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黄芪对P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5例PNS患儿(PNS组)和2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所有研究对象5mL静脉血并提取PBMC,分别加入NF-κB刺激剂IL-1β、NF-κB抑制剂对甲苯磺酰-L-苯丙氨酸氯甲基酮(TPCK)及黄芪注射液。经培养后离心,留细胞沉渣提取核蛋白,采用ELISA检测其NF-κB活性。结果PNS组PBMC的NF-κB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在常规培养状态下黄芪明显降低PNS组NF-κB活性(P〈0.05),但不影响健康对照组NF-κB活性(P〉0.05)。经IL-1β刺激后,PNS组和健康对照组NF-κB活性均增高,黄芪可降低IL-1作用后的NF-κB活性(P〈0.05);经TPCK抑制后,PNS组和健康对照组NF-κB活性均降低,黄芪提高TPCK作用后的NF-κB活性(P〈0.05);黄芪对PNS组PBMC NF-κB活性的影响较健康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PNS患儿PBMC的NF-κB活性上调,黄芪降低PNS患儿PBMC的NF-κB活性,NF-κB可能是黄芪治疗PNS的作用环节之一,黄芪对PBMC的NF-κB信号途径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诊断儿童生长激素缺乏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50例正常儿童,52例生长激素缺乏(GHD)患儿及45例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的血清IGF-1和IGFBP-3的水平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GHD组、ISS组和正常儿童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GHD患儿IGF-1的敏感性为95.5%,特异性73.1%,试验的正确性83.5%;IGBP-3的敏感性为97.7%,特异性82.6%,试验的正确性89.7%.IGF-1和IGFBP-3同时检测的敏感性为95.5%,特异性84.6%,试验的正确性89.7%.结论 GHD患儿的IGF-1和IGFBP-3均低于正常,两者同时检测比单独检测可能更具有诊断的正确性,可以作为诊断GHD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型的分型方法有 4种 ,即全基因测序[1] ,表面抗原基因 (S基因 )序列分析[2 ]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基因分型[3 6] ,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基因分型法[7] 。而PCR RFLP方法是较成熟、准确、简单的方法 ,本研究用分析基因库软件和PCR RFLP技术及Lindh等[3] 基因分型方法对广州地区乙型肝炎无症状携带者 (AsC)和患儿的基因型进行研究。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 :2 0 0 0年 1月至 9月本院就诊AsC和乙型肝炎患儿血清 91份 ,其中AsC血清 6 0份 …  相似文献   
34.
儿童病毒性脑炎患儿Colti病毒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病毒性脑炎患儿Colti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广州市儿童医院住院,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198例患儿血清标本263份(双份血清65例,单份血清133例)的IgG抗体。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乙脑病毒抗体。结果:65例惠儿的双份血清Colti病毒抗体滴度呈4倍或以上增高的7例,阳性率为10.8%(7/65),其中8倍或16倍升高者5例(7.7%,5/65),可以确诊为Cohi病毒感染。133例患儿的单份血清阳性为10例,阳性率为7.5%(10/133)。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有4种血清抗体反应类型,第1种是仅查到Colti病毒抗体,占2.53%(5/198);第2种是仅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2.53%(5/198);第3种是既壹到Colti病毒抗体,又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6.06%(12/198);第4种是既未查到Cohi病毒抗体,又未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88.88%(176/198)。结论:以上检测为我市首次检测到Colti病毒抗体,说明我市不仅存在Colti病毒引起的感染,而且也存在Colti病毒引起的脑炎患者。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告一起罕见的食物中毒事件,经事后调查证实,中毒病原为韦尔太矢雷登沙门氏菌,中毒食品为凉粉。进食同一起凉粉154人中毒116人,中毒发生率75.32%。其流行病学特点为:中毒的时间、地点、饮食史与症状等的表现一致,禁止无牌小贩销售凉粉后,疫情停息。临床特点为:有发热、头痛和不同程度的胃肠炎症状。发热、头痛和腹痛的发生率达92.2%以上。