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脾脏肿瘤并不多见,但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脾脏占位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而脾脏是人体的“血库”,活检出血风险极大,因此选择安全的技术获得脾脏样本尤为重要。本文报道了3例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u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  相似文献   
32.
西沙群岛鼠型动物及体外寄生虫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94年4~5月对西沙群岛鼠型动物及体外寄生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群岛有鼠型动物2目2科2属3种,数量组成以臭最高,褐家鼠次之,黄胸鼠最低。寄生的恙螨1科3属3种,地里纤恙螨为优势种;革螨1科1属3种,毒厉螨占优势;蚤1科2属2种,印鼠客蚤占优势。平均带虫指数和带虫率,恙螨为2.26和42.98%,革螨为0.68和18.88%,蚤为0.73和25.70%,而带虫指数和带虫率均较高的鼠型动物,恙螨为臭,革螨为黄胸鼠,蚤为褐家鼠和黄胸鼠。鼠型动物及体外寄生虫在各种类型生境和各岛的分布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3.
西沙群岛恙虫病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4年在西沙群岛调查发现,宿主动物以食虫目臭(Suncusmarinus)为优势种群,其在永兴岛占91.38%,带恙螨指数和带螨率分别为2.66和48.88%,亦最高;恙螨中以作为南方恙虫病主要媒介的地里纤恙螨为优势种,占86.65%。血清学试验显示,西沙人群,尤其宿主动物的恙虫病立克次体(Rt)感染率很高,抗体分型属Karp、Kato和Gilliam血清型。应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PCR技术,检测出媒介恙螨及宿主动物(臭)体内均携带有一定数量的Rt病原。据西沙驻军医院记载,每年收治有典型恙虫病症状病人30~40例,患者秋冬季居多,证实西沙群岛存在以臭为主要宿主动物的恙虫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34.
1990年5—6月我们在驻广州市郊某部营区开展大面积灭鼠达标后,接着对残存家栖鼠生态习性进行为期一年(1990年7月—1991年6月)的系统调查。于1991年6月中旬再次灭鼠达标,然后采取巩固措施,通过9个月(1991年7月—1992年3月)灭效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毒虫咬伤急救盒的研制与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南方部队结核病的发病现状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部队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方式,抽取我国驻南方地区A、B两个部队为观察对象,于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收集相关的结核病患病资料,现场应用结核菌素试验了解官兵结核感染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在4年观察期间,两部队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71例,年均患病率为179.99/10万,各年度患病率分别为264.28/10万,173.47/10万,164.36/10万和119.19/10万。趋势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战士发病多于干部,新兵多于老兵,发病主要集中在2-4月。各年度结核菌素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多因素分析中,与发病有显著性关系的危险因素为结核病接触史、人际交往、个人卫生习惯、卡介苗接种史。结论:南方部队结核病患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官兵患结核病与个人有结核病接触史、人际交往活跃、个人卫生习惯差、吸烟和卡介苗接种史有关。  相似文献   
37.
湖南某部农场从1988~1991年累计发生血吸虫病人259例,耕牛感染39头,钉螺孳生面积500亩。通过8年的普查普治和综合治理等措施,使血吸虫病感染率人群由12.6%降至0,耕牛由60%降至0,钉螺密度由77只/0.11m~2降至0。现在该场连续4年未发生病人病畜,5年未发现活性钉螺。经上级血防技术组现场考核验收,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  相似文献   
38.
作者等在实验室和现场对臭鼩鼱的选食性及溴敌隆毒饵的灭效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其对猪肉 米饭与牛肉 米饭有同样的适口性,花生油作为引诱剂可明显提高饵料的摄食量。实验室以0.005%溴敌隆猪肉米饭毒饵连续喂饲臭鼩鼱2天,其毒杀率为100%;现场连续投毒6天,其灭效达96.56%,而对鼠类的灭效仅为20.53%。  相似文献   
39.
广州市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敏感性和抗药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广州市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敏感性和抗药性广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广州,510500)刘金华,周培盛,黄佳亮,彭志红广州市已使用敌鼠钠盐灭鼠5年。为检验鼠类对抗凝血灭鼠剂耐受力的变化情况,我们于1991年5~8月在天河区捕捉褐家鼠,用0.005%浓度杀鼠灵...  相似文献   
40.
本文报告了广州某部营区臭鼩鼱活动场所、数量分布和季节消长规律。调查表明,其主要活动在办公楼、伙房、鸡舍等处;密度呈季节性变化,每年9~11月最高,12月至次年1~2月份最低,3月份后又逐渐回升。其与家栖鼠的比例受普通灭鼠毒饵的影响,亦随家栖鼠密度的降升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