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液式冲蚀方式对3Y-TZP氧化锆基底表面进行冲蚀后,对其与饰面瓷间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8 mm×8 mm×3 mm(±0.02)]氧化锆试件块174个,根据不同尺寸的刚玉磨粒、不同的喷砂压强、不同的喷砂时间,采用传统喷砂方式进行分组处理(实验组),在氧化锆处理面上饰面瓷.表面未做处理的氧化锆试件直接上饰面瓷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子万能测力计检测各组试件与饰面瓷间的最大剪切力,计算剪切强度.分别用传统干式喷砂、改良液式冲蚀方式在相同条件下(150 μm,0.6 MPa,30 s)处理氧化锆试件块,用扫描电镜下观察处理面,再上饰面瓷,计算剪切强度,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传统干式喷砂方式,在0.4 MPa压强作用下,以110 μm A12O3喷砂粉喷砂20 s时,氧化锆与饰面瓷之间的剪切强度最大,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改良液式冲蚀组饰面瓷的结合强度显著大于传统干式喷砂处理组及对照组(P<0.01).扫描电镜下可见,采用改良液式冲蚀的试件表面呈现均匀的粗糙面:采用传统干式喷砂处理的试件表面呈现不均匀的粗糙面,部分位置可见微裂纹.结论:对3Y-TZP氧化锆表面喷砂,能够增强其与饰面瓷间的结合强度;改良液式冲蚀比传统干式喷砂更适用于3Y-TZP氧化锆的表面处理.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挖掘海淀区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模式。方法:将调查的3 219人的慢性病相关危险 因素信息作为数据集,用SPSS 18.0对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在人群中的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与logistic回归分析,用SPSS Modeler14.1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对数据集进行关联规则挖掘。结果:男性人群中有5条关联规则满足条件,这些关联 规则显示:过量饮酒、水果蔬菜摄入不足及身体活动不足与吸烟存在特定关联;水果蔬菜摄入不足、吸烟与身体活 动不足存在特定关联。女性人群中有1条关联规则满足条件,即水果蔬菜摄入不足与身体活动不足存在特定关联。 结论:海淀区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如吸烟、过量饮酒、水果蔬菜摄入不足、身体活动不足之间存在关联。这些 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关联模式能够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优选慢性病干预模式,对有这些特定行为模式的人群提出靶 向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3.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一种内分泌常见病,临床表现涉及全身各个器官,有时与某些疾病症状相似,易延误诊治。现就6例误诊病例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以分子诊断技术手段,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病毒复制指标(HBV-DNA)与乙肝标志物(HBV- M)及肝功能关系.方法 运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同时运用ELISA方法进行两对半指标的检测,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探讨.结果 小三阳组HBV- DNA阳性率为52.2%,大三阳组HBV- DNA阳性率为96.1%,小三阳组与大三阳组,与3组,与5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ALT和HBV- DNA有显著差异性(P<0.05),并将本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人群分为A、B、C、D四型.结论 本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B型占多数,小三阳病人HBV仍然处于活动期,其体内病毒复制并没有停止或消失,ALT和HBV- DNA没有必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5.
海淀区1993~2002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菁  周蕾  程显欣 《疾病监测》2005,20(9):499-501
猩红热属乙类传染病,是由A组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在冬春季节流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家庭、学校、幼儿园更易传播,少数患者也可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衣物、玩具、书籍和日用品等经口传染,或通过皮肤伤口及产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发病为主.为更好的防制猩红热,减少其发病和危害,了解海淀区猩红热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海淀区1993~2002年的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6.
日本血吸虫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体表会出现泡状物,小泡脱落后在培液中形成透明小珠,从它在高盐溶液中皱缩表明它并非脂肪性小滴。作者对它与培养液中来自血吸虫的蛋白质之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通过探索将计算机绘图技术应用于口腔牙体解剖生理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后,研究数字技术对学生掌握牙体形态学习的影响.方法 2017年3—6月,选择南昌大学口腔医学专业2014级36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名.在学习过牙体形态的理论知识之后,实验组采用计算机绘图软件作图,对照组采取传统纸质作图,绘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补脾强力复方对亚甲减合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HPTT)轴功能的修复作用,为补脾强力复方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角度治疗重症肌无力及其共病寻找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通过甲巯咪唑灌胃45 d及含鼠源性AchRsα亚基97-116肽段序列(R97-116)免疫乳剂皮下注射建立合并亚甲减的EAMG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泼尼松组(P组)、补脾强力复方低剂量组(LBD组)、补脾强力复方中剂量组(MBD组)、补脾强力复方高剂量组(HBD组),加上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C组和M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28 d,同时进行行为学观察后分别处死取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AchR-Ab、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4(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