较,P>0.05。3组手术死亡率依次为4.7%、3.4%和2.5%,3组比较,P>0.05。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吻合口瘘(24.2%,31/128),影响手术死亡的主要因素为临床Ⅳ期、姑息性切除术、联合脏器切除及术前合并症的存在(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的清除范围和手术方式不是影响手术死亡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胃癌晚期患者手术死亡率高,对胃癌Ⅳ期患者行姑息性切除手术时应避免施行不必要的淋巴结清除及联合脏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体外膜肺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肺肾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体外膜氧合器(ECMO)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作用。 方法 采用实验犬32只,随机分为A、B、C、D 4组。静脉注射油酸复制ARDS模型及双侧输尿管结扎复制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A组用ARDS呼吸机治疗;B组ARDS用ECMO治疗;C组ARDS+ARF用HVHF治疗;D组ARDS+ARF用ECMO联合HVHF治疗。监测血气、血流动力学以及血生化等指标。 结果 治疗后B组氧分压(PaO2)逐步上升,在治疗4 h后高于A组[(95.58±8.14) 比(82.79±12.37) mm Hg,P < 0.05]; C组PaO2治疗中较成模时无明显改善;D组PaO2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各时间点均高于C组(P < 0.05)。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治疗中保持稳定。C、D组HVHF治疗后Scr、BUN明显降低[C组:Scr (320.89±65.42) 比(655.04±181.22) μmol/L,BUN (20.42±6.65) 比(41.53±10.59)mmol/L;D组:Scr (334.15±45.97)比(697.48±101.66) μmol/L,BUN (19.12±6.39) 比(39.10±11.60) mmol/L,P均< 0.01]。 结论 ECMO可以有效地改善ARDS低氧血症,联合HVHF可以提供肺肾功能联合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安定溶液直肠给药为对照 ,探讨咪达唑仑溶液鼻腔给药对惊厥急救的价值。方法  36例急性惊厥儿童对比观察鼻腔内滴入咪达唑仑与直肠内注入安定的疗效 ,开始治疗时间、用药后控制发作时间、自患儿到达医院至发作控制的总时间、对脑电活动的影响、在控制惊厥方面的疗效及副作用等指标。结果 咪达唑仑溶液鼻腔给药 ,自患儿到达医院至开始给药的平均时间为 32 8s、给药后至控制惊厥的平均时间为 15 6 8s、自患儿到达医院至惊厥控制时间为 189 6s ,都明显快于安定直肠给药组。且控制惊厥疗效好于安定组。二组通过监测心率、呼吸、血压均未发现任何副作用。结论 咪达唑仑溶液鼻腔给药是一种安全、更为快速、有效的治疗临床急性惊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东菱迪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JNK和ERK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胞外信号调节酶(ERK)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ERK和JNK的活性,同时观察缺血侧脑组织形态学变化、脑梗死体积比、凋亡细胞数。结果东菱迪芙可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JNK蛋白的活性,上调ERK蛋白的活性,并降低梗死体积、坏死和凋亡细胞数。结论东菱迪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抑制JNK凋亡通路、促进ERK生存通路, 从而减轻细胞凋亡是其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