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1.
研究碳源、谷氨酸钠、盐浓度、培养温度等对金黄色破囊壶菌Thraustochytrium aureum H0细胞生长和DHA产量的影响,测定了发酵过程菌体生长曲线。结果表明,葡萄糖是金黄色破囊壶菌发酵生产DHA的最佳碳源,培养基中葡萄糖、谷氨酸钠最适浓度为30g·L-1和5g·L-1,培养基最适盐浓度为自然海水盐浓度的1/2。金黄色破囊壶菌在优化培养基中发酵4d,菌体量和DHA产量分别达到6.2g·L-1、0.51g·L-1。  相似文献   
12.
以纤维素滤纸为基质,通过碱处理、环氧活化、偶联亚氨基二乙酸二钠、固定化Cu^2+后制得了大孔纤维素亲和膜。另外,在活化后的膜上通过共价交联覆盖上琼脂糖,制得了具有类似“三明治”结构且性能优于的复合亲和膜,装柱后分别制得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膜色谱柱。对两种亲和膜进行牛血清白蛋白等温吸附测定显示,两者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7mg/cm^2和1.30mg/cm^2,与传统的琼脂糖凝胶类介质吸附量相当,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海绵中分离筛选具有抗H1N1活性的放线菌,并对活性菌株HA10201进行鉴定。方法采用CPE和MTT方法对从海绵中分离的放线菌进行抗H1N1活性筛选,对活性较强的菌株HA10201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测定其16SrDNA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菌株HA10201发酵液稀释20倍后对H1N1抑制率达68.1%,HA10201与Streptomyces roseorubens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最为接近,且与其16SrDNA序列相似性为99.40%,且在发育树上聚为一个分支。结论菌株HA10201鉴定为S.rose-orubens,其发酵液具有较强的体外抗H1N1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红树林内生放线菌进行抗H1N1病毒活性检测,并对具有较高活性的菌株HA12210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嗜杀酵母系统和CPE+MTT联合法模型对菌株发酵液进行抗H1N1病毒活性的初筛和复筛;对菌株HA12210进行培养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测定其16SrDNA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菌株HA12210发酵液稀释20倍后对H1N1病毒的抑制率达到73.2%。HA12210与Micromonospora marina JSM1-1T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接近,并与其16SrDNA序列相似性最高(99.70%),且在发育树上聚为同一分支。结论鉴定活性菌株HA12210为Micromonospora marina,本文首次报道了该菌株的抗H1N1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确证海口发现的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携带的耐药基因岛——SCCmec的型别和分析其基因位点序列差异。 方法:在多位点PCR分型及在互联网上与已有型别比较的基础上,将扩增产物纯化测序,用BLAST分析软件与国际基因库内的已知位点序列比较。 结果:B、F、M位点序列与已有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5%以上,差异为1~9 bp。 结论:新的SCCmec型与已有的型别相比,不但有不同的位点图谱,而且位点序列有多个点突变。  相似文献   
16.
MRSA全基因结构及SCCmec分型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eillin-resistant S.aureus,NRSA)1961年首次在英国报导,因其耐药谱广、耐药性高、传播速度快而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其鉴定、分型、基因结构、致病机理、耐药机制和耐药基因传递方式均成了研究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两对有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家族史的夫妇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两对夫妇及其高风险胎儿的5种β-地中海贫血突变类型:CD41-42(-CTTT)缺失突变、IVSⅡ654(C→T)突变、CD17(A→T)无义突变、TATA盒nt-28(A→G)突变和CD71-72( A)移码突变.结果:家系1的父亲为TATA盒nt-28(A→G)/N杂合子,母亲为CD41-42(-CTTT)/N杂合子,胎儿正常;家系2的父亲为CD41-42(-CTTT)/N杂合子,母亲为CD71-72( A)/N杂合子,胎儿为CD41-42(一CTTT)/CD71-72( A)双重杂合子;上述2例胎儿出生及引产后的基因分析验证结果与产前基因诊断完全一致.结论:等位基因特异性PCR能准确地对β-地中海贫血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对预防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秋茄提取物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海洋红树林植物秋茄枝水提取物活性部分B部位(fraction B of stem aqueous extracts of kandelia candel,SAEKC)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药组(480、240、60mg·kg-13个剂量组)和西咪替丁组。各组每天灌胃给药(赋形剂,SAEKCB和西咪替丁),连续3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在最后一次给药后通过水应激18h建立水浸束缚应激型胃溃疡大鼠模型,测定溃疡指数(UI),计算溃疡抑制率;同时建立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模型,造模后17h测定溃疡指数,计算溃疡抑制率,检测胃液量、胃蛋白酶活性,血清和胃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SAEKCB的高、中、低3个剂量组能明显减轻应激型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的程度(P<0.01,P<0.01,0<0.05),溃疡抑制率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的0.411、0.404、0.254;SAEKCB能明显减轻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的程度(P均<0.01),溃疡抑制率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的0.556、0.361、0.306。480、240mg·kg-1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和胃液量(P<0.01或P<0.05)。给药3个剂量组均能提高胃组织NO含量,其中240、60mg·kg-1剂量组能明显升高血清NO含量(P均<0.01)。结论SAEKCB有明显抗应激型和幽门结扎型大鼠胃溃疡的作用,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对于幽门结扎型大鼠其机制可能在于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提高血清和胃组织中NO水平。  相似文献   
19.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已成为医院感染以及社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通过重组获得的mec复合体是其耐药性产生的结构基础,通过产生PBP2a表达抗药性,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表达及表达程度还受其内在的固有基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离筛选抗肿瘤活性放线菌,并提高菌株Streptomycessp.A01059抗肿瘤活性物质的产量。方法以抗稻瘟霉,MTT法为筛选模型,对分离自海南岛周边海域海绵样品的放线菌进行筛选,并对菌株Streptomycessp.A01059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筛选获得8株抗肿瘤活性较好的菌株,优化出菌株A01059发酵的最佳碳源,氮源,盐度,pH值及接种量等。结论优化条件下,菌株A01059发酵液稀释100倍时,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小鼠肉瘤细胞S180,人正常肝细胞L-20的抑制率分别为80%,8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