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4篇
  3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的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造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TAC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用化疗,治疗组自化疗之日起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在化疗完成3个周期后评估2组患者血常规及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治疗组T细胞亚群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的化疗方案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造血功能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观察曲美他嗪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94例CHF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抗心衰治疗,疗程为24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次口服,3次/d,疗程24周,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2周。全部患者均在治疗前和1个疗程结束后测定LVEF和血浆BNP水平变化,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LVEF(40.2±2.0)%,治疗后LVEF(42.8±1.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浆BNP浓度(980±12)pg/mL,治疗后(630±16)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LVEF(39.8±1.9)%,治疗后LVEF(48.6±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血浆BNP浓度(996±10)pg/mL,治疗后(326±17)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CHF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3.
归纳总结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副反应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主要表现在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肝功能损害和防治栓塞综合征等方面,并提出今后应综合运用中药口服、静脉滴注、外敷、雾化吸入、熏蒸、栓塞以及针灸和食疗等多种手段联合TACE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从而使患者获得最大的临床收益。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换用和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方法 拉米夫定耐药患者125例分为换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组(A)和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组(B).检测治疗0、12、24、36、48周时HBV DNA定量、血清HBeAg/抗HBe.统计治疗后各观察点HBV DNA <103 copes/mL患者人数、病毒学突破和反弹人数;观察治疗达48周患者HBeAg/抗HBe血清学转化率.结果 治疗达48周A、B组HBV DNA <103 copes/mL患者比例分别为61%、7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抗HBe血清学转化率分别为23.5%、1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学突破率A组31.6%、B组10%,A组病毒学突破率高于B组(P=0.019).结论 换用或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半数以上有效.加药组病毒学突破率低于换药组.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副伤寒的退热效果.方法 采用我科自拟退热合剂治疗确诊甲型副伤寒186例,14天为1个疗程,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退热效果明显,达到缩短退热时间的目的,说明退热合剂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且只需口服,价格低廉,能有效减轻病人痛苦,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6.
47.
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患者不愿意住院,更愿意留在门诊观察输液.但长期以来,对门诊输液病人的健康教育一直是门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们根据门诊科病人多,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特点,边学习,边探索,在门诊建立了具有门诊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使整体护理观念有机地与门诊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之更完善,更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使门诊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现将门诊对输液病人开展的健康教育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8.
为使患者安全度过急性脑水肿关,常常实施去骨瓣减压手术,待伤情好转后再行颅骨缺损修补术。目前。颅骨修补材料种类繁多,其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报道不一。我科近期开展自体颅骨瓣体内保存和回植手术6例,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对颅骨瓣及保存部位皮下组织的病理观察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血清LAP、ALT联合γ-GT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188例甲亢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甲亢肝损害组(n=98)和甲亢无肝损害组(n=90).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FT3、FT4、TSH、LAP、ALT、γ-GT水平、相关性分析及诊断学指标.结果 甲亢肝损害组和甲亢无肝损害组血清FT3、F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S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甲亢肝损害组血清FT3、FT4水平显著高于甲亢无肝损害组(P<0.05),而两组TSH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甲亢肝损害组和甲亢无肝损害组血清LAP、ALT、γ-G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甲亢肝损害组血清LAP、ALT、γ-GT水平显著高于甲亢无肝损害组(P<0.05).经过Spearson相关性分析,FT3、FT4与肝功能指标(LAP、ALT、γ-GT)均呈正相关关系.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0.0%)、特异性(95.8%)及准确度(92.9%)明显高于任一单项指标检测结果(P<0.05).结论 甲亢肝害患者LAP、ALT、γ-GT水平异常升高与甲状腺激素有密切关系,其联合检测有利于甲亢肝害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索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脚桥核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24只分为减重步行训练组、未训练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用美国NYU脊髓冲击损伤仪制作大鼠T10脊髓不完全损伤模型。采用PET-CT、免疫荧光染色及BBB评分观察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iSCI)大鼠中脑运动区(MLR)脚桥核可塑性变化和后肢运动功能的改善。结果:减重步行训练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在造模后4周、7周两个时间点的分值均较未训练组高(P0.05)。假手术组大鼠在造模后1周、4周、7周3个时间点的BBB评分值均明显高于训练组和未训练组(P0.01)。虽然训练组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标准摄取值(SUV)的平均值较未训练组增高,而且假手术组的SUV值最高,但三组SUV值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神经元特异性核抗原(NeuN)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训练组、未训练组、假手术组三组间大鼠脚桥核的神经元数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脚桥核2型囊泡谷氨酸转运体(VGLUT2)的积分光密度值(IOD)比较,假手术组IOD表达最高,训练组较未训练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减重步行训练能够明显提高i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及其脚桥核中谷氨酸能信号传递,而且iSCI后大鼠中脑脚桥核的整体代谢及神经元数量无明显改变。因此认为脚桥核的谷氨酸表达增强是减重步行训练使iSCI大鼠后肢步行功能改善的原因之一。减重步行训练能使脚桥核发生神经递质表达层面的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