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68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比较树脂嵌体冠与口内直接树脂修复、瓷嵌体修复方法临床疗效的差别.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4个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硬质树脂嵌体冠、复合树脂充填和瓷嵌体修复牙体外形.随访2年,观察比较3种修复体边缘密合情况、邻接恢复、牙周健康、术后牙体组织折裂率.结果:树脂嵌体冠组术后2年牙齿和修复体折断率为零.其边缘密合性、邻接恢复、牙周健康程度均明显优于树脂直接充填组(P<0.05),与全瓷嵌体相比无统计学筹异.结论:嵌体冠能精准地修复无髓牙的邻、(牙合)面外形,较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有助于患牙的牙周组织健康,降低无髓牙受力折裂的几率.  相似文献   
52.
背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一种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化学惰性的聚酯材料,但由于聚合材料的血液相容性不高,因此需对其表面进行修饰,改善其血液相容性。 目的:结合凝血机制简要介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表面接枝改性方法及其改性后的血液相容性。 方法:检索1990/2009 PubMed、SDOS及CNKI数据库有关凝血发生机制、抗凝血药物的种类和其对凝血发生的影响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本体性质、材料表面接枝的方法及其血液相容性评价等方面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目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表面接枝改性的方法局限性在于表面接枝的分子只能改变材料某种特性,而生物材料在人体内所处环境极为复杂,通过单一的改变材料某些性质很难使材料血液相容性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因此从仿生学角度通过接枝特殊分子诱导具有生理活性的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和生长,构建一种类似于天然血管壁模式的材料表面势必成为未来提高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不同充填材料修复上颌前磨牙(54|45)楔状缺损对患牙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54|45楔状缺损患者共160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玻璃离子(GI)、树脂改性玻璃离子(RMGI)、聚酸改性复合树脂/复合体(PMCR)和光固化复合树脂(CR)分别对同一患者的不同患牙的楔状缺损进行修复并分组。于修复前和修复后1周、1个月和6个月检测各组患牙牙周相关生化指标,包括龈沟液量及龈沟液内天冬氨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 与修复前比较,修复后各组楔状缺损患牙龈沟液量明显增加,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修复前和修复后1周,各项牙周生化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个月和6个月,GI组各项牙周生化指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而PMCR组各项牙周生化指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 临床常用的四种充填材料修复54|45楔状缺损均可导致牙周组织损伤,其中玻璃离子修复产生的负面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济安舒能医用伤口护理膜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患者褥疮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2%碘伏、济安舒能医用伤口护理膜.对照组:采用2%安尔碘、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透明贴,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红、肿、热、痛、麻木或触痛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安舒能医用伤口护理膜能有效治疗糖尿病患者1度褥疮和预防褥疮的发生,可保护创面并形成湿性环境,在防止感染、褥疮和促进伤口愈合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根据国家结核病三大控制策略的规程,全国各地都积极开展了定向转诊、归口诊治、社区管理结核病人的“三位一体”防治模式。我区结合实际情况,全面铺设各社区医疗机构防痨网点,指定古华医院为我区唯一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区在肺结核病人(包括外来人口)的发现与转诊方面收到较好效果,居住在本辖区的结核病人的发现率〉70%,转诊率〉95%,转诊到位率本地人口〉90%,流动人口〉70%。  相似文献   
56.
目的 采用HPLC手性固定相法拆分四氢呋喃-2-甲酸甲酯对映体.方法 采用Chiralcel OD-H(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90:10),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20 nm.结果 四氢呋喃-2-甲酸甲酯对映体的分离度大于3.3,分析时间在10...  相似文献   
57.
陆群 《大家健康》2016,(8):248-24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自2014年4月以来体检所确诊的75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组1和组2。组1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2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评价:(1)满意率、健康知识掌握率;(2)护理前后合理饮食、运动、维持体重的依从性和尿酸水平。结果:(1)组2患者满意率、健康知识掌握率显著比组1高,有统计学差异(P <0.05);(2)两组护理前,合理饮食、运动、维持体重的依从性和尿酸水平相似(P >0.05);组2护理后合理饮食、运动、维持体重的依从性和尿酸水平显著比组1好,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大,可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提高合理饮食、运动、维持体重的依从性,改善尿酸水平,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8.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人牙髓细胞的矿化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对人牙髓细胞促矿化功能的影响,探讨CGRP在牙髓炎症状态下表达量增多的生物学意义。方法:人牙髓细胞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实验组加入适量的CGRP。分别测定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含量、I型胶原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培养3、6、9、12、15d,5个时间点实验组比对照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骨钙素含量增加,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培养6d的实验组的细胞I型胶原mRNA表达比对照组明显高。结论:CGRP刺激牙髓细胞分化,促进矿化形成,CGRP表达增高将有助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相似文献   
59.
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牙髓细胞的金属蛋白酶-1和COX2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β对人牙髓细胞金属蛋白酶 1(matrixmetalloproteinase 1,MMP 1)、环氧合酶 2 (cyclooxygenase 2 ,COX2 )基因表达变化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培养人牙髓细胞 ,传代至第 4代 ,PT PCR检测人牙髓细胞是否表达IL 1β受体 ,进而用 1nmol/L人的重组IL 1β刺激人牙髓细胞 18h ,提取细胞总RNA ,反转录为cDNA ,半定量PCR检测IL 1β对人牙髓细胞的金属蛋白酶 1、COX2的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人牙髓细胞表达IL 1β受体 ,而且用 1nmol/L人的重组IL 1β明显地刺激牙髓细胞的金属蛋白酶 1、COX2的mRNA表达。结论 :牙髓炎时牙髓组织内的IL 1β生成增多 ,会进一步引发金属蛋白酶 1、COX2基因异常表达相应增多 ,而金属蛋白酶 1导致炎症基质降解、COX2将引发炎性痛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60.
陆群 《家庭医药》2016,(2):126-128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的一线抗痨药物方案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的状况。方法:对185例抗痨治疗后发生肝功能损害的32例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在35例高于60岁的患者中,发生肝功能损害13例,占37.14%,而低于60岁者则占12.67%;在23例伴有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发生肝功能损害9例,占39.13%,而不伴有肝炎病毒感染的则占14.20%;在19例患有血吸虫肝病患者中,发生肝功能损害8例,占42.11%,而不伴有血吸虫肝病者则占14.46%;在41例饮酒嗜好者中,发生肝功能损害15例,占36.59%,而不饮酒者则占11.81%。结论:老年患者、伴有肝炎病毒感染者、血吸虫肝病患者、饮酒嗜好者在进行抗痨治疗时更易发生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