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和分叶核增高。病程1~3天,全部治愈。于现场采样54份,经细菌学检验分离出E_1群韦尔太夫雷登沙门氏菌25株,检出率46.3%。该菌不仅在凉粉制作者的咽、手及其售剩的凉粉检出,也在病人吃剩的凉粉和肛拭子检出,使中毒病原、中毒食品得到证实,文中对此作了讨论。从事件的教训,联系到本县饮食业人员中也发现有E_1群韦尔太夫雷登沙门氏菌带菌者,强调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试行)》对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比较贝克曼Access 2Immunoassay System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及罗氏COBAS E 41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对皮质醇的分析性能与检测结果相关性。方法按照ISO15189中方法评估贝克曼及罗氏分析系统对皮质醇检测的精密度、功能灵敏度、参考范围、方法学、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结果贝克曼与罗氏分析系统在皮质醇检测中精密度良好,功能灵敏度符合各自厂商设定的临床检测的下限,实验室自建参考范围后,将两分析系统对皮质醇的测定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二者间相关性良好,线性回归系数r~2=0.977,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均为100%。结论两分析系统对于皮质醇的分析性能优异,均可满足临床检验需求。经过方法学比对,二者相关性良好,能够通过回归方程对二者间测定值进行引证。  相似文献   
38.
2005-2007年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感染特点,以指导临床RSV的防治.方法 取2005-2007年广州地区0~14岁12 195例住院肺炎患儿外周血血清进行BSV-IgM检测,应用SPSS 14.0软件对RSV感染率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RSV感染903例,感染率为7.40%.男女比例为2.37:1,男女感染率分别为7.53%和7.12%,无显著性差异(X2=0.634 P=0.426).2.患儿年龄分布于0~11岁,其中0~1岁、>1~3岁、>3~6岁、>6~11岁感染率分别为9.67%、6.81%、3.49%和0.80%,各年龄段感染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3.感染分布于春季(3-5月,496例)和夏季(6-8月,219例)占79.18%.春、夏、秋、冬季感染率分别为11.17%、6.32%、3.54%和5.57%.春夏、春秋、春冬、夏秋、秋冬感染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夏冬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2005、2006和2007年感染率分别为4.0%、8.92%和8.85%,2005年感染率与2006、2007年感染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5.重症肺炎占RVS感染患儿的7.64%,且住院天数与普通肺炎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SV足2005-2007年广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的重要病源;广州地区儿童RSV感染的临床防治中,要加强对0~3岁儿童的防护;预防工作要全年进行,重点在3-8月;防治工作要注意年度差异.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0):745-747  相似文献   
3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 ,有报道认为病毒感染是影响ITP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与疱疹病毒科的病毒如HHV 6有密切的关系[1,2 ] 。为探讨ITP与人类疱疹病表 1 HCMV IgM阳性与阴性ITP患儿血小板计数及临床症状比较 [例 (% ) ]组别例数血小板计数 (× 1 0 9/L)出血感染反复发作HCMV IgM阳性 481 0 .1± 5 .1 4 0 (83 .3) 1 0 (2 0 .8) 2 8(58.3)HCMV IgM阴性 2 67 2 3 .2± 1 8.452 (2 3 .2 ) 1 8(6 .7) 38(1 4 .2 )毒间的关系 ,我们对 3 15例ITP患儿HCMV Ig…  相似文献   
40.
陈焕辉  兰芬 《中国校医》1992,6(3):55-57
都安县第二高中新建几年来,连年发生大批学生昆虫引起的急性皮炎。病变主要在人体头颈等暴露部位。为了摸清其发病规律,制定防治措施,我们于1990年11月对都安县第二高中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方法和对象 1.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校患病学生的临床症状、体征、学校环境及生活习惯进行调查,按表格要求逐项填写。 2.对象:全校在校师生均为调查对象。二、调查结果 1.患病率:调查1214人,患病263人,患病率为21.66%,其中男生844人,患病2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