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广西自治区原发性肝癌 (HCC)高发区人群中 ,在相同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条件、生活水平中却存在明显的肝癌家庭聚集现象。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HCC的家庭聚集现象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 ,还与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有明显关系。但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HBV与HCV重叠感染及其相互作用对肝癌家庭聚集性的影响如何目前国内外尚无报道。1.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为广西肝癌高发区中的HCC高发家庭成员和无癌家庭成员。肝癌高发家庭的定义是 :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中发生过 2例及 2例以上HCC病人的家庭。采取配…  相似文献   
22.
关于提高传染病见习课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见习是使学生获得临床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其目的主要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使学生获得临床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传染病学教学通常由理论讲授和临床见习两部分组成。每学期先集中讲授理论课两周 ,从第三周开始边授课边安排临床见习。这种安排的目的是使临床见习与课堂讲授基本同步进行 ,将上大课讲解的常见传染病与临床见习紧密结合 ,使抽象的理论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活材料 ,从而引起认识的飞跃。要达到此目的 ,带见习要做到如下几点。1 治学严谨 ,严格要求为了提高见习带教质量 ,必须选用责任心强 ,业务能力较高 ,具有讲师、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承担带教任务 ,并由一位教研室主任或副主任负责教学组的工作。具体做法为 :1 .1 教学组教师听完第一轮的理论课后要认真作出课评 ,把学生的意见反馈给每个任课教师 ,以利于下一轮及时改进。教师通过听课 ,使理论与临床实习更紧密地集合起来 ,如肝炎的治疗 ,由于上大课时间紧 ,教师未能详细讲述 ,带见习课的教师就要针对急肝、慢肝、重肝分别详细讲述治疗原则。1 .2 教学组坚持每周 1~ 2次的集体备课制度 ,做到统一见习内容 ,统一要求 ,统一...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肝硬化对血锰(Mn)等6种金属含量的影响,为临床上阐明肝硬化所致金属元素代谢紊乱的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另观察52例肝硬化病例及44例非肝硬化对照者,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大鼠和病人血锰(Mn)、锌(Zn)、铜(Cu)、铁(Fe)、钙(Ca)和镁(Mg)含量。结果肝硬化大鼠全血Mn、Zn、Cu、Ca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而Fe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病人血Mn含量为(1.45±1.27)μmol/L,明显比非肝硬化病人的(0.36±0.18)μmol/L高(P<0.01);Zn、Fe和Mg含量分别为(74.46±17.23)(、6 507.50±1 413.03)(、1 005.83±157.50)μmol/L明显低于非肝硬化病人(P<0.01)。结论肝硬化时,大鼠和病人血Mn等6种金属的含量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临床上检测肝硬化病人血液上述金属的含量,可能有益于防止因肝硬化所致某些金属缺乏和(或)过多所引起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毒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24.
广西肝癌低发区HBV、HCV感染与肝细胞癌关系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是引起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HCV感染者 80 %可发展为慢性肝炎 ,部分患者进而可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HCC)。研究证实 ,HCV是日本和西方国家肝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对我国肝癌高发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HBV感染是HCC发生的主要病因 ,但目前HBV、HCV导致肝细胞癌的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探讨HBV、HCV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系 ,我们在广西肝癌低发区进行了对比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来自广西肝癌低发区 (15 / 10…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小鼠老年性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GNs)损害及不同剂量中药复方健耳剂干预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刚断奶C57BL/6J小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老年性SGNs凋亡对照组(12只),高剂量中药健耳剂组(12只),低剂量中药健耳剂(6只)。正常对照组小鼠自断奶后每日饮用自来水直到出生后2个月止;老年性SGNs凋亡对照组小鼠自断奶后每日饮用自来水直到出生后7个月止;中药高、低剂量组小鼠自断奶后分别每天饮用3.65g/kg、0.91g/kg中药复方健耳剂直到出生后7个月止。每组6只小鼠在实验终止时立即取出耳蜗用于石蜡包埋切片,进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耳蜗SGNs形态学变化。另6只中药高剂量组与6只同龄老年性SGNs凋亡对照组在实验终止时立即取出耳蜗,利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耳蜗caspase-3表达量,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月龄对照组全耳蜗SGNs形态表现健康,密度正常。7月龄老年性SGNs凋亡对照组耳蜗基底部SGNs缺损严重,与2月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中药高剂量组神经元形态表现几乎正常,数量及密度与2月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低剂量组神经元数量及密度与其他各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药高剂量组与同龄老年性SGNs凋亡对照组对caspase-3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耳蜗中部以上SGNs基本相同,尚无变化。结论C57BL/6J小鼠伴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耳蜗老年性SGNs凋亡由耳蜗底部开始并向顶部发展趋势;中药复方健耳剂具有对抗老年性SGNS凋亡显著效应;药物高剂量疗效优于低剂量;中药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干预caspase介导细胞程序性死亡径路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HBe Ag与病毒含量及 BCP变异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 (PCR)和酶标法 (EL ISA) ,检测 2 0 7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 HBV 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 (HBVM) ;其中 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采用 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 EL ISA检测显示技术 ,检测 BCP区核苷酸 (nt) 176 2碱基 A→ T和 176 4碱基 G→ A联合突变。结果 :HBe Ag阳性组与 HBe Ag阴性组血清 HBV DNA含量分别为 10 7.4 0 70± 2 .3830和 10 5.0 797± 3.5389拷贝 /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在 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中检出 BCP区 T176 2 A176 4突变 2 4例(32 .4 % ) ,BCP变异在 HBe Ag阴性病例的发生率为 4 2 .9% (18/4 2 ) ,显著高于 HBe Ag阳性病例 18.7% (6 /32 ) (P <0 .0 5 )。结论 :HBe Ag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体内复制的指标 ;但 HBe Ag阴性不能认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停止 ,定量 HBV DNA可以真实反映 HBV感染、复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健耳剂干预豚鼠庆大霉素(gentamycin,GM)耳毒性致外毛细胞损害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杂色成年豚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GM对照组、复方健耳剂+GM组(简称中药+GM组),每组16只,其中正常对照组按常规饲养至第11天期满;GM对照组按200 mg/(kg·d)剂量,每天分2次连续注射9天,第11天终止饲养;中药+GM组按3.994 g/(kg·d)剂量(1/2人工灌服,1/2自动饮用),预先服用复方健耳剂10天,然后在继续服用中药同时开始注射每天同等剂量GM,连续9天,第11天终止饲养。所有动物期满取出耳蜗,其中每组10只动物用于全耳蜗基底膜铺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进行耳蜗毛细胞形态学观察,另外每组6只动物,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耳蜗组织硫氧还蛋白(Trx)-1、Trx-2、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ASK1)mRNA表达量。结果全耳蜗基底膜检查显示,正常对照组各回三排内、外毛细胞形态正常,数量完整,排列有序;GM对照组各回三排外毛细胞损毁严重,绝大部分细胞出现严重崩解不全,或凋亡缩小,第1回比其他各回损害较重(P0.01),但内毛细胞仍基本存在;中药+GM组各回三排外毛细胞除少量和散在崩解不全外,大多仍存留可辨,形态如常,内毛细胞仍保持完整,各回外毛细胞损毁状况明显少于GM对照组(P0.01)。中药+GM组Trx-1、Trx-2 mRNA表达明显高于GM对照组(P0.01),ASK1 mRNA表达则明显低于GM对照组(P0.01)。结论一定剂量GM连续使用可造成豚鼠耳蜗外毛细胞严重损害,并以第1回明显,而且以外毛细胞为主要损害靶细胞。复方健耳剂具有防治GM耳毒性外毛细胞损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硫氧还蛋白系统,阻止ASK1依赖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8.
中药聪耳胶囊拮抗耳蜗毛细胞老年性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聪耳胶囊对C57BL/6J小鼠老年性耳蜗毛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刚出生的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聪耳胶囊组20只,其中对照组小鼠为常规饲料喂养;聪耳胶囊组小鼠常规饲料至出生后2个月时开始饮用聪耳胶囊溶液以代替日常饮水.两组至7月龄时终止实验.取出小鼠耳蜗,制作成耳蜗铺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两组小鼠耳蜗毛细胞退行性改变状况.结果 对照组C57BL/6J小鼠出现耳蜗毛细胞损伤加重的趋势,且这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耳蜗损害遵循着从底回逐渐向顶回发展的规律,同时外毛细胞的损害比同区域的内毛细胞严重.聪耳胶囊组小鼠与同龄对照组小鼠相比,耳蜗毛细胞损害则相对较轻.结论 中药聪耳胶囊可以延缓C57BL/6J小鼠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耳蜗毛细胞损坏,可能具有对抗老年性聋的药理效应.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e系统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酶标法(ELISA),检测207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HBVM)。结果 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血清HBV DNA含量分别为10~(7.4070±2.3830)拷贝/ml和10~(5.0797±3.5389)拷贝/ml,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HBeAg阳性是乙肝病毒体内复制的指标;但同时有56.04%(116/207)的HBeAg阴性患者仍可检出HBV DNA,提示HBeAg阴性不能认为乙肝病毒复制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