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脑外伤颞骨骨折致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外伤颞骨骨折致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60例脑外伤颞骨骨折患者,按照骨折类型分为两组:纵行骨折组和横行骨折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颞下-迷路上隐窝进路膝状神经节减压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均明显优于手术前;纵行骨折组的临床疗效好于横行骨折组(P〈0.05)。结论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面神经减压术对脑外伤颞骨骨折所致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0d后的血CRP水平变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情况。结果治疗10d后观察组的血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CRP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新生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血肿新生儿86例根据患儿家属自愿的原则而采取的治疗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并比较手术前后脑功能损害和血肿压迫引起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3%,致残率为4.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3.8%,致残率为24.4%.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27.89±5.47)d比(69.24±8.35)d,P<0.01],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4.13±1.16)万元比(6.28±1.63)万元,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在凝血功能纠正后应及时手术清除血肿,可有效减轻新生儿黄疸所致的脑功能损害和血肿压迫引起的神经功能损害,减少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减少致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数字化钛网治疗颅骨部分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钛网进行颅骨修补80例,分析数字化钛网治疗颅骨缺损在术中的塑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后患者对塑形钛网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及治疗费用。结果80例数字化钛网修补术治疗颅骨部分缺损患者均恢复良好,术后未见颅内血肿及皮瓣下积液、颅内感染、钛网外露等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头颅外观对称,患者均对塑形满意。结论数字化塑性钛网修补术治疗颅骨部分缺损手术简单,快捷,钛网塑形良好,减少手术时间,未增加治疗费用,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急性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6例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病人的发病时间、年龄、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发病类型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外伤后3周内出现精神障碍46例,占60.5%。与额叶损伤有关的病例共54例,占71%。治疗后痊愈68例,占89.5%;显著进步6例,占7.9%;进步2例,占2.6%。结论: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多发生在伤后早期,以中青年多见,受伤部位以额叶多见,其次是颞叶;受伤类型中以脑挫裂伤多见,病程多较短,经积极治疗,效果好,多可治愈。  相似文献   
36.
钻颅冲洗血肿腔颞肌下开放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改进累及颞部的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120例累及颞部CSDH病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两组手术治疗。60例(A组)采用钻颅及小骨窗血肿冲洗与血肿腔颞肌下开放方法;对照组(B组)60例,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方法。两组病例均经3—12个月随访。结果:A组59例治愈,死亡1例,无张力性气颅、血肿复发、脑损伤、颅内感染等并发症。B组治愈54例,死亡6例,合并张力性气颅28例,血肿复发4例,脑损伤6例,硬膜下积脓1例,癫痫4例。结论:钻颅冲洗血肿腔颞肌下开放方法能进一步提高CSDH手术疗效,无并发症,病死率低,是治疗累及颞部CSDH新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7.
大骨瓣开颅救治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骨瓣开颅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中形成脑疝或有脑疝发展趋势的病人 68例 ,采用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结果 :良好 3 1例 ,占 45 6% ;中残 11例 ,占 16 2 % ;重残 7例 ,占 10 3 % ;植物生存 2例 ,占 2 9% ;死亡 17例 ,占 2 5 %。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如颅内多发血肿 (幕上 )、有脑疝趋势或已形成脑疝者 ,采用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可大大改善病人的预后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8.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蛛网膜囊肿病例,均手术治疗,其中囊肿切除3例、囊肿部分切除 脑池开放术13例、囊肿一腹腔分流术7例,比较各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23例中症状消失7例(囊肿部分切除 脑池开放术5例,囊肿全切2例),明显改善12例,显效率82.6%,部分缓解1例;复发2例,其中1例囊肿-腹腔分流术,分流管堵塞;另1例囊肿部分切除 脑池开放术1例,改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效果良好。结论:蛛网膜囊肿的治疗首选显微镜下囊壁切除 脑池开放术,囊肿面积超过大脑半球一半时以囊肿-腹腔分流术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大鼠再灌注期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实验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内进行.取135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n=15):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3 h、6 h、12 h、24 h组,缺血再灌注3 h、6 h、12 h、24 h 电针组.每组1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1 h后再灌注模型,于造模成功后电针缺血再灌注 电针组大鼠的足三里、内关,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每组IL-8、IL-10浓度;并对每组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结果 IL-8:缺血再灌注3 h表达开始增加,6 h达高峰,12 h开始下降,24 h恢复正常;IL-10:缺血再灌注3 h表达下降,12 h开始升高,24 h升高达高峰.其中缺血再灌注3 h、6 h和12 h组IL-8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缺血再灌注3 h、12 h组和24 h组IL-10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脑缺血再灌注3 h、6 h、12h 电针组IL-8及IL-10与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缺血后3 h、6 h、12h,缺血再灌注 电针组IL-8及IL-10与相应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果 电针通过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期血清IL-8水平和升高IL-10浓度,而减缓其介导炎症反应进程,减轻由炎症反应造成的脑损伤,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0.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也是颅脑损伤救治的重点和难点,死亡率很高(30%~50%)[1]。我科1993年1月至1999年3月共收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113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13例,其中男75例,女38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88岁;因车祸致伤83例,打击致伤10例,坠落、摔伤20例。入院时双侧瞳孔散大23例,一侧瞳孔散大51例,呼吸不规则20例,血压下降12例。神经系统检查和CT扫描:闭合性损伤82例,开放性损伤31例,单纯硬膜外血肿21例,硬膜外血肿并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9例,单纯硬膜下血肿13例,硬膜下血肿并脑挫